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告诫初学者不传之秘【一点资讯】
绝技秘方有救了!万金不卖的根治秘方,永远断根偷来的祖传秘方一个不值钱土秘方
古人曾说:“博涉知病,屡用达药。”这句话的意思,简单来说就是:只有广泛地接触各种病人,才能认识疾病(的本质);只有经常地应用某个药,才能知道它的性质(即药性)。我想这句话无论是对中医还是西医来说,无疑都是正确的。作为一个医生,生活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之中,不管在一生中怎样去努力,他所接触到的病人和病的种类,都是相对有限的。如果每一种疾病都需要我们亲自实践后才能得到正确的治疗经验,事实上也是不可取的。
如果你对某种疾病的确没有经验,或者说连起码的理性认识也没有,那么当这种病人突然来到你面前向你求治的时候,我想单靠临时的灵机一动是不行的。那么怎样才能做到“博涉知病”呢?我认为没有取巧之处,只有平时多读书。
除了学习中医的基础理论之外,我喜欢读古代和前辈医学家的医案。我读过不少的医案,比较著名的如《名医类案》、《续名医类案》、《全国名医验案类编》等等,共一二十种。近年来书籍价格太贵,我才逐渐少买或不买了。
这些书我一般都通读过,有的章节还不止一次读过,一些精彩的医案就像故事一样记在了脑中,所以有的病虽然我以前并没有治过或没有见过,但并不觉陌生,一旦碰到了,也有把握治好。
我学医都是自学的,没有去请教过哪位名医(不是不想,是没有机会,或者说是没有缘分)。我不知道这种方法对于别人是不是适合,但我自己觉得是受益匪浅的。医案是一个医生毕生精华之所聚,一个医生临证数十年而写出来的东西,其中必有他的得意之笔。我们细细品读,一定能够荟萃众家之所长。我在临床中有好多处方就是借鉴甚至照抄医案中的处方,而收到立竿见影之效的。现试举一例以证之:
胃痛一证,中医多责之虚寒,然也有因热者。《名医类案》载:江应宿治中年男子,患心脾痛,积十年所,时发则连日呻吟、减食,遍试诸方无效。诊之,六脉弦数(弦数为火郁),予曰:此火郁耳。投姜汁炒黄连、山栀泻火,为君,川芎、香附开郁,陈皮、枳壳顺气,为臣,反佐以炮姜从治,一服而愈。再与平胃散加姜炒黄连、山栀,神曲糊丸,一料刈其根,不复举矣。
我自从得读此案之后,细心体验于临床之中,凡发现有符合此脉证的胃痛病患者,竟投此方,往往能收立竿见影之效。此方与温运中宫汤(理中汤和二陈汤加乌药、砂仁、木香)相比,一寒一温,用治胃痛,只要辨别其寒热而对证投之,几无不效者。我称此方为“清中汤”,为了便于记忆,曾自编顺口溜如下:清中黄连栀子君,川芎香附枳壳陈,炮姜反佐宜少用,六脉弦数热痛因。
关于“屡用达药”,我也想简单地谈一点自己的看法。我们常用的这些中药,都已经过了几千年的验证,疗效可以说是不用怀疑的,但并不等于说不用我们继续研究。古人限于历史条件和环境,有些学术观点并不十分正确。比如羌活一药,古人一般不用于风温性的外感疾病,但我发现它和清热解毒的方剂一起应用时,对全身酸痛的症状十分有效。后来看到上海治疗流行性感冒的羌活蒲兰汤,说明我的这种认识是正确的。
又如荆芥,一般方书中都没有记载它有破血的功能。我在临床中发现,在处方中大量或久用,往往会出现鼻衄现象。我曾治疗一个过敏性紫癜患者,治愈之后,有一次她得了感冒,我在处方中用了荆芥,其服后引起了原病复发,去掉荆芥重治而愈。方书中只说荆芥炒炭止血,从未说过生用能引起出血。炒炭止血的作用我没有观察过,但生用能引起出血这是我多次观察验证过的。
蒲黄用来止血,传统上都用炒炭,但有人说生用止血效果更好。我看后,验证于临床,证明效果确实很好,没见到副作用,所以后来就一直生用了。
中医古籍中记载的十八反、十九畏等,现在已经有很多都验证过,是可以一起用的。比如丁香和郁金合用,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症;人参或党参与五灵脂同用,治妇科痛经或产后腹痛;甘遂和甘草同用,治肝硬化腹水等。我都已经屡次用过,而且收到了很好的疗效。
皂角刺一药,《本草汇言》说:“拔毒祛风,凡痈疽未成者,能引之以消散,将破者,能引之以出头,已溃者,能引之以行脓,于疡毒药中为第一要剂。”其似乎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但我在学医之初,用此治疗急性乳腺炎化脓的患者,并没看出有那么好的疗效。后来经过细心体验,觉得问题可能是在用量上。一般的书中谈到用量,都是三钱(9g)左右。后来我遇到两例,来找我治疗时,已经化脓多日,症状十分严重,按常规只能手术排脓来治疗,但患者不愿手术,问我能不能治?我说可以用中药来治。于是为她针刺,中药处方中重用皂角刺、全瓜蒌,都在30g以上,竟收到了出乎意料的效果。
从此之后,我才敢对病人说,我用中药也能治好化脓性乳腺炎。现在我皂角刺用到60g左右,没有发现副作用。在此等病症中,我喜用皂角刺而不用穿山甲,一是因为我平时所治的病人,大都是平民百姓,高昂的药费他们难以承受。二是穿山甲我不常用,它的疗效反而不如用皂角刺让我心中更有把握。这也就是“屡用”才能“达药”的真正意义所在了。
中医界还有一句名言,叫做“中医的不传之秘在于用量”,这是学医的人都知道的。关于中药的用量,确实是一个人有一个人的“心得”,同时还要根据不同的病人和病情才能定出具体的用量,所以“较真”的说,也真就没法传这个用量。比如说,南方的病人和北方的病人,虽然是同一种病,用量可能不同。又因为气候温凉不同,大人和小孩,妇女和男子等等,都不可能一律相同。又比如金银花一药,治一般的外感病,用10~20g即够,但用于外科疔毒之类,有时则须用至两三百克,才能收到理想的效果。
大黄一药,更须结合每一个病人的身体条件和具体病情来使用不同的量,才能收到好的疗效。如少用1~3g或炒炭用,对痔疮或胃肠出血的止血效果很好;若用量超过5g,往往会引起腹泻,而起不到止血的作用;如用30g以上,有时对急性痢疾,又有意想不到的疗效。
又如附子、肉桂之类的药,用于回阳救逆,量宜重,用于引火归原,量则轻。一个处方中,用来做君药,则用量宜重,用作佐使药,用量就轻。如此等等,无法一一详解。要想达到高一层的水平,就只有自己在临床中悉心体验和虚心学习,日积月累,自达妙境。这虽然是中医界的老生常谈,但或许就是真正的“不传之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