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片时间】第1799期:眼眶内皮样囊肿伴感染
患者左眼球突出1个月。
A
B
C
D
E
F
A〜D.CT增强扫描动脉期病灶位于左眶内球后方外上象限,有一蒂与眶骨相连,病灶呈等密度,无强化,邻近骨缝增宽,骨质结构无破坏;
E〜H.静脉期病灶CT值改变不明显
眼眶内皮样囊肿伴感染(术后病理)。病理所见:(左眼眶内)纤维结缔组织囊壁内见凝血块,胆固醇结晶及异物肉芽肿性炎,大量淋巴细胞、组织细胞、中性粒细胞浸润。
眼眶先天性皮样囊肿(dermoid cyst)和表皮样囊肿(epidermoid cyst)常见,发生率约为8%,在眼眶良性肿瘤中居第4位。眼眶内皮样囊肿是胚胎发育期间小片胚胎表皮可能陷于软组织内或在眶骨的间隙内没有萎缩,在眶周区形成圆形或椭圆形囊肿,内含黄色的脂质内容物,薄壁。镜下可见囊肿壁由角化复层扁平上皮构成,囊内有片状角化蛋白,囊壁外层有皮脂腺及毛发,有时囊肿内可见汗腺甚至泪腺。若囊肿发生破裂,则囊壁上皮可发生感染而被肉芽组织替代。多见于婴幼儿。
1.临床表现:起病缓慢,病程长,常无明显症状,多因眼部肿块或眼球突出而就诊,少数伴有眼和头部轻微胀痛,视力受影响。
2.CT表现:
1)眼眶皮样囊肿大多数位于颧额缝周围的眶骨膜下,少数位于肌锥外间隙任何位置,但病变均有一蒂与眶骨膜维系。
2)呈圆形、椭圆形或哑铃形,边缘清晰,可以有分叶。
3)大多CT上呈脂肪密度,少数呈等密度或液体密度,合并感染呈等密度或混杂密度,囊壁可有钙化。
4)增强扫描病灶内部无强化,病灶边缘可有环状强化。
5)眶骨受压变薄,部分囊肿位于眶骨缝,眶骨骨质缺损或骨缝增宽,周围有硬化,但无溶骨破坏。
3.MRI表现:大多数呈脂肪信号,T1WI和T2WI呈高信号,周围有环形低信号壁;脂肪抑制序列上高信号被抑制;少数呈长T1、长T2信号,脂肪抑制后信号未被抑制。
诊断依据:
1.患者左眼球突出1个月。
2.CT扫描病灶位于左眶内眼球后方外上象限,邻近骨缝增宽,病灶呈类圆形,有一蒂与眶骨相连,边界清晰,病灶呈软组织密度。
3.增强扫描动脉期病灶呈等密度,病灶无强化,邻近骨质结构无破坏,静脉期病灶CT值改变不明显。
鉴别诊断:
1.泪腺混合瘤:泪腺区圆形或卵圆形肿块,密度均匀,边界清晰,增强后表现为轻至中度强化,眼眶骨质可表现为受压性改变,但无骨缝扩大或骨孔形成。
2.视神经胶质瘤:病变沿视神经生长,呈梭形、梨形或条形,密度均勻,边界清晰,增强后表现为轻至中度强化,视神经孔扩大。
3.眼眶炎性假瘤:可表现为位于眼眶任何部位的软组织肿块影,密度均匀,边界清晰,眼外肌增粗,泪腺增大,视神经受累,增强后表现为轻至中度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