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初年暗流涌动,儒家、法家相互渗透排挤,竞争并存中走向合流
上篇文章我们分析了汉朝初年的白马之盟,总结起来,刘邦在位期间帝国面临的局面非常危险。
内有法家军功集团邀功请赏,外有异姓诸侯王虎视眈眈,自己垂垂老矣太子仍然年幼。
基于此,刘邦费尽心思逐一剪除了异姓诸侯,但考虑到儒家宗族影响仍通过刘氏宗亲延续了分封制。
同时为满足法家军功集团,汉王朝几乎将所有官爵全部赏赐了出去。
一、儒家的渗透
刘邦去世后,法家军功集团垄断朝廷官禄爵位,儒家宗族地位则在诸侯国得到了承认,这个结果大家都很满意。
各方势力心满意足就意味着极强的稳定性,吕氏家族最终覆灭也与之有关。
吕后能力非常之强,活着的时候没有人敢当面与之对抗。
然而她终身也没有走出刘邦的布局,提拔吕产为相就是和军功集团对抗,分封吕氏就是和诸侯国作对。
把汉王朝两大两大支柱势力得罪完了,死后被夷灭三族下场是可以预见的。
言归正传,正如上篇文章所讲,汉朝初年是儒家、法家组织结构交错并存的时代。
法家与儒家
作为帝王,刘邦为了维护统治肯定要汲取各家所长,不可能凭个人好恶偏信一派学说。
但是你要问他大汉帝国接下来应该构建一套怎样的社会体系架构,抱歉,皇帝不是全知全能的神仙。
更何况汉高祖在位时间太短,搞出白马之盟已经非常不容易了,剩下的只来得及根据实际情况打打补丁。
例如《史记》记载宫内举办宴会,军功集团元老个个大呼小叫很不尊重皇帝,儒生叔孙通乘机进言:
“夫儒者难与进取,可与守成。”
于是刘邦引入了礼乐制度,重用大儒陆贾编纂《新语》强调仁义道德。
公元196年他路过曲阜时甚至用极高规格祭祀了孔子,开历代君王之先河。
曲阜孔庙大殿
再比如之前文章提到过秦朝法家从咸阳直接管到农村模式太过超前,古代技术条件下官吏难以好好履职。
刘邦虽然选择保留乡村官僚机构,但《汉书》记载,村官选拔方式从考试变成了察举:
“举民五十以上,有修行,能率众为善。”
让地方上自行举荐,还规定必须是德高望重的老人,你说推举上来的大概率会是谁?
这事实上相当于在朝廷力量难以延伸的基层,主动向儒家宗族让渡一部分管理权。
到了吕后时期汉王朝又在乡村增设了孝弟、力田。《汉书》曰:
“孝弟,天下之大顺也。力田,为生之本也。”
职能主要是“劝导乡里,助成风化”,也就是搞移风易俗文化宣传工作的。
古代乡村
设立类似官职肯定是因为地方上有相关需求。
汉帝国初年朝廷直接统治区和秦国高度重合,之前文章也提过,法家以人性本恶理论彻底否定德治教化。
后果就是商鞅变法瓦解了宗族并让秦国沦为零道德社会,连父子间都会相互算计。
民间风俗肯定不会因为改朝换代而迅速转变,朝廷此举事实上就是在引导儒家宗族秩序重建。
汉文帝初年贾谊在著名的《治安策》中就着重强调概括过这个问题,所谓:
“夫移风易俗,使天下回心乡道。”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不管从哪个角度看,以法家军功集团立国的汉朝成立初期或主动或被动,方方面面都在遭受儒家侵蚀。
不过所谓侵蚀也很有限,朝廷不过用儒家补一补法家缺陷而已。
要是严格按照周礼组织模式,汉朝实行礼乐制度,就必须连宗法制一块引入。
你是皇帝,你儿子是诸侯,你儿子的儿子是卿大夫,朝野上下个个都是贵族,以血缘出身论尊卑,位置是不能乱的。
军功集团大臣来自五湖四海,非亲非故怎么可以身居高位?
早期儒家眼中,你在这些人里搞上下尊卑已经是活久见了。
关键皇帝哪天心情好提拔了谁,这个人昨天还位处卑贱,今天一眨眼就尊贵了,妥妥的礼崩乐坏。
所以儒表法里下,汉朝初年儒生实际上是很不吃香的,除了极少数幸运儿连工作都很难找。
儒生么,有几个理论家搞搞教化就行,军功集团垄断下的官爵能随便分出来?
皇帝答应满朝武夫也不答应,甚至到汉景帝年间《汉书》都记载:
“吏多军功。”
不过儒家在朝廷混不下去,到了诸侯国就是另一种状态了。
二、士人东流
军功集团与刘氏诸侯国在白马之盟框架下,各自权利范围是很清晰的。
至少在汉景帝决意削藩前,双方大致都能谨守盟约,谁也不会主动去打破默契。
汉初分封局势
因此军功集团就是再强横,影响力也止步于函谷关,再往东那是儒家宗族的传统势力范围。
不过从体系框架角度看,关东刘姓诸侯国也是按法家模式构建的。《汉书》记载:
“宫室百官,同制京师。”
换句话说汉朝虽然分封了诸侯,但诸侯在自己封地内同样实行郡县制。
后来爆发的七国之乱其实是郡县制帝国间的对抗,跟先秦诸侯完全是两码事了。
大家现在明白为啥周朝分封制能延续数百年,后世王朝一模仿就完蛋了吧?
周朝严格遵循宗法制,天子把这块地方划给你,等你有了儿子就得把土地接着往下分,跟推恩令差不多。
诸侯要打仗,自己治下一堆国中之国,动员兵马就是把卿大夫的私兵集中起来。
这种情况下你的权利源于手下贵族,哪天嚷嚷着要对付周天子,谁会响应?
与之相比从汉朝开始诸侯在地方上就是小号皇帝,大权在握想怎么干都没人拦着。
那么既然刘姓诸侯国也实行郡县制,儒生们岂不是又要投靠无门?
事实恰恰相反,采用法家郡县制是你的自由,不过朝野上下总要有人干活的。
大小官吏也不是随便找人都能干的,你起码得有文化,最好还要有人脉、有经验。
汉朝直辖区内官爵职位被法家军功集团瓜分干净,人才选拔自有一套运行逻辑。
关东刘姓诸侯王不受武夫们控制,你说他们在儒家地盘上还能找谁卖命?
《汉书》曰:
“汉兴,诸侯王皆自治民聘贤。”
你能看见大量儒生涌入官僚体系的记载,楚国号称:
“汉初治诗大师,皆居于楚。”
淮南王大肆招揽诸儒方士数千人,编纂《淮南子》流传后世。
淮南王与八公
河间王因个人喜好儒家以至于:
“山东诸儒多从而游。”
这个时候随着天下逐渐安定,战国时期游学之风又兴盛起来了。
你如果有真才实学,在家乡不得志完全可以到其他诸侯国找工作。
为了留住人,《史记》记载淮南王还搞跨省联姻,从封地大量挑选优秀女子嫁给游士,所谓:
“婚姻者,居室之大伦也。”
个人甚至猜测诸侯王和地方儒家宗族也有联姻。
史书虽然对他们的婚姻状况一笔带过,但是铲除吕氏后,朝廷法家军功集团曾讨论接下来要拥立的皇帝人选。
按照长孙原则应该立齐王,《史记》记载这个提议马上被否决了,因为:
“齐王母家驷钧,恶人也,即立齐王,则复吕氏。”
随后有人提名淮南王,大家又不同意,原因一样:
“(淮南王)以为少,母家又恶。”
接着轮到汉文帝,大家纷纷赞赏他母亲薄太后温良贤淑,皇帝位置才算定下来。
由此可见,军功集团选皇帝,王后家什么背景才是第一要素。
能让军功集团都忌惮的家族背景能是什么?只有地方上盘根错节的儒家宗族。
薄太后就不同了,正因为出身低微大家才觉得你人畜无害,能不温良贤淑么?
随着儒家势力大举涌入官僚体系,即便你整套模式再法家,儒家思想也会逐渐成为主流。
你看著名的《淮南子》,有大量篇幅痛骂法家,例如:
“治之所以为本者,仁义也,所以为末者,法度也。”
差不多是从商鞅开始讲起,试图把法家所有理论全部驳倒。
当然,随着汉王朝文化管制逐渐放松,同时复兴的还有纵横家、杂家等等。
不过以上学派影响力比较小,未形成学术中心,这里不多赘述。
三、无为而治
从西汉初年情况来看,朝廷以法家体系为本,借用儒家部分模式,属于儒法并存偏向法家。
诸侯国虽然也按照法家模式建立,但吸收儒家宗族力量过多,朝堂上到处都是宗族影子,属于儒法并存偏向儒家。
从春秋末年开始,斗得不可开交的两大学派至此逐渐合流。
太平盛世下儒家、法家只能和平竞争,每个领域中必将是组织效率更高的一方逐渐占据优势。
此时经历了秦末战乱的汉王朝急需恢复国力,相关手段就是大家所熟知的无为而治。
那么当黄老之学成为主流,道家又是如何与儒家、法家相处的呢?
无为而治快速恢复国力的奥秘又是什么?这个问题下一篇再讲。
参考资料:
《史记》
《汉书》
《淮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