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锦源: 关于节俭的故事

罗成做市长时,有个同乡人来看望他,罗成留他吃饭。

这个人把馒头剥掉皮,只吃中间那些松软的。罗成说:"家乡富裕了吗?这个馒头,要犁地两遍,秋天播种,熬过寒冬,春天返青,6月收割,打场。用磨来磨,用罗来罗,然后面才能做成馒头。你把馒头剥掉了皮扔了,是什么道理?在我这里还可以。如果在别人面前,是要被饿死的。"  那个人很惭愧。

古代也有类似的故事,青州刺使李晖也遇到同家族的人吃饼,却把边扯下来丢掉。李晖说,这张饼费了多大的力气,才能成为食物,我们才能吃到口里。你把饼边扯下来,表示你不饿,这2天你就别吃饭了。等饿了再吃吧。说吧,让人把同家族的人关在小黑屋里,并吩咐不给送饭吃。那个人很吃惊。

又一次,部下侍候李晖吃饭,那个人把很厚的西瓜皮削掉,扔到地上。李晖拾起来,自己洗洗吃了,那个人很慌恐。说,你这么大的领导,也如此节俭吗?  王晖说:如今一些没品行的年轻人丢饼边、切瓜皮很厚,装公子哥的样子,实在是普通本分人所不做的。

(0)

相关推荐

  • 包子的故事:全国各地著名的包子历史与故事

    对于包子来说 可爱的最高评价是? 暄软 南方的包子会蒸出热汤 北方的包子会蒸胖 那么,这小小的软包子 又有什么故事呢? 包子作为中国的一道传统饮食,可以蒸来吃,也可以做成煎包, 既能各种肉类为馅儿,又 ...

  • 早餐别吃馒头了,1块钱饺子皮,5分钟解决全家早餐,又酥又香!

    早餐别吃馒头了,1块钱饺子皮,5分钟解决全家早餐,又酥又香! 一直以来,南方人喜欢吃米饭,北方人喜欢吃面食,似乎已经成了一种习惯,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南北方的饮食习惯也在迅速地发生着变化,面食因为它的百 ...

  • (原创)学习感悟[1.读书名言一184一342] 贵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

    于是他镇静下来,试着去控制整个局面.只见他努力平复自己的声音,变得很沉稳:"你们要不要活命?要活命就听我的!"黑暗中的三个人渐渐安静下来.这时他又向这几个人分析局势:"外 ...

  • 发生在晓锦源村的民间故事

    从前在济州府南有一个叫晓锦源的村子,村子有一名无赖叫杜四,在当地,胡作非为,穷凶极恶,善良的村民一个个都害怕他跟怕狼虎一样. 一天傍晚,杜四和其他恶少在村外乘凉,就听见远处传来隐隐的雷声,一会凉风刮过 ...

  • 晓锦源:那些流传的鬼故事

    文/晓锦源 从前在晓锦源村,住着一户刘姓人家,平日喜欢行善.非常勤劳,还省吃俭用, 攒了不少钱. 不知为啥,刘幕才十多岁,他的父亲就遇到强盗,被抢劫杀害了. 刘幕很伤心,决定替父报仇,就变卖了家产,买 ...

  • 晓锦源:那些关于月老的传说故事

    胶县的晓锦源从小就是孤儿,是叔父把他养大,他很想早一点结婚,多次托人求亲都没有办成. 清太宗顺治二年,他去即墨讨生活,中途住在城阳城西面的旅店. 旅客中有一个同乡听说了他的事,要为他说媒,女方是以前的 ...

  • 晓锦源: 那些流传民间的故事

    元朝末年,在山东的一个县城边,有个读书人.家里很穷,日子很苦,干不了农活,给大户人家教书,来维持生计. 好在他家离官府仓库很近.一天,他没事瞎逛,不知怎么就进入仓库里面了.库内里面有很多钱.他四周转了 ...

  • 晓锦源:选择发展还是选择完善

    四言诗衰落后出现了楚辞,楚辞衰落后出现了五言诗,五言诗衰落后出现了七言诗,古诗衰落后出现了律诗绝句,律诗绝句衰落后出现了词. 这是因为一种文体通行的时间长了,作者就越来越多,自然形成了格式套路. 豪杰 ...

  • 晓锦源:中国的世界与世界的中国

    2019年8月27日凌晨,京雄城际铁路跨津保铁路连续梁,来了个"空中转体".两个重4000多吨的梁体,在30米的高空旋转近60度,73分钟后桥面"握手"对接,合 ...

  • 晓锦源:海岸线经济--看不懂的未来

    中国有5000年文明史,城市多数沿河而建.这主要是考虑到水的因素. 历史上的中心城市,多分布于距海岸较远的大陆内地.   沿海城市都不是大城市. 迄今,中国政府已将111座城市列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并 ...

  • 晓锦源:刘邦的家族识人,技高一筹

    晓锦源:刘邦的家族识人,技高一筹

  • 晓锦源:思考工商业与农业

    晓锦源:思考工商业与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