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岩磊:知己袖云(外一篇)
阅读本文前,请点击标题下面蓝色字体“温馨微语”“关注”我们。倡导原创,感谢转发,欢迎海内外作者赐稿。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文坛园地,奉献给所有高尚灵魂。
文/石岩磊
第一次听到刘珂矣唱的《一袖云》时,我就被那优美的歌词、空灵的声音折服了:
谁家炉火热茶烟起千朵
百草香不过采药的竹簸
箫翁吹松珀山阶往如梭
水从寺门过踏起层层波
在山顶揣一袖云送给彼岸边的你
迟迟你不来风起 吹走山雨
在山顶揣一袖云送给路上的自己
山外山上云外云谁在那里 遥望知己
一幅水墨丹青画似乎就展现在眼前:连绵不绝的群山,犹如一道徐徐拉开的绿色幕布,烹茶的烟霭袅袅婷婷,恰似飘落人间的一群仙女,不辞辛劳的蜜蜂躲开争妍斗艳的百花,携着嗡嗡之声在采药的竹篓上盘旋,潺潺溪流从半山腰的寺门前滑过,溅起的浪花好像要偷听庙里的佛音一般,山顶缭绕的云朵仿佛是从天国飘出来的烟雾,把整个世界都带进了仙境。
我觉得歌中的“揣一袖云”太有意境了,将云彩纳入衣袖,这是多么超凡的想象力呀。山巅上的流云天生就富有野性,狂放不羁任意驰骋,怎会听从人的指挥,任由人们来收放呢?答案只有一个,就是当人们站在了峰顶,放眼望去,山脚下的凡尘变得无比渺小,心胸就会阔达起来,朵朵白云也便能穿过心眼,把心房装饰得灿烂辉煌。
这首歌并没有止步于描绘梦幻般的美景,更是用一句“遥望知己”将歌曲升华了,在这禅意浓浓的圣地,能觅到知音则是人生之幸。刘珂矣在介绍歌曲创作过程时,讲到此歌的确是受好友不退居士的启发而作,可见歌由心生,亦由情起,正是知己间的砥砺才激发出了歌手的灵感,让我们欣赏到了这曼妙的美音。
不忘仓央不忘缄
“曾虑多情损梵行,入山又恐别倾城。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众所周知,这是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所作的情诗,然而原文是用藏语写成的,有人直译成:若要随彼女的心意,今生与佛法的缘份断绝了,若要往空寂的山岭间去云游,就把彼女的心愿违背了。大意是,美女与佛法不能两全,这样翻译虽然忠实于原作,但毫无文采可言,诗意全无。
文学家曾缄(1892—1968)看到后很是痛心,便开始潜心研究起仓央嘉措的诗文来,并将它们转化为优美的诗句,这便是广为流传的《六世达赖仓央嘉措情歌》,其中的一些成为了经典:“但曾相见便相知,相见何如不见时。安得与君相诀绝,免教生死作相思。”“情到浓时起致辞,可能长作玉交枝。除非死后当分散,不遣生前有别离。”毫不夸张地说,翻译是个二次创作过程,是对原文的一次升华,与原创同等重要。
然而大多数人只知仓央嘉措,而不知有曾缄,他在默默地为别人做嫁衣。现实生活中也不乏这样的例子:名演员拍的危险动作得用替身出演,相声中捧哏的总要用“是”“嗯”“对”给逗哏的作帮衬,有的人做出点成绩来便像狗护食般看着,生怕别人沾光。红花需要绿叶的衬托才格外艳丽,但会有多少人能够放弃欣赏漂亮的花朵而去关注籍籍无名的叶片,又会有多少人甘于寂寞愿意充当叶子呢?
化泥护花的确需要勇气和胸襟,但大多数情况下,成就别人的同时自己也会受益:许多替身演员最后熬成了主角,于谦“捧红”了郭德纲,自个儿也身价倍增,舍不得让他人得便宜者,最终会落得个孤家寡人走入死胡同。绿叶可能永远变不成花卉,但秋风乍起,寒潮来袭,树叶褪去绿装,幻化为彤云般的火红,蜕变成金灿灿的亮黄时,谁又能说它们逊于百花呢?
梦想鱼和熊掌兼得,应该是源于食客的贪念,幻想美人与修行同揽,大概只能是出于诗人的梦境。有人将选择看作是一种痛苦的放弃,也有人把抉择当成快乐的收获,曾缄就是第二种人,他没有喧宾夺主地去炫耀自己翻译的功劳,而是无声无息地用最华美的语言给原创者脸上贴金。但默默不等于无闻,历史没有遗忘曾缄,仓央嘉措的粉迷们也应记得他的英名。
作者简介
石岩磊,一个漂在北京的满城人,一个年龄逼着早起的知命人,一个不会抱怨的傻子,一个不知后悔的呆子,在微信里觅到一处清静之所,在文字的组合中发现了一片蓝天。
图片除署名外,其它均来源于网络
转载请注明出处“温馨微语”
转发是对作者最大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