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龙对中国功夫影响深远,成龙和李连杰对武术的影响只是表层?

“功夫”源于中国,是空手道和合气道的渊源,它是一个完整的武术体系,它比其它的武术更流畅,更具有连贯性,而不仅是一招半式,就如李小龙所说,不是世界上最柔软的特质,但它有水滴石穿的能力,水没有一定的形态,你即不能捉住它,也不能够用力打它,每一个学功夫的人,都希望具有水一样的灵活性和柔韧性。

可以根椐对手情况做出调整和变化,空手道的出拳,好像一根坚硬的铁棒,而中国功夫出拳,就犹如一条铁链另一端绑着一个铁球,刚柔并济。

功夫可以单独练习,也可以两个人练习,单独练习时,可以模仿一些动物,老虎,猴子,螳螂等动物。

这些理论,成龙和李连杰至今都说不出如此系统而生动的理论。

在李小龙的电影《猛龙过江》里,乡下小子的唐龙说:只要把力量集中在一点,在动作最剧烈的时候能够收放自如,随心所欲,就是最好的武功,这是李小龙对武功理解的一部分。

在李小龙刚去美国的时候,美国人只知道发源于中国武术的空手道和跆拳道,李小龙的到来证实了中国武术的技击能力,击败当时世界所有武术名家之后,他在各种场合的演讲中才开始系统讲述自己对中国武术的理解。

李小龙最崇拜的人是海明威,李小龙在作业中写道:“海明威才算得上一位真正的作家,他把自己的经历和灵魂写进自己的作品里。

而笔者想说,很多人最崇拜的武术家就是李小龙 ,李小龙才算的上一位真正的武术家,他把自已的经历,以及对武学的领悟拍进自已的电影里,普通人看到他的电影,觉得打的好,觉悟的人看到他的电影,发现电影中的武道哲理,惹人深思。

李小龙把武术作为终身的修业,并且表现其武术思想的电影艺术语言上有自已独特的观点和坚持,这之后任何一个动作指导和动作演员都无法望其项背的。

香港的武打电影中动作设计人才济济,刘家班、成家班、袁家班等等,还有程小东、元奎、甄子丹这样的个人(当然,甄子丹也曾是袁家门下).

成家班是成龙的喜剧动作风格,袁和平的队伍善于精巧好看的设计,打得时候赏心悦目,程小东是最有想象力的,天马行空,最善用威亚,就连奥运会那些威亚都是张艺谋专程请的他,他的动作设计非常绚丽超脱,而元奎则喜欢走险峻一路,动作看起来很惊险也很惊艳,其中只有刘家班,恪守南派武功寸拳寸劲的风格.

刘家良在武打设计上一直有自己的坚持,而诸多武打设计里武功修为最系统的也就是功夫良了,然而功夫良也只是一个传统的武术家,鉴于各种原因无法做到李小龙的海纳百川融会贯通,自创一种武术,在电影中不仅取悦于观众,表现自己的风格,更能以动作为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

甄子丹在武打电影的追求上和情怀上或许跟李小龙有些接近,但成绩大家也都看得到。

所以,成龙李连杰的功夫片固然能有文化的意义,而其传播的能力始终是表层的,长久以来香港电影虽然畅销东南亚,但在美国只能为少数的影迷喜欢,无法登大雅之堂。而李小龙电影所传达的,是在商业的表层之内更深入的一种精神的信息。

不过李小龙自身是有很大矛盾的,他从小跟父亲学习太极拳,父亲李海泉就是想用太极化解他身上的暴戾之气,但终究无法限制住他,李小龙长大后遍访武术名家,当然叶问对他的影响是最大的,叶问在传授咏春拳时也灌输了很多道家的思想,这在李小龙后来读老子的时候才想到。

但他同时还喜欢尼采的哲学思想,不顾一切超越旁人。他很早就已经跳脱中国传统武术家的门派限制,抛弃了很多中国武术家的花拳绣腿和修身养性的想法,重实战,一切以技击制胜为目的。

为了达到这些目的,他不顾一切代价来提高体能,不仅进行常人无法想象的体能训练,还进行肌肉电击、服用大量药物,到了这个地步,他可能早已经忘记了太极拳和老子思想中的平衡和谐的精神,这也是他英年早逝的原因之一。

这些都是最近对李小龙的一些信息的了解和理解上的一些比较零碎的想法。

李小龙的一些话仔细品读起来,觉得浅显易懂。

  ——清空你的杯子,方能再行注满。

  ——以无法为有法,以无限为有限。

  ——如果知识随着传统模式走,你就只能生存在传统的阴影下,了解的只是老路子,你并不了解你自己。

  ——对某件事视作毫无价值,也是勇敢的表现;对某件事视为绝对成功或视为当然时,这同样是勇敢的表现;但是如果对某件事束手无策的话,那么便是畏缩了。对敌亦是一样,只要用信心去鼓舞自己,纵使失败,精神上仍是胜利的。

  ——别人告诉我说一个天才可以创造自己的机会,事实上,一个人的深切期望不但可以创造自己的机会,甚至可以创造自己的天才。

李小龙一生当中,都在挑战自我,战胜自我,因为人的一生当中,最大的敌人不是别人,而是我们自已,当你战胜自已的缺陷时,你已经战胜了心中的恐惧,那么你是自已的天才,难道不是吗?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