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三代人专注干的一件事,改变了铁路
1954年
为打通华北与西北铁路交通线
铁路部门规划了一条
从内蒙古包头到甘肃兰州的铁路
包兰铁路
这条铁路6次穿越腾格里沙漠
长年风沙肆虐
长达40余公里的钢轨
直接暴露在沙漠中
短短两年时间
就发生了十几次
沙尘埋道、挡停列车的事故
面对恶劣的自然条件
三代铁路治沙人接续奋斗
他们扎根沙海
一锹一锹把铁路线
从漫漫黄沙中铲出来
书写了林进沙退的绿色传奇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
每当遇风沙掩埋铁路线时
治沙人就会赶赴现场
清除积沙、疏通线路
但人工治沙工作量大、效率低
治标不治本
科学治沙规划被提上日程
通过数年的试验研究
治沙人找到了固沙秘笈
草方格
被风搬运的沙粒
在网格中堆积
减缓了沙丘的流动速率
草方格内部
沙与水更易聚集
人工栽植的沙生植物
和随风飘落的草籽
开始萌芽、生长
但草方格只是防风固沙的第一步
要从根本上改造荒漠化
保卫铁路不被风沙侵蚀
还需要植树种草
他们从全国各地
凑齐了梭梭、沙蒿、柠条等
近百种耐旱沙生灌木
一种树一种树试着栽植
通过深栽和滴灌的方式
小心呵护着幼小树苗
而就是这三分之一的树
为包兰铁路的绿化奠定了基础
如今这里植被面积达16.9万公顷
其中林区有2000余公顷
沿线郁郁葱葱
两侧草方格里长满了沙生植物
犹如一条“绿色长廊”
在大漠里焕发生机
成为一道美丽独特的风景
从人工治沙到工程治沙
再到综合治沙
一块块沙生植被
为无边寂静的沙海
注入了生命活力
中卫固沙林场先后获得
十几项全国和省部级荣誉
这些荣誉见证了
铁路人防风固沙的艰辛历程
60多年愚公移山般的坚韧
三代铁路绿化队伍
不断地探索、实践、改进
沙漠中栽下的一棵棵“血汗树”
不仅保证了铁路的安全畅通
也为当地人们的生存和发展
构建了一道生态屏障
素材:《人民铁道》报业有限公司甘肃、内蒙古记者站(兰州、呼和浩特局集团公司融媒体中心)
文图:陈兴礼 徐凌波 苏杰 白小平 乔玉 任宇婷 靳宏伟 刘红军 韩宗豫 张建华 金硕
编辑:谢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