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20年

何焱林

20世纪伊始,1900年8月,在巴黎召开的国际数学家代表大会上,德国数学家希尔伯特作了《数学问题》的讲演,提出了23个尚待解决的数学问题,几乎涵盖数学的各个分枝,具有极高的前瞻性,推动了数学的研究与发展。有的问题,已为数学家(包括希尔伯特本人)解决,有的已逐步推进,离解决只有一步之遥,例如哥德巴德多巴赫猜想,20世纪6、70年代,中国数学家陈景润已得到1+2之成果,离1+1,即一个充分大的偶数,由两个素数相加而成,虽然为只有1之差,或离证明只一步之遥,但这一步,四五十年来,却无人跨出。希氏提出的问题,有的至今仍为悬疑。

会上,希氏并未提及困扰数学家近300年的费尔玛定理,这是有原因的,希氏说过,他已经证明了费氏定理,但定理本身是一只会生金蛋的母鸡,他不忍将这只母鸡杀了。虽然人们从他的遗稿中,或任何其他文字资料中,找不出他证明费氏定理的只字片言,但他说的话是可信的。80年代,中国人用几乎纯粹的初等方法,证明了费氏定理。

上世纪90年代前期,有两位日本数学家相继宣称证明了费氏定理,稍后即发现他们的论述存在漏洞,虽则如此,说明离费尔玛大定理的证明为期不远。果然不久,1997年英国人魏尔斯成功地证明了费氏定理,历经300余年的努力,费尔玛大定理终于有了完满的结果。

费氏定理所以拖这么久的时间,与费氏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无穷递降法”不无关系,方程未知数指数的提高,其解决难度也指数级提高。后续研究者为其所囿,总在指数上做文章,这不是一条出路,解决了指数是n1指数是n2又如何办?哥德巴赫猜想之证明,是否也可以换一种方法解决?或者,我们或许能看到哥氏猜想,是用何种方法解决的?

20世纪前20年,物理学方面的成就,可谓华彩纷呈,藯为大观。出现了一批载入史册的,作出基础性及开拓性工作的科学家,对当时及后世的科学研究及技术发展,都有深远影响。他们的名字可以列出一张长长的表单。

洛伦兹(1853-1928):贺兰物理学家。

  洛伦兹可谓从经典物理学过渡到近代物理学之重要人物,他的电子论将经典物理推到它所能达到的极致,他所发明的洛伦兹变换,不仅于爱因斯坦发现狭义相对论以重大启迪,且成为重要表达式之一。洛伦兹变换大致是这样:

当两个惯性坐标系S、S*重合时,同一点之坐标在两坐标系内有

z*=z,   y*=y,   x*=x.   (1)

设坐标系S*沿x轴正方向作匀速直线运动。一个电磁波在S及S*重合时发生,在惯性系S内,经t时间到达D点,有

SD=(x2+y2+z21/2

即x2+y2+z2=c2t2.    (2)

x*=a(x-vt)  (3).

t*=βt+γx.   (4)

y*=y,  z*=z.  (5)

在S*坐标系内有x*2+y*2+z*2=c2t*2.   (5)(光速不变原理)。

有c2(βt+γx)22(x-vt)2+y2+z2,展开,有

c2(β2t2+2βtγx+γ2x2

= ɑ2(x2+2xvt+v2t2)                  (6)

整理,得(c2β2-v2ɑ2)t2

=(ɑ2-c2γ2)x2+y2+z2-2(vɑ2+c2βγ)xt.   (7)

只有当(7)式中x2之系数为1,t2之系数为c2,而xt项系数为0,则(7)与(4)同,故有:

C2ß2-v2ɑ2=c2.

ɑ2-c2γ2=1.

2+c2ßγ=0.

解此方程组,得ɑ2= ß2,得

ß2=1/(1-v2/c2

x*=(x-vt)/(1-v2/c2)1/2.

y*=y.    z*=z.

t*=(t-vx/c2)/(1-v2/c2)1/2.

此即罗伦兹变换,c表示真空中光的速度。当v 甚小时,得经典力学公式。

爱因斯坦在洛伦兹墓前说:洛伦兹的成就"对我产生了最伟大的影响",他是"我们时代最伟大、最高尚的人"。狭义相对论中,洛伦兹变换是最基本的关系式。

普朗克(1858-1947),德国物理学家和量子力学重要创始人,与爱因斯坦并称为二十世纪两大最重要物理学家。他因发现能量量子化,对物理学的又一次飞跃做出了重要贡献。

卢瑟夫(1871-1937),新西兰人,他提出放射性能使一种原子变为另一种原子,开原子物理学之先河。根据α粒子散射现象,提出原子结构的行星模式,被誉为原子物理学之父,为量子力学的先驱。发现质子,实现了人工核反应,为核能的人工释放打下基础。

爱因斯坦(1879-1955),出生于德国,美籍、瑞士籍犹太人。一生对物理学多所贡献,最著名的是1905年根据相对性原理,光速不变原理,提出狭义相对论,提出能量守恒定律,得出公式:E=mC2。1915提出广义相对论。著名物理学家,皇家学会会长汤姆孙说:“这是自从牛顿时代以来所取得的关于万有引力理论的最重大的成果”,“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是人类思想最伟大的成果之一”。

玻尔(1885-1962),丹麦物理学家,丹麦皇家科学院院士,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和剑桥大学名誉博士学位,玻尔通过引入量子化条件,提出了玻尔模型来解释氢原子光谱;提出互补原理和哥本哈根诠释来解释量子力学,他还是哥本哈根学派的创始人,对二十世纪物理学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1937年5、6月间,玻尔曾经到中国访问和讲学,曾与中国学者如束星北等有过深度学术交流,玻尔称束星北是爱因斯坦一样的大师。束星北的文章《引力与电磁合论》《爱因斯坦引力理论的非静力场解》是相对论早期的重要论述。

薛定谔(1887-1961),奥地利物理学家,量子力学奠基人之一,发展了分子生物学,是分子生物学的先驱。建立了波动力学。其所建立的薛定谔方程,是量子力学中描述微观粒子运动状态的基本定律,在量子力学中的地位大致相似于牛顿运动定律经典力学中的地位。

上述诸先贤,只是上世纪前20 年活跃于近代物理学前沿的一小部分科学家,他们的工作,可谓继往开来,对于近当代物理学既是奠基性的,也是开拓性的,今天众多的物理学家,仍然在他们开拓的道路上继续前进。限于篇幅,所引仅是他们小部分成就。

本世纪的首20年,没有像希尔伯特那样的数学大师,提出当今有哪些要解决的数学问题,也没有狭义相对论,广义相对论,量子力学,原子物理学,分子生物学等重要基础理论与方法论的提出。无论理论物理或实验物理,都没有上世纪首20 年出现过那样多的大师级人物。也许,可以归结为两大原因。

上世纪物理学的基础理论与方法论经过井喷式的发展,理论问题已经大多解决,留给当代物理学家的未知领域已经不多。当代的物理学家,似乎更重视技术的革新与应用,更重视财富的创造与积累。一项新技术的发现与利用,可以立即挣得现银子,且财源滚滚,数年间即富可倾城,富可敌国。基础理论研究,则要坐冷板凳,可能数十年若熬,一生心血洒尽,却一事无成。昔人有“青春作赋,皓首穷经”之讥。坐冷板凳者,青春之赋未作,皓首之经难穷,转眼间廉颇老矣!不如五子登科差强人意。

物理学的基本理论是否已经穷尽,未来的物理学家是否只能在应用技术上有所作为?例如受控热核,1959年,在下曾经参观苏联在成都办的原子能展览馆,苏联的物理学家曾断言,受控热核将在上世纪70年代中后期实现。他们过于乐观了,受控热核反应至今未能实现。除了技术问题,是否还有基础理论问题?热核反应究竟能否受控?能的原理是什么?不能的原理又是会么?

万有引力是何时产生的?是大爆炸时产生的还是以后产生的。万有引力是不是能量?如果是能量,必须遵守能量守恒定律。这就引出一个悖论。悉知,物体间的引力,与物体质量成正比,与距离平方成反比。物体的质量是固定的,照今日的宇宙说,宇宙在不断膨涨,物体间的距离不断加大,宇宙引力总量将不断减小,以致趋于0?

引力既称波,每一星体,有没有固定的波长,波频?如果有,一个星体对另一星体,能否实现调频,就像收音机,电视机一样,如此,就可以借助引力调频,排除其他星球引力干扰,直接飞向这一星球?则宇宙航行,就不用自带动力,想到哪儿去,就到哪儿去。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