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流”带来愉悦,幸福是副产品
有一次在北京音乐厅听著名的指挥家汤沐海的音乐会,他可以称得上是我们国内现在很有名、也是在国际上很有影响的指挥家了。记得那天演奏的曲目是门德尔松的《小提琴协奏曲》,他指挥得热情奔放,完全把乐队的热情点燃了,听得我心里头也是激情满怀的,曲终以后观众掌声经久不息,汤沐海一连八次返场,最后只好加演了一首曲子观众才满意地离去。
演出结束以后,我去后台的指挥室看他,他笑着说:等一下,让我换件衣服,说完就脱下了他那件黑色演出服,我看到它里面的衬衣完全都湿了就问他:大冬天,你怎么会这么热呢?他笑着回答说:指挥在台上一旦进入一种境界之后,就有一种超脱了这种环境的感觉,好像音乐没经过我的耳朵就直接流淌到心里去了,有时候会产生幻觉,感觉五线谱的音符像小人一样在眼前跳舞,人有一种游离的感觉,只有等后来观众的掌声才会把你从这种感觉中唤醒。这也是为什么交响乐的乐章与乐章之间是不允许观众鼓掌的,也许就是怕把指挥从梦幻般的感觉中惊醒的原因吧。
他所说的这种专心到忘我的状态,我们很多人都有过类似的体会,那真是快乐极了。最近看了万维钢老师的文章《契克森米哈赖的幸福课》才知道,这是人类近乎顶级的一种幸福状态,它的快乐程度甚至超过了做爱,心理学上称它为“心流”。
所谓“心流”,就是当你专注地做一件目标明确而又有挑战的事情,而你的能力刚好能接住这个挑战,你可能会进入的一种状态。它的特征是你做这件事的时候会忘记自己,而且有强烈的愉悦感。
科学上已经能为这种“心流”提供硬件的佐证了,心理学家使用了脑科学的手段,用功能性核磁共振直接扫描人的大脑,发现心流的过程是大脑分泌“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等六种激素形成的,心流带来的愉悦感就是来自这些激素。这样,心流从一种过去我们只是能够体会到的心理现象,到今天有了实实在在的科学解释。
文章中说:我们做事的时候并不在乎结果能不能给自己带来多大的利益,而是专注于做这件事本身,从中获得快乐, 真正的幸福是什么呢?真正的幸福是当你全心全意投入一件事,把自己置之于度外的时候,所获得的一种副产品。你直接追求的并不是幸福,而你直接追求幸福往往也追求不到。这话听着有点像心灵鸡汤,但是,它恰恰是一个站得住脚的理论。
契克森米哈赖在他《心流》这本书中,详细描述了心流这个概念,是本好书,建议你有空拿来读读。
汤沐海是一位激情澎湃又高冷内敛的指挥家
都是些心里话和大家分享,今天送给大家的彩蛋就是《心流》这本书。
保持一份好心情是成本很高的,经风祝你好心情。如果您有更新的观点,我期待着您的留言,我们多多交流,互为良师,共为益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