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中会:分工不同

阅读本文前,请点击标题下面蓝色字体“温馨微语”“关注”我们。欢迎指导,期待赐稿,体裁不限。诉说灵魂情感,传播社会万象,品论人生得失,关注百姓喜乐,倡导原创,感谢转发分享。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赐稿邮箱:jstjtx@163.com。

文/郭中会

刚开春儿,乡间的土路上、非冰非雪的两条车辙、像无限延长的“等号”,又像两根“绳子”,把乡村和城市拉扯在一起,尽管这种拉扯那么牵强且无法相等,这条路却实实在在的躺在那里。
生产队的马车,像物质轮回的输送机,把城里人的排泄物运到田里,又把排泄物转换的物质——粮食、送回城去。年复一年,周而复始。
车轱辘不时的发出咯吱咯吱的清脆声,土路上的雪不多了,车把式马大奎卷上一只蛤蟆烟,在这卷烟的封口处舔上些许唾沫、按了一下,看了一眼尚二民:“给你,熏着,(抽支烟),”尚二民斜了一眼,没吱声。马大奎笑了:“嘿嘿,嫌唾沫埋汰?(脏)手卷的旱烟不像洋烟卷儿,可不都这样咋滴。”
“不抽,不会抽烟。”尚二民似笑非笑的咧了一下嘴。
“咋滴,真嫌埋汰?一会儿掏粪就知道咧,趁是地(哼、的意思)!”
那年代,高中毕业生的去向就一句话:“打回老家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两个月后,尚二民傻了!几个同班同学、都巧妙的落实了另一句话:“革命工作、分工不同。”只有他还在战天斗地!他羡慕那几个同学,更怕村民们毫不避讳、近似于谩骂的定语:“没出息,吃屎的货!”。
“家雀儿不尿尿——有个巧儿憋子!”冥思苦索几日,终于憋出一个下下策中的上策——刨大粪。这活儿虽不体面。却能离开那些 撇着嘴的村民,由其是这活儿有点儿像城里的掏粪工人。
二民爹听说儿子要刨大粪,干涸了多年的眼睛湿润了。“委屈娃了,怨爹没能力,要不我再去上边儿找找,咋就咱们不行呢。”
“别找了,哪次不都是一句话,'革命工作、分工不同,’再说城里还有掏粪工人哪,就当自已也是工人吧!”二民说。
“那明天一准儿去找马大奎,就跟他那挂车。”
“干啥非跟他那车呀?”二民不解。
“傻孩子,有个偏亲儿,能照顾着点儿。”
刀子一样的西北风被城里的楼群驯化的温顺了许多,阳光也毫不吝啬的把热量铺满每个角落。俊男靓女入时的装束告诉人们,春天真的来了。二民没有勇气去迎接市民们偶尔瞥来的施舍目光,他知道自己这二等社员不配。
“哎,哎,别总低着头跟裤裆算账,看看热闹多好。”马大奎说。
“有啥好看的。”二民仍然低着头。
“你看看,看看,那小丫蛋子,那嘴画的、猴腚儿似的,快看,快看。”马大奎正说的起劲儿,小姑娘俏皮的一个仰脸,“缺德,屯迷糊!”二民又咧咧嘴。小声的嘀咕一句,“还看不看了。”马大奎倒没怎么在意,“哎,一会儿刨厕所,比这还带劲,你瞧好儿吧!”
“封闭式”管理的厕所蓄粪池,像一个硕大的囚笼。进入坑底,二民有一种莫名其妙的恐惧感。一排蹲位射进的光、像监狱的探照灯,他感觉自己就是一名完全裸露的罪犯,无可遁形。
“想啥呢,快刨哇。一会儿晌午了!”马大奎着急的催促着。
“啊啊,这就刨,就刨。”二民缓过神儿来了:“可不是吗,马大奎还得把粪运到大墙外装车,不能耽误。”
“刨粪的躲开点儿。”随着上面女人尖声尖气的一声招呼,哗的一泡尿瞬间洒落!精准至极!二民猛的抬起头,“我的妈!”刚到嘴边儿的,“你他妈的没长眼睛!”憋回去了。上面,咯咯的笑了,“回去洗洗吧!”
总算出了闷臭的“牢笼”,二民深深的呼了一口气。“他妈的憋死我了。”
“时间长就好啦,你喘口气儿,一会儿下馆子。”马大奎一脸的轻松。
工农兵饭店靠墙角儿的那张小桌子好像专门儿为这两个“刨粪匠”设计的一样,“跑堂儿的”(服务员)见他俩进来,立刻迎上前去拉着长声儿,“哎——来了——”一指墙角,“这里请,坐好了,二位,用什么菜?”
“八根油条,两碗浆子。”马大奎脱口而出。片刻、女服务员一只手掐着鼻子一只手驮着两只碗、外带八根油条,只“嗯”了一声,放在桌子上、走了。马大奎的眼睛直了,“哎呀,杂技团的,杂技团的。”
“别说了,不嫌丢人!”看着人们投过来的鄙弃的目光,二民感觉自己就像一只让人讨厌的怪物,此时,他只有一个想法,“快点儿离开人们的视线。”
马车离城里越来越远了。西北风又呈现出它的本来面目,刮在脸上、有些煞骨般的冷。车轱辘好像恢复了记忆,又发出咯吱咯吱的声音。这声音告诉二民,快到家了,他平复一下心情,抻了抻衣襟,把被那女人尿过的帽子揣进口袋。一阵凉风,村口那颗老树 漫不经心的摇晃了几下,极不情愿的打了个招呼,人们躲的老远。
夜深了,二民翻来覆去的睡不着,尽管已经彻底的洗漱多次。厕所的气味儿却总黏着鼻子不肯离去!他不敢闭上眼睛,生怕这气味和白天的故事走进梦里。
“唉,孩子,明天咱不去刨粪啦,不去了。”二民爹说。
“去”,二民说:“让屯子里的人瞧瞧,革命工作、分工不同,咱是刨粪工人,不是吃屎的货!”
他抹一把眼泪,把头深深的缩进被窝儿里。
作者简介

郭中会,笔名:冰雪山人。黑龙江省尾山农场人,现住江苏省盐城市。曾任高中美术,书法教师和老年大学书法教师。爱好文学。散文、诗歌、小说曾在《当代文学》《大东北文学》《文学微刊》《世界作家文集》《中国乡土作家》《北方当代文学》《九州作家》《长江作家》等平台推出。现为:大东北文学签约作家,乡村精短文学特约作家。

图片除署名外,其它均来源于网络

转载请注明出处“温馨微语”

转发是对作者最大的鼓励 

往期链接

郭中会:县长姐妹

郭中会:王二鬼闹鬼(小说)

(0)

相关推荐

  • 随笔||也说城府

    也说城府 小时读书,有两个故事一直让我困惑:一个是"皇帝的新衣"故事, 一个是"指鹿为马"的典故.明明没穿衣,乳臭未干的孩子都能看出来,而大人们包括皇帝,为啥没 ...

  • 马金莲获鲁迅文学奖,宁夏作家如何看?

    鲁迅文学奖由中国作协主办,其前身是"全国中短篇小说奖"(1979-1996).产生于1997年.在这一中国文坛为之瞩目的评奖中,2018年以前,共有三位宁夏作家先后获得殊荣. 作家 ...

  • 一袋面粉(小小说)

    一袋面粉 作者:张   凡     主编:非   鱼 想儿子了,爹来到了省城. 教师节前,学校给教师们发了些洗涤品,还有一大袋面粉. 没多留恋大都市的风光,老汉丟下了帮儿还房贷攒下的银行卡.爹扛起了那 ...

  • 【买瓜的和卖瓜的】/ 郭中会

    买瓜的和卖瓜的 郭中会 这地方不产瓜,准确的说,不产好吃的瓜.就像当地人叫卖的字音一样,把"香瓜"说成了"想瓜,"其实即便是想,当地人也想像不到真正香瓜的味道. ...

  • 挖心、抽肠,这一切都只是为了想要成仙

    前天 马路故事是什么? 马路故事是根据一些社会热门事件.结合作者自身经历,经过艺术加工的虚构故事,一为娱乐大家,二为警醒世人.古人云:道听途说.有鉴于此,故名马路故事. 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小五哥. 今 ...

  • 郭中会:欠儿登(微小说)

    阅读本文前,请点击标题下面蓝色字体"温馨微语""关注"我们.欢迎指导,期待赐稿,体裁不限.诉说灵魂情感,传播社会万象,品论人生得失,关注百姓喜乐,倡导原创,感谢 ...

  • 郭中会:老大(小小说)

    阅读本文前,请点击标题下面蓝色字体"温馨微语""关注"我们.欢迎指导,期待赐稿,体裁不限.诉说灵魂情感,传播社会万象,品论人生得失,关注百姓喜乐,倡导原创,感谢 ...

  • 郭中会:虎子和嘎头(小小说)

    阅读本文前,请点击标题下面蓝色字体"温馨微语""关注"我们.欢迎指导,期待赐稿,体裁不限.诉说灵魂情感,传播社会万象,品论人生得失,关注百姓喜乐,倡导原创,感谢 ...

  • 郭中会:哏儿嘎儿(小小说)

    阅读本文前,请点击标题下面蓝色字体"温馨微语""关注"我们.欢迎指导,期待赐稿,体裁不限.诉说灵魂情感,传播社会万象,品论人生得失,关注百姓喜乐,倡导原创,感谢 ...

  • 郭中会:道歉(微小说)

    阅读本文前,请点击标题下面蓝色字体"温馨微语""关注"我们.欢迎指导,期待赐稿,体裁不限.诉说灵魂情感,传播社会万象,品论人生得失,关注百姓喜乐,倡导原创,感谢 ...

  • 小说专栏‖《村子西南的孤坟》 文/郭中会

    村子西南的孤坟       作者:郭中会 作者简介 郭中会,笔名:冰雪山人.黑龙江省尾山农场人,现住江苏省盐城市.曾任高中美术,书法教师和老年大学书法教师.爱好文学.现为:大东北文学签约作者,乡村精短 ...

  • 郭中会:闹锡壶(微小说)

    原创 推文创 温馨微语 1周前 阅读本文前,请点击标题下面蓝色字体"温馨微语""关注"我们.欢迎指导,期待赐稿,体裁不限.诉说灵魂情感,传播社会万象,品论人生得 ...

  • 郭中会:参观(闪小说)

    阅读本文前,请点击标题下面蓝色字体"温馨微语""关注"我们.欢迎指导,期待赐稿,体裁不限.诉说灵魂情感,传播社会万象,品论人生得失,关注百姓喜乐,倡导原创,感谢 ...

  • 小说专栏‖ 耶 文/郭中会

    耶  作者:郭中会 作者简介 郭中会,笔名:冰雪山人.黑龙江省尾山农场人,现住江苏省盐城市.曾任高中美术,书法教师和老年大学书法教师.爱好文学.散文.诗歌.小说曾在<当代文学><大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