赵翠萍:大旗山牌坊垭的传说(外两则)
阅读本文前,请点击标题下面蓝色字体“温馨微语”“关注”我们。倡导原创,感谢转发,欢迎海内外作者赐稿。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文坛园地,奉献给所有高尚灵魂。
大旗山座落在三台县城东北面,离县城3公里。
这座山山势雄伟壮观,山峰下的东山沿着碧波荡漾的涪江河笔直延伸至美丽平坦的青冬坝。在东塔镇政府与东山之间的山垭口上,曾经有一座从古时留存下来的石头牌坊。
这座石排坊虽已于上世纪六十年拆毁。但关于大旗山和石牌坊的故事,美丽神奇而又鲜为人知。
据传,不知是哪一个朝代,有一位阴阳先生发现大旗山山势象一面三角形旗帜,东山象一杆笔直的旗杆,但三角形的旗帜的旗尾飘向旗杆,而不是旗首在旗杆位里上。他十分震惊地认为,这是一面反旗,此地必出反贼祸害一方
地方官员和社会人士知道了这件事,十分惊慌,立急商量应对措施。通过现场观察地形,认为,东山这杆“旗杆”是一条长蛇的形状,蛇头位于现今东塔位置,蛇的七寸位于牌坊垭垭口。为了让反旗永远立不起来,就必须首先镇住蛇身这个“旗杆”!于是,他们在“蛇头”上建成了一座镇蛇的东塔,在蛇的“七寸”上建起了一座石牌坊。
按东塔建塔时间距今大约有600年历史。这个故事的真实性虽已无法考证,但观看大旗山、东山的地势和东塔及牌坊垭的位置,与故事情节完全相吻合。故事产生在600年前迷信风水的社会环境中,似乎也在情理之中。
掏藕
2018年新年第一天,天气晴朗,温暖的阳光普照着大地,把它的热量洒向人间,也使上新乡的石笋村更美丽了。
在一块块荷塘里,村民们身着长筒工作装,站在田里辛勤地掏藕。由于水深齐腰,挖掏起来很困难,只好一个人用右手握水枪照到污泥地里顺着荷叶刺杆向下冲水,左手顺势伸入泥里去摸,摸出一节一节连成一根裹满泥污的藕,然后放在一旁,另一个人就洗藕。洗好装满一筐,拖向荷埂上,再运到公路边,装到拖拉机上,集满一车就往古井镇上运。藕塘周围村民都站在路边一边观看,一边摆着关于藕的龙门阵,很是快活。
我一边欣赏一边照相,把这个看似平凡而又十分艰苦的工作录入相机,载入我的照片库收藏。
这是一个令人难忘的不平凡的元旦节!
快乐的校园生活
这天上午,我来到了环境优美的富顺镇中心小学。
学校座落在富顺镇街上靠左侧的山脚下,面向镇上大街,背面是一座青松翠柏满山岗、灌木丛生的山梁,两旁的高山象张开的翅膀,把学校紧紧拥抱在它的怀中。
走进校门,我对守门的老大爷讲明来意,在得到允许后,踏进了这所充满书香气息的校园。校园分上下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宽阔的体育场,体育场靠山岩是一排整洁的教学楼,从教室里传出朗朗的读书声。
广场上,一个班的同学们正在上体育课,有踢足球的,有投蓝球的,还有三三俩俩聚在一起踢鸡毛毽子的、跳橡皮筋的、跳绳的,同学们玩得非常开心。
第二层教室修在山腰上,一条2米宽的石梯顺山势而上,石梯岩壁上刻着一平米多大的“鼓韵励智、书香致远”八个红色大字和石鼓的雕像,特别引人注目。上得山来,是一个院坝,院坝边种着风景树和各种花儿,有的花正在寒冬中开放。院坝里头是一排教师宿舍,干净、明亮、整洁。
站在高处往山下望去,整个学校更显得气势磅礴、优美,学子们在这所可爱的校园里天真、活泼、幸福、健康、快乐地度过美好的童年。
作者简介
赵翠萍,女,汉族,中共党员,生于1951年10月6日,退休前系四川省三台县二轻系统苎麻厂工人,退休后从事文娱宣传,摄影、学习写作和社会公益事业。200余篇配照作品在成都果达文化传播公司(发现三台)的今日头条上发表。
图片除署名外,其它均来源于网络
转载请注明出处“温馨微语”
转发是对作者最大的鼓励
我与10W+之间只差您的一个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