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生命相约 第一期01 | 同济学子,谈谈人生,谈谈理想

与生命相约,这是我2016年的计划之一(点击预约)

上上个周三,我约了第一个,同济的大四学生,本来想在我们橘子树实习,但是橘子树不招实习生,也是因为这个缘故,我们认识了。在微信上多一点了解之后,知道了她是同济大学中文系的学生。我是学理工科的,又对文学感兴趣,很自然的她成为了我第一个采访的对象,好在她愿意让我了解她,最后我们约定周三晚上在幸福文殊院见面。这个周三,只是离职后的新生活的第一天。但是有一个项目还要带着同事去一次,就在同济大学附近,我很快办完事一后,就去同济大学逛了逛,拍点冬日的景致。她叫晋华。是我今天约见的女孩。

大概三点钟的时候,她发来微信,说是晚上有武汉来的同学,要见一面。要提早过来。我说“好啊,我也正在同济附近呢。”

经过一番沟通我们约定四点钟再同济门口的毛主席像下见面。到了时间点,看了看约定的地点,寒风瑟瑟中,有两个女孩,两个都是圆圆的脸,背着花花的双肩包,想起了学生时代的我,以及现在的我,好像也一直是这样,那个低着头回我信息的女孩,正是我今晚拜访的对象。并非她一个人,旁边还有一个青春气息浓郁的女孩(说这句话,觉得自己似乎跨在那个青春洋溢的点,这个点又很容易被一种暮气沉沉的东西带走),她看向我这边,我招招手,热络地过去,好像很熟的样子。简单的介绍,年轻人之间很容易说上话。我毕业三年多,属于学生时代的印记好像没怎么变过。

“这是我的朋友,孟琪。”
“你好,我是小山,今晚要采访晋华的。”
“我的朋友是新闻专业的呢。”
“这么巧!我对采访啥也不懂我正好向你请教呢。”
“我本科读新闻专业,考研要换个专业。”
“那也是个专业人士啊!”路上,做公交车去文殊院。
我向孟琪讨教了如何做好个人的采访。
“你要明确拜访的主题,也要列好拜访的提纲。”
主题?在采访之前我写了一个2016年的,每周的采访计划。但是这个计划一如我的写作风格,文艺十足,内容空洞。细想之后我是这样回答。

“我做这件事,源于我对中文专业很感兴趣,我是理工科出身,又对文学感兴趣,所以对中文系的学生比较好奇;我也对你的毕业后职业选择感兴趣,我知道你现在已经保研,但是这方面的问题你肯定也考虑了很多;最后一点是,我们前几天也在微信上聊过,你在学习以及生活上有些困惑,我很还可以就这一点做深入的讨论。”我不善于列详细的提纲,但是这三点列出后,我就对这个采访有了可以把控的方向。其实说是采访,其实算是两个人之间深入的对谈。

不过这次对谈,她的朋友也参与进来了。(对谈有那么多的文字,用文字呈现出来实在是太多,我的工作量实在是太大。这种对谈,也没有必要全部都呈现在微信上,重要的是与我对谈的人,她的收获,以及我在这个对谈中我的一些感悟,这些比较重要,录音已经在荔枝上,没有必要再形成文字。这算是折衷的方式吧。)

对谈的内容就在这些录音里。

这对谈的过程中,有几个点很有印象

“中文系的学习,并非是培养作家的地方,可以说是培养文学素养的”这是一个认识。

下面的一段对话:

“对你学的东西,怎么去概括呢?”

“先学中文吧,专业的东西,就是城内的人想出来,城外的人想出去

当你不是了解的时候,我们会有一个模糊的想象,这个想象还是偏向完美的

当我在学的时候,就是天天写论文。”

“幻想破灭了之后,就会有新的东西建立起来”

“学现当代,需要批判性思维”

“学古代文学,先进入理想化的情态下”

“学的东西并不是自己想的那样,但是学完之后,发现自己很多的地方提升了”

文学行的东西,特别要注意的一点就是不能急功近利,就是慢慢来的,当时当今这个社会环境,以块来衡量,慢,总容易被淘汰,但是往往是那种慢的东西,更有力量,也更能打动人。

很多人,对理想有一种误解,事实上,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是充满着艰难的,理想的东西,要比现实更残酷。虽然理想的过程并非是桃花源,但是在精神状态里,就是桃花源。

“如何坚持自己的理想?”

“做理想的事和做妥协的事之间做出选择的时候,看自己最真实的反应。”

谈到中途,小女孩的腿有些麻,于是就此引入关于“坚持”这个讨论

“腿有些麻”

“这就像坚持理想一样,麻了之后放下来了,永远那一关过不了”

“坚持理想也一样,到了那个阻力点之后,就放弃了”

“你就是一个那样的人

遇到阻力,会用另外的方法去做”

“但是这往往就是人狡猾的地方,人会自然不自然以各种方式逃避”

“人在坚持自己的东西的时候,就只有一条路,人在妥协的时候,会有很多种方式”

“这是不是一种执着呢?”

“这就是我们有没有选择对的事”

“关键是很多人自己没法分辨出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

“这就是老师的用处”

“我不认为有什么对错”

“关键看是不是自己适合自己”

“关键是诚信,不自欺”

“老师很难做,找到一个好老师是很难的”

“靠自己带着很大的偶然性,如果看不清楚,就是灌鸡汤”

“恐惧”

“害怕损伤,再做选择的时候。”

“恰恰是,我们会把很多事情看作一个选择

当我们没有选择的时候,就是做着

想要学习,那就学习”

“不做成选择

就不会有退缩的问题”

这是三个人的对话,很是零散。

大学生对自己想做什么,能做什么,都不是很清晰。我们的教育一直是应试教育的模式,在这个模式下教育出来的学生,很难很真诚地表达自己,明了自己想做什么。

第一期对话,就写到这里,下一期,我不能这样拖延了。

所以下一期,想要报名的,发邮件给我吧

与生命相约  |  小山的2016年计划之一

约吧。

△△△

在 上 海 的 日 子

钢筋水泥,诗意栖居

小山  suiyi2598 

小山,平凡人一枚

曾经的工程师,现在在上海橘子树传统文化中心打杂,学习践行推广传统文化,很业余的茶人,平凡生活的记录者,也是上海克里希那穆提读书会的一个管理志愿者,但是不干什么实事。

经常在“在上海的日子”写点文章,偶尔做点不寻常的小趣事。他愿意和熟悉的或者是陌生的人,一起探索、实践如何坚定、勇敢、智慧、幸福地生活在这个世界上。

小山の2015 | 一个需要耐心读下去的故事

与生命相约  |  小山的2016年计划之一

(0)

相关推荐

  • 中文系有什么用?别拿“即时变现观”来衡量

    2021-02-02 16:51:50 红网时刻 文/程振伟 近日,"中文系有什么用"的话题在社交媒体引发热议.实际上,这个话题并不新鲜,既是许多中文系老师经常被学生问及的问题,也 ...

  • 庆祝一下“选错”专业的饭包,粉丝破万

    @嘉嘉妈妈的自我介绍里,有那么一句话,经常引起大家的好奇: "...... 希望这个号的粉丝不要超过1W, 否则我怕我儿子睡不着觉." 饭包负责ID的介绍文中,显然不能这么随便,但 ...

  • 北大老师趣闻趣言

    [邓芳老师]现在记得最清楚的就是我们那四川绵阳出生的老师让我们取出一个人称代词作谓语的句子,下面有一个东北同学回答了一个"爱谁谁",老师却不明白"爱谁谁"的意思 ...

  • 沫碎颜专栏 | 而我仍在旧时光

    本文为原创首发 作者沫碎颜授权『吧啦原创文学』发布 本期编辑 清微 素锦 (图片来自网络) 编者按:读文的时候想到一句歌词:"好吗?一句话就哽住了喉."那些属于旧时光的人.事.物, ...

  • 不用羡慕77级的运气和荣光,其实你们也可以

    最近看了两本书,虽说一本是小说,一本是历史,却都说了一件事:我所经历过的1977年那场高考.在又一次高考即将来临时,这两本书显然很应景. 说起1977年那场空前绝后的高考,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且都 ...

  • 中文系学生,这些书单请收好

    给中文系新生:这些书单请收好 来源:程门问学 给中文系新生:你大学四年要读的书,都在这里了 这是南京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导读书目.所提供版本仅供参考,部分书籍已有新版,请检阅时注意更新.古代文学和 ...

  • 与生命相约 第一期02

    大学生对自己想做什么,能做什么,都不是很清晰.我们的教育一直是应试教育的模式,在这个模式下教育出来的学生,很难很真诚地表达自己,明了自己想做什么. 第一期对话,就写到这里,下一期,我不能这样拖延了. ...

  • 与生命相约 | 对谈

    与生命相约 每个人,都有他的故事 一个人,也是一扇门,通向的是我不曾了解的领域 我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好奇,我很想通过一个人,了解属于他的生动故事,顺便着,了解这个奇妙的世界. 我有一个小小的想法,每周约 ...

  • 呜莎解读:《植物知道生命的答案》-01

    一些爱好比较广泛的花友常常会让我推荐几本植物学方面的书给她们读.我推荐次数最多的书就是这本叫做<植物知道生命的答案>的书. 这是一本非常难得的植物学科普书.我之所以说它难得,是因为整本书的 ...

  • 生命的阳光 幸福的钥匙——爱心能成就人生!

    有爱心,就会有幸福的生活,就会有美好的未来,就会有圆满的人生--,就会拥有一切! 对孩子的爱心教育是每个家庭及全社会的头等大事. 前天,带五岁的孙子在小区玩,他把拿的玩具放在一座位上,到别处玩了.一会 ...

  • 8年调查临终遗憾, 生命尽头最后悔的五件事!人生中最重大的决定

    8年调查临终遗憾, 生命尽头最后悔的五件事!人生中最重大的决定

  • 生命是个开悟的过程,“开悟的人生”没有恐惧!

    感悟生命 不断提升精神境界 生命是个开悟的过程 道法自然 开悟的人生没有恐惧 经常听人提及生命的三重境界: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比喻得非常得当. 第一层是:蒙昧状态 我们来到这个世界,看到 ...

  • 女孩拍下200多张合影,记录爷爷生命的最后7年,这才是人生最好的告别!

    图片来源:一条 石勐尧<我和爷爷> "也许我以后也会随着时间的变化,可能会成家,可能会有孩子--因为人的记忆都是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地把最重要的东西淡忘了.我不想忘记他,不想我 ...

  • 图书馆线下读书会第一期---《你的生命有什么可能》第七章 做现实的理想主义者

    这场读书会是上周四晚上进行的. 参与的同学是生科院20级的新生,有两个班的同学. 首先选出了思维主持人,并且对他们以及公益委员进行了培训,培训内容包括活动开展的形式及主题的选择. 并且介绍了拆书的读书 ...

  • 聆听新书01集-《邂逅心想事成的人生》推荐序(语音版)

    聆听新书01集-《邂逅心想事成的人生》推荐序(语音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