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抑郁,叫作“我什么都不缺”

这是某些抑郁症和抑郁症家长们觉得困惑的事情。抑郁症们觉得,爸妈的确给自己创造了优越的物质条件,自己什么都不缺,想要什么就可以得到什么,跟别人相比,自己实在是过得很舒服的,可自己怎么就抑郁了呢?家长们也觉得,作为父母,已经为孩子创造了那么好的物质条件,孩子要什么随时给予满足,他们怎么就抑郁了呢?还有部分家长觉得,自己小时候比孩子过得更苦更艰难,自己怎么就没抑郁呢?

这个谜一样的抑郁让人困惑。

“什么都不缺”通常指的是物质层面,也有部分指的是情感层面。

先说说物质和抑郁的关系。人们一般认为,抑郁的人就是过得比较苦比较艰难的人,这个苦和艰难,让人第一反应就是物质上的贫困和匮乏,因为贫困和匮乏,人们的很多物质欲望就会无法满足,就会受到压抑,压抑多了久了就会造成抑郁。听上去,好像很有道理,但是我们这里可以慢一点,无法满足是否就等于压抑呢?

有孩子的家长,如果曾经用心地观察过孩子,可能会发现,当你拒绝给孩子买某样东西的时候,孩子刚开始可能会不依不饶,大哭大闹,接下来可能会伤心难过,郁闷低落,但是再继续下去,如果对于那样东西孩子并没有那么想要或者那么喜爱,通常过几天他们就忘记了,开始将兴趣转移到别的东西上面,他们很快又恢复到了平时的叽叽喳喳活泼可爱的状态;如果他们对那样东西特别喜爱,特别情有独钟,那么接下来,他们会想方设法地通过各种努力去再三强调它或者得到它。

对于第一种情况,家长的确没有满足孩子的需求,不管是因为什么原因,但是否存在压抑呢?如果难以想象孩子的心理状态,那么你也可以想想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的状态,假如有人拒绝你,你是否会因为别人的拒绝而压抑?我们姑且算这也是一种暂时的压抑吧,但是对于这种无法被满足的压抑,一般人都是可以进行自我调节的,包括孩子。如果无法进行自我调节的,不是拒绝的人的问题,而是被拒绝的人心理早就出现了问题,只是他们的心理问题通过这个拒绝事件体现了出来。

对于第二种情况,那种源自内心深处的热爱驱动孩子突破无法满足的压抑不断地寻求满足,不管最后有没得到,这个过程本身就是生命力得到绽放的表现

所以单纯物质层面的贫困和匮乏,并不会直接导致抑郁。

那么情感层面的贫困和匮乏呢?

我想很多家长面对情感上的问题,可能就没有那么有底气了。因为家长可能也是在情感贫困和匮乏中长大的,所以有些家长他们除了给孩子钱,也不知道该如何表达自己的情感,或者说,他们自己可能也没有什么情感,他们生养孩子是为了集体潜意识的繁衍后代的需求,结婚生子对于他们,是一种必须的家庭和社会责任,而不是因为爱。

之前曾经有很多人讨论过的,父母是不是肯定天生就是爱孩子的?父母对于孩子的爱是不是就是无条件的?

我认为有些父母可能的确是天生就是爱孩子的,有些就不是。

爱孩子,其实也是爱自己的表现,因为孩子是自己生命的延续,既然是自己的生命,爱孩子,就是在爱自己。他们的爱仅仅通过自己这个生命体无法得到满足,于是需要另外一个生命体来继续承接,他们的爱是无条件的,因为他们对于自己的爱,也是无条件的,不管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他们都接纳,因此也不管孩子是个怎么样的人,他们也都接纳。

不爱孩子,其实也不爱自己。有人说,我看爸妈挺爱自己的,给自己买漂亮衣服,做好吃的东西,但是却不会给我买漂亮衣服,做好吃的东西,也就是说,他们爱自己这个生命体,但不爱自己这个生命的延续体,或者说,他们爱一部分的自己,但是不爱另外一部分的自己。这个时候,他们的爱就是有条件的,他们需要另外一个部分的自己表现得好,让他们满意,他们才会对ta好,才会爱ta。所以父母的有条件的爱,不仅是对孩子如此,对于自己也是如此。

抑郁症的压抑问题,更多是情感上的需求未得到满足而造成的压抑,而这种无法得到的满足,通常又不是像物质缺乏那样可以通过努力可以获得的。

因为父母的爱是有条件的,是需要自己表现得好才可以得到的,所以为了得到爱,孩子就会压抑自己“没那么好”的一面,比如任性,生气,调皮,捣蛋等,而这样一来,父母的确是高兴了,也舒服了,但是孩子却为了父母的高兴和舒服而逐渐养成了一种压抑模式,久而久之就成了抑郁。

还有一种精神的贫困和匮乏,就是这几年流行的“空心病”,这类抑郁症通常家境优裕,情感也相对比较充足,但是他们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学习,为什么工作,为什么活着,最初他们的学习目标是父母和老师设定的,那就是上一个好大学,找一份好工作,有部分人在上了好大学之后就开始发病,有部分人在找到了好工作之后开始发病。对于这类抑郁症,这是因为早年的教育缺乏精神教育,父母以及老师在应试教育这一块抓得很严,但是在精神这一块,他们自身也缺乏,他们也不知道精神为何物,虽然可能都是知识分子,都身处中产阶级甚至精英阶级,但是他们的目标和追求更多是物质层面的,尚未达到精神层面,他们没有精神层面的困惑,所以也还未对精神进行思考和探索,因而也无法引导孩子进行精神层面的思考和探索。这类父母,他们可能是企业家,也可能是老师,医生,律师等很体面的职业,他们获得的物质成功可以很巨大,也做出了很大的社会贡献,他们的成功或许可以很激励别人,但是通常无法激励他们的孩子,因为他们的孩子可能并不想走他们的路,因此他们的成功对于孩子并没有什么指导作用,可能,甚至还会造成压力。

比如,一个企业家的孩子,他从小就什么都不缺,吃最好的,穿最好的,上最好的大学,但是,正是这个什么都不缺的环境,可能会让他困惑,假如工作是为了赚钱,那自己家里的钱多得几辈子都花不完,因此自己根本就不需要工作,但是,不工作,整天游手好闲,也无聊,如果工作,那么做什么工作呢?好像什么工作都没有兴趣。这个时候,他就陷入了“无聊”的困境里,接下来的问题就会是“我为什么活着?”“活着有什么意义?”这种无聊加空虚,要么会让他们陷入某种上瘾行为当中,要么会导致自杀,还有一种,就是他们慢慢发现一些有意思有价值的东西,然后开始深入地探索他们,这个时候,他们的抑郁也会好起来。还有一种情况,假如,父母给予高压,要求孩子必须继承家业,而孩子又不感兴趣,身边的亲朋好友也不理解,而孩子自己也不知道自己想要干什么但就是不想继承家业,这个时候,父母和外界带来的压力可能也会带来抑郁和焦虑。

人本主义之父马斯洛说,每个人都有实现自我价值的潜在需求,无论这种需求的具体表现是为金钱,为权力,为名声,为地位,还是仅仅为了自己内心的那股激情,或者,全部都综合起来,这些可能都是实现价值之后的外在表现。

有时候,“什么都不缺”可能往往很麻烦,但这个麻烦,也是一个转化的机会,在“什么都不缺”的情况下去寻求自己的缺失,也是让自己趋向于完整,趋向于自性化的过程。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