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脾,一切疾病调理的关键,脾胃调和,百病将去!

补脾,一切疾病调理的关键

自古以来,吃在人们生活中占据了重要地位,“你吃了吗”四个字人人耳熟能详,这既是人们相互之间实实在在的关切,也反映了吃与大众身体健康息息相关。
俗语说病从口入,其实病也能从口治,因为吃的核心在于脾,脾虚,哪怕吃仙丹也没用。
脾好,那五谷杂粮就是最好的营养,可以弥补气血,生发阳气,就是治病最好的良药。
所以中医很早就有“脾胃虚,百病生,诸病从脾胃论治”的观点。生病的人胃口多半是不好的,补脾被看做是一切疾病调理的关键。

二、脾虚非小事,殃及其余五脏!

中医有句话,“养脾胃就是养元气,养元气就是养生命”,脾胃健康是决定人寿命长短的重要因素,脾胃出了问题,还会连累五脏。
1、脾虚最先影响肺
肺像个“宰相”,专门辅佐心脏这个“君主”,肺通过管理体内的气,协助心脏治理全身。
然而肺气的盛衰要取决于脾的强弱,脾虚的人往往肺气虚,容易感冒患上呼吸系统疾病。
2、心与脾就像一对母子
心脏病要从脾胃治,因为脾负责统筹人的气血,供养心脏。脾虚便难以益气生血,导致人心血失调,引发心脏疾患。
3、肝与脾互相影响
经常有人有这样的感觉,吃完饭还饿,肚子却是鼓鼓的,吃胃肠药也不管用。其实这和工作压力太大或情绪不好导致的肝郁气滞有关,必须先养好肝才能解决脾的问题。
反过来脾也会影响肝脏,脂肪肝就是因为脾胃不能好好地消化食物,使得垃圾处理困难,堆积在肝脏里影响肝的供血和其他功能。
4、脾虚往往肾也虚
肾气足的人精力就足,而肾气强弱,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脾是否健康,能否提供充足的营养滋养肾脏。长期脾虚会导致肾虚,表现为心里烦热、容易盗汗,或者畏寒怕冷、手足冰凉。
所以脾虚真的不是小事,时间长了五脏都跟着遭殃,发现自己脾虚的人应该及时调理。

三、看一看,你有没有脾虚?

脾不好的人,从外表上可以看出来,比如面色苍白,舌头有齿痕;过于消瘦或是过于虚胖;说话有气无力,精神不振,未老先衰等等,今天就分享几个具体辨认脾虚的方法:

1、望嘴唇
一般来说,脾好的人嘴唇是红润的,干湿适度,润滑有光。脾虚的人嘴唇发白、没有血色,干燥容易爆皮、裂口子。口臭、牙龈肿痛等症状大多和脾胃消化能力不足有关。睡觉时流口水也是脾气不足的表现。
2、望鼻子
脾胃经脉与鼻子相连,鼻腔干燥、嗅觉失灵、流清鼻涕、鼻子出血,大多是脾虚所致。鼻翼发红,鼻头发青伴有腹痛,说明脾胃功能不好。

3、望双目
脾虚容易气血不足,进而影响到肝,肝开窍于目,眼睛容易疲劳酸胀,看东西模糊。如果常出现眼睛红肿、脸肿等现象,也可能是脾的问题。

4、望耳朵
脾虚会导致肾气不足,常常表现为耳鸣甚至耳聋,手脚怕冷。

四、补脾,重在消食通腑、健脾益气

《临证指南医案》说:“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
现代人吃的多,动的少,工作压力大,心情又经常郁闷,很容易导致脾虚,痰湿内滞。
这种情况下补脾,用补法不如用通法,通降阳明,泄去浊毒,最利于脾的健康。
所以现代人脾虚者多以消食通腑,健脾益气为主,不论脾胃虚弱,腹胀便秘的中老年人,还是容易积食,食欲不振,大便不通的婴幼孩童,都可用消食通腑、健脾益气之法。
千万别滥吃什么补药,营养品、保健品,否则反而加重脾的负担,壅滞气机。
只要脾胃畅通了,日常饮食充足,身体气化功能正常,就能很好地将其转化为精气,化生为血而濡养于神,使人神气充沛,生气勃勃。

六、脾虚的人,灸这里!

艾灸也是补脾的一把好手,它既可以通畅脾经,也能健脾益气,而且脾脏最怕的两样东西,艾灸恰恰都能克制。
1、脾怕湿:脾脏属土,恶湿气,它更喜欢待在干燥的环境里,而湿气重的人,水湿困脾,一般都会脾虚。艾灸祛湿能力是一流的,它的能量渗透力强,甚至可以进入筋骨关节,将里面藏纳的湿气驱赶出来。
2、脾怕寒:人的五脏六腑里面,脾胃是最怕寒的,很多人稍微吃点寒,或是晚上肚子吹了冷风,用不了多久就会肚子疼,甚至是腹泻拉肚子。艾灸的热力集中,通过刺激经络穴位补充阳气,可有效将脾胃内的寒气驱散,为身体提供一个温暖的环境。
脾里多余的湿气寒气没了,脾脏的消化吸收等功能强大,身体有足够的气血输送到全身各处,人体的衰老速度也会放慢,青春常驻。所以女性一旦发现自己有了脾虚的信号,可别忘了艾灸!
补脾必灸5大穴位!

1、中脘

2、气海

3、足三里


4、三阴交

5、太白

我们看这脾经的位置,知道脾经穿腹而过,所以,秋天保护腹部温暖就是养脾的好方法。或者盘腿而坐,敲打按摩腿部内侧的脾经,如果在按摩过程中,发现有硬结或者疼痛点,就多敲多按,直到无结无痛为止,这也是健脾养脾的好办法。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