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赏析】东汉陶甑
东汉(25年—220年)是中国历史上继西汉之后的大一统王朝,传八世共十四帝,享国一百九十五年,又称后汉,与西汉合称汉朝。
东汉在文化、科技、军事等方面亦有显著成就,文化上郑玄将经学推向高峰并开创郑学;科技上蔡伦改进造纸术,张衡发明地动仪和浑天仪;军事上迫使北匈奴西迁;佛教在此期间经白马寺传入中国。东汉时期豪强地主势力扩张并形成门阀士族,匈奴、羌族、氐族等民族内迁 ,北匈奴西迁后鲜卑人占据漠北 ,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东汉时期冶铁和铸造、锻造技术有很大发展,已有各式炼炉和熔炉、锻炉、退火炉、炒钢炉,炉体采用耐火材料,鼓风装置、制铁设备齐全完备,用生铁制作脱碳钢的工艺又有进步,产量亦有显著的提高。
甑是一种蒸食炊器陶甗为古代陶制炊器,相当于现在的蒸锅。上部是无底甑,放食物,下部是鬲,放水,中部置箅,篦上有用来通蒸汽的洞孔,可以蒸食物。一般与釜或鬲配合使用。平民用的多为陶制,而且器形较小,只有拥有一定权力和地位的族长和族内主要首领才能使用大器形的甗。
此陶器,高23cm 口径19cm 底径16.6cm,敞口,折唇,腹斜收,上面陶器底有孔,用于蒸食物用,甑在上盛食物,通过加热鬲下部使水沸腾产生蒸汽将甑中的食物蒸熟,下方有三足。此藏品端正大气,泥质灰陶,施土红色陶衣。造型精美绝伦,刻画清晰,构思巧妙,工艺精湛,艺术气息浓郁。
整体古朴大方,胎釉结合紧密,是东汉陶器中难得的佳品。此藏品经历岁月的无情洗礼,但仍然保存完好,属于实用品,存世量非常少,巨有极大的历史观赏价值与收藏价值。
将食物由生变熟,有烤、煎、炸、蒸、煮等多种方法,科学研究表明,采用蒸的方法不仅最有利于保存食物的营养成分,且不产生有害物质,最易于人体消化吸收和代谢。从考古资料看,我们的祖先在距今约7000年的时候,便烧制了陶甗,是世界上最早懂得利用蒸气、采用蒸的方法熟食的民众,加之,祖先培育了世界上最早的水稻,所以曾说:“中国人蒸熟了世界第一碗米饭”。甗,一种看似简单、平常的熟食器,透漏着如此重要的科学内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