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三阴三阳指病位

●用阳气的“升降出入”——“圆运动”的模式来定位“三阴三阳”,即以人体阳气运动的不同状态来解读这些难题,正是“欲解时”带给我们的思路。

  ●“升降出入”是人体阳气顺应自然规律运行的方式,时辰是自然界阳气变化规律的客观尺度,而“欲解时”是两者的结合。

  ●仲景以“欲解时”标志“六病”,让我们从中窥得“三阴三阳”的本质就是邪气中人深浅的阶段标志,即病位。

  ●此病位非指脏腑,非指经络,但与之均有关,是把脏腑经络中与外邪中人相关的内容提炼出来,组合成新的概念,无法用别的更具体的内容来解释,只能叫“三阴三阳”,其中已经包含了阴阳气的多少、虚实、寒热等内容。

  在《伤寒论》现存原文中,有6条格式统一的“欲解时”条文,如“太阳病欲解时,从巳至未上”。这6条“欲解时”条文在《伤寒论》的其他传本中也都义理相同地存在着,只是文字上稍有出入,如上条在其他传本中作“太阳病欲解时,从巳尽未”。看来“欲解时”的问题在《伤寒论》研究中是无法回避的。笔者通过质疑目前对“欲解时”研究的共识,试探这6条“欲解时”条文与“六病”本质的关系,希望与大家讨论。

  对“欲解时”研究的共识

  共识一:“欲解时”是《伤寒论》中的“天人相应”学说

  “人是大自然的一部分,天人相应……生命存在于地球这个大环境中,从低级到高级,再到人类,人的生命活动,都与太阳密切相关,人体的阳气随天阳的变化而变化”,这段文字摘于李心机《伤寒论通释》中对“太阳病欲解时”条文的解释,是说通过“欲解”这个桥梁,让人们发现了“人的病”与“天之时”联动的规律。任何尊重张仲景原意的学者,在面对这6条整齐划一的原文时,都应该领会到将《伤寒论》仅仅定位于“症候群”、“方症相应”的狭隘和局限,以“方症相应”入门则可,欲以之“登堂入室”或谓之“尖端”则不可。在探讨“欲解时”条文时,很多学者表达了他们的共识,如岳美中教授说“人身阴阳,合于大自然的气候……六经病亦多随其主气而解”;万友生教授说“六经病欲解时间问题是根据天人相应的理论而立说的“。

  共识二:“欲解”非“必解”,也可“欲剧”

  《伤寒论》第193条云:“阳明病,欲解时,从申至戌上。”第240条云:“又如疟状,日晡所发热者,属阳明也。”日晡为申时。这样就出现了在申时,加剧和欲解两种可能同时并存的情况。历代医家对此逐渐达成共识,比如清代尤怡《伤寒贯珠集》云:“阳明潮热,发于日晡;阳明病解,亦于日晡。则申酉戌为阳明之时。其病者,邪气于是发;其解者,正气于是复也。”舒驰远《伤寒集注》云:“正气得所王之时则能胜邪……腹邪实盛,正不能胜,惟乘王时而僅与一争耳。是以一从王时而病解,一从王时而潮热,各有自然之理也。”皆谓病家阳气逢天阳趋势之助,“欲解”而非“必解”。邪气不盛战而胜之则解,邪气若盛则战而不胜,正邪交争加剧,反见症状加重。“解”与“剧”,均不出“欲解”范畴。

  共识三:“欲解”于“六病主时”

  关于“六病主时”,历代《伤寒论》注家所用名词不一,但实质则同。其共识为“六病欲解时”即“六病主时”。笔者有意不用“六经主时”而言“六病主时”,是因为《伤寒论》主要谈“病”,而很少直接言“经”。其“三阳三阴”“病”与“经络之病”有关,但与《素问·热病篇》中的“六经之病”绝非同意,故为了避免误导学者,采用“六病主时”的概念。历代注家对于“六病主时”颇有精彩之言,启人心智,如成无己说“内经曰,阳中之太阳,通于夏气”,让人不要将“欲解时”拘泥于一日之内;方有执说“经曰,自得其位而起者,此之谓也”,提示时亦有位;张锡驹说“邪欲退正欲复,得天气之助,值旺时而解也……天之十二时又能助人体之正气也”,提示欲解于天助之时;黄实臣说“六经解时,所以发明六经之王时耳……正与邪各有盛衰,如邪盛正衰则至王时反加;若邪衰正盛则至王时而解”,提出了一个“王时”的别称;程知说“受病之经正气衰微,每藉力于时令之王也”仍是天助之意;上文已提到的舒驰远不仅说过“乘王时而僅与一争”,还说过“六经之病各解于王时之说亦不尽然,总以邪退则病愈,时不可限也”,提示学者不可拘泥。

  我的思考

  以上谈了古人从各个角度对“欲解时”所做的深刻思考,不外《伤寒论》中有“天人相应”的大道理,不可以只以方药汇集的“小道”视之;“于是发”、“于是解”的“欲解时”是客观规律,不容回避;“六病主时”有“其然”的特定时间。在学习的过程中,笔者发现有两个问题古今述之不详:一是《伤寒论》六病如何分阴阳;二是为什么某病会欲解于某时。

  阳气“一日而主外”新解

  《素问·生气通天论篇》云:“故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是故暮而收拒,无扰筋骨,无见雾露。”这里有两个特殊的字,即“外”和“闭”。如果顺着这个思路深入下去,“阳气者,一日而主外”的未言之意是否为“阳气者,一夜而主内”呢?日西则“气门乃闭”,那气门是哪些时候闭着、什么时候开、又是哪些时候开着的呢?笔者认为:平旦气门开,阳气一日而主外;日西气门闭,阳气一夜而主内。

  关于阳气“升降”与“出入”

  《素问·六微旨大论篇》云:“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故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是以升降出入,无器不有。”在带着“气门开闭、阳气内外”的思考阅读这段话时,笔者想到了白昼气门开,阳气出,尔后升;黑夜气门闭,阳气入,尔后降。这不是个如环无端的“圆运动”吗?正如《圆运动的古中医学》中的描述:“一年的大气……热则上浮,故夏时大气热浮而属火气……秋时大气凉降而属金气……冬时大气寒沉而属水气……春时大气温升而属木气”;“一日之午时亦属火气……酉时亦属金气……子时亦属水气……卯时亦属木气”;“人身亦有春夏秋冬”,将人与天、一日、一年都以阳气的“升降出入”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阳气“出入”的气门和“升降”的边界

  大自然阳气和人体阳气的运动都有着“气门开闭,阳气出入,阳气升降”的规律,落实到人体上,气门在何处,阳气升降的界限又在何处呢?《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云:“邪风之至,疾如风雨,故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筋脉,其次治六府,其次治五藏。”从这里我们可以推测“伤寒”为病由外入里的线路,从这个路线我们是否可以推知“病之内外”呢?

  根据对“六病”症候的分析,可知三阴多为脏病,三阳则为非脏病。按外邪入侵的路线,可知相对脏为里来说,其余为外。气门是否就在脏与非脏交界的地方呢?相对于脏属阴来说,其余的为阳,阴阳本有内外的一层含义。太阴为阴之最即为最内,太阳为阳之最即为最外。故笔者认为阳气升降的边界就在太阴和太阳,具体说就是升不过太阳,降不过太阴。

  从人体阳气的“圆运动”定位“三阴三阳”

  《素问·天元纪大论篇》云:“阴阳之气各有多少,故曰三阴三阳也。”学者多据此认为“阴阳由一而三,是以阴阳气的多少为分类依据的”。但是有些问题用这样的思路无法作出解释,如对于太阴病与少阴病哪个病更重的问题,从《伤寒论》原文来看是少阴更重,但是从阴气多少来看应该太阴更重才对;为什么太阳和少阳要宣散,而阳明却要寒降呢;对厥阴的“阴尽阳生”的解读,按阴阳量的多少来讲,太阴“阴尽阳生”才对,等等。这些都是导致“欲解时”无法被人理解的节点所在。

  用阳气的“升降出入”——“圆运动”的模式来定位“三阴三阳”,即以人体阳气运动的不同状态,即升、降,出、入来解读这些难题,正是“欲解时”带给我们的思路。升和降是量变,而出、入,连同升极而降、降极而升是质变。这种解读强调了以病邪入侵的浅深分“三阴三阳”,与“阴阳气的多少”关系不大。如此说来,太阴主时阳气所处位置为离地面最远,少阴介于厥阴和太阴之间,比太阴要靠地面近一些。所以,少阴病的病位要比太阴病深;少阳为阳气出而升,太阳为阳气升极而降,阳明为阳气降而入,治疗时要模拟“欲解时”人体阳气的变化,故少阳、太阳需要宣散,阳明需要寒降;至于对厥阴“阴尽阳生”的解读,自然的阳气在地表上下的位置“阴尽阳生”,即在里面运行完毕,“尽”了,要开始在外面活动了,此处为“里尽外生”之意。

  “六病”“欲解时”与人体阳气位置关系

  以下逐一解读“六病”“欲解时”与人体阳气位置的关系:

  “太阳病”是人体阳气在最体表的位置被寒邪所遏,“从巳至未上”,大自然的阳气在最外的位置隆盛,人体的阳气得天阳之助而有“欲解”之势。

  “阳明病”是人体阳气入于胃肠,郁遏已久,无从疏泄,“从申至戊上”,大自然的阳气由最外向地面下降,郁遏的阳气得天阳下沉之势帮助而有“欲解”之势。

  “太阴病”是人体在最深的脾的位置阳气虚损,“从亥至丑上”,大自然的阳气在地底最深的位置“一阳生”,人体的阳气得“夜半阳气还”之助而有“欲解”之势。

  “少阴病”是人体在初升的肾的位置阳气虚弱,“从子至寅上”,大自然的阳气在向地表方向渐升,人体的阳气得天阳渐生之助而有“欲解”之势。

  “厥阴病”是人体在脏病快还腑的位置阳气不足,寒热错杂,虚实互见,“从丑至卯上”,大自然的阳气在地表上下的位置“阴尽阳生”(阴指里,阳指外),人体的阳气得天阳之助而由虚转实,有“欲解”之势。

  “少阳病”是人体阳气在胆气初升的位置郁而不伸,“从寅至辰上”,大自然的阳气在初出地面的位置升发,人体的阳气得天阳升发之势帮助而有“欲解”之势。

  以上解读为了叙述方便,有5条用到了脏腑的名称,只有1条讲“体表”,实际上阅读《伤寒论》我们便可明白,“三阴三阳”病的病位概念容量极大,无法简单地用其他概念置换。它是一个功能性概念,不是简单的解剖学概念。它以脏腑、经络为核心,但并不仅仅局限于脏腑、经络。

  “三阴三阳”的本质即病位

  综上所述,“升降出入”是人体阳气顺应自然规律运行的方式,时辰是自然界阳气变化规律的客观尺度,而“欲解时”是两者的结合。仲景以之标志“六病”,让我们从中窥得“三阴三阳”的本质就是邪气中人深浅的阶段标志,即病位。此病位非指脏腑,非指经络,但与之均有关,是把脏腑经络中与外邪中人相关的内容提炼出来,组合成新的概念,无法用别的更具体的内容来解释,只能叫“三阴三阳”,其中已经包含了阴阳气的多少、虚实、寒热等内容。后世的八纲辨证可以对其作出部分的、有限的具体解释,但是如果认为可以将“六病”刻板地用八纲解剖,第一个无法绕过的就是“欲解时”的6条条文。

几乎失传的秘籍,25个疾病治愈妙招

这些妙招均出自著名中医师,已经被很多人验证过有效。

方法简单易行、实用有效,拿来和大家分享。

1.眼疲劳

眼睛干涩或者见风流泪,按摩图示标红穴位,离腕横纹三指,对流泪症状能快速见效,对干涩症状要多按摩一会。此法对于纠正眼功能失调,也有显著效果。每日按按,保健眼睛。

2.偏头痛

偏头痛可以按摩图示标红处,离肘横纹三指,对于部分头痛可以立止。这是郭效宗老中医的方子,王文德老师介绍的,感恩两位老师。我自己的方法是用白萝卜绞汁后,用棉棒沾汁,然后塞到鼻孔,能有效止疼。

3.肩周炎

肩周炎时,按摩足三里下一寸左右,疼点就是按摩区。边按摩边活动肩周,会有不可思议的效果。

4.戒烟

隆重推出戒烟穴,图示中标红处就是,能缓解烟瘾,改变烟口味。烟瘾来时,掐掐有暂时缓解效果,适合不宜抽烟的场合。

5.无乳

缺乳少乳是让婴儿全家都焦虑的事。图示穴位,从手术台下来就开掐,晚几天也可以。长掐多掐,乳通也会足。

6.咳嗽

咳嗽令人不适、在某些场合令人尴尬,处理一下图示穴位,离腕横纹三指,对于各类咳嗽都有快速、临时止咳的效果。使用针灸、按摩都同样有效。

7.感冒

夏天感冒发烧首选使用霍香正气水,非常便宜,效果很好。如果忍受不了味道,可以用医用脱脂棉球吸饱药水后,放到肚脐里做脐疗,效果也很好。

8.急性胃痛

急性胃痛时,在肘窝刮痧会很快止痛。如果能在图示穴位放出几滴血,就是秒杀效果了。

9.鼻出血

流鼻血时,用细绳扎住左或右任意手的中指下部可以迅速止血。这是源自武当山的道家方法,简单但是理论高深莫测。

10.咽痛

咽部不适,如疼、干、痒或异物感,都可以按摩图示穴位,效果很好。

11.牙疼

治疗牙疼,选择劳宫穴最为长效,合谷穴只有短期临时疗效。按压、掐,都可以。

12.蚊虫叮咬

被蚊子咬了,用艾灸灸到咬伤处皮肤稍痛,一会就不痒了。

如果没有艾条,也可以用香烟代替,效果稍差。有一年我去山上采药,被蚊子咬了很多,用艾条灸十分钟就都不痒了。

13.痔疮

治疗痔疮,可以用白萝卜熬水后外洗,效果很好。肺与大肠相表里,萝卜是肺药。

14.打嗝

打嗝很讨厌,尤其手术后打嗝,会牵连刀口疼。按摩图示处,立即制止打嗝。如果还搞不定,取纸条刺激鼻孔打喷嚏,一定搞定。用肺经或者喷嚏,取金克木本意。

打嗝这个花花试过好多次,十次有九次管用。出入江湖必备绝招啊~

15.小儿少睡

小孩不睡觉,可以尝试按摩图示奇穴,一般一会就能睡着,对大人也有用。(孕妇不能用)

16.小儿便秘

小儿便秘可用推拿清大肠法,就是如图示沿标线向尖头方向单向推200下,便通停止。无副作用。

17.小儿脾胃虚

根据图上所标位置,自大拇指桡侧由指尖向掌根方向推至少100下,有很好的补脾胃效果。

18.小儿腹泻

五岁之内小儿腹泻可以用下图捏脊方法解决,范围从腰到尾骨,从下到上十次,红润为度。部分类型腹泻初期,一次就搞定。早治疗有奇效。

婴儿三岁以下大便稀溏,也可以用双手摩擦手心发热轻覆在婴儿肚脐上,做二十一下,大便当天就能成型。

19.扁桃体炎

扁桃体发炎,发烧温度会很高。在左或右手任意大拇指上,用血糖取血针放几滴血,退烧会很快,部分可以靠此法治愈。

20.鼻塞

用一个东西贴鼻子是很可笑的,我常用液门按摩针刺通鼻窍,针灸可以做到10秒,按摩3分钟以上就好了。

21.减肥

减肥的童鞋不要忘了每天拿抓此处200下,很好的瘦腰效果。裤腰带很快就告诉你效果的。

22.痛经

女性痛经有个简单易行的处理方法:在任意一侧耳朵里塞个酒精棉球就可以止痛。如果处理时机早,五分钟就可以解决问题。一般药店有售的那种酒精棉球就正好。如果解决不了,再吃药。

这个方法只适合在痛经的当时做,如果已经痛完了再用、或非例假期再用,无效。

23.催经补肾

压制大拇指下部及手掌外侧
按压左图穴位通经,这个穴位最早是用于催经的,在微博上传播了很久。很多人认为这个穴位是制污穴,其实不是。这个穴位体现了我们中医一个很重要的概念——象。

什么叫象?如果我们把大拇指比作一个人体,那么大拇指的下部,就是我们的腹部,按压的这几个点就是在刺激腹部的充血或缺血状态。每天按压2~3次,每次至少100下。按压之后腹部充血,月经就会来。

按压右图穴位补肾,例假到时不来有肾虚的因素,通经补肾对保持青春是有利的。

24.烧伤烫伤

第一时间把白糖加水湿敷到创面上,立即止痛修复的,创口不破都能用。

25.急救

十指指肚放血,这个急救法适用于所有的昏迷症状。请不要移动患者,只在手指肚放血,不会有什么风险。

放血前要先用酒精将手指肚消毒,然后用血糖针放血即可,不用纠结位置,只要是手指肚就行,在每个点上挤出几点血。

该方法主要起接通十二经脉的作用,中医里有一种说法叫一命归阴,阴阳交替,也就是生死一线之际,这个方法能回阳,能救命。

(0)

相关推荐

  • 【伤寒论条文及学习笔记】伤寒论第7条

    007,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发于阳,七日愈,发于阴,六日愈.以阳数七.阴数六故也. <注解伤寒论>:"阳为热,阴为寒也.发热而恶寒,寒伤阳也:无热而恶 ...

  • 《伤寒论》三阴三阳指病位!!!

    <伤寒论>三阴三阳指病位 --从"欲解时"谈"六病"本质 张英栋 山西省晋中市第三人民医院 ●用阳气的"升降出入"--" ...

  • 《伤寒论》三阴三阳指病位!

    --从"欲解时"谈"六病"本质 张英栋 山西省晋中市第三人民医院 ●用阳气的"升降出入"--"圆运动"的模式来定位&qu ...

  • 收藏 《伤寒论》三阴三阳指病位

    2021-09-21 <伤寒论>三阴三阳指病位--从"欲解时"谈"六病"本质 张英栋山西省晋中市第三人民医院 ●用阳气的"升降出入&quo ...

  • 伤寒论》三阴三阳指病位

    <伤寒论>三阴三阳指病位 --从"欲解时"谈"六病"本质 □ 张英栋 山西省晋中市第三人民医院 ●用阳气的"升降出入"--&qu ...

  • 半表半里,是指病位吗?

    少阳病为半表半里.这个观点始于金代医家成无己,在其<注解伤寒论>用来注释<伤寒论>第96条时说到:"病有在表者,有在里者,有在表里之间者.此邪气在表里之间,谓之半表半 ...

  • 如何让中药到达病位,指哪打哪!

    导读:兵无向导则不达贼境,药无引使则不通病所!余浩老师说引经药就好似"定位仪"一样,掌握了这些药物,临床用药时就能指哪打哪-小编觉得这个比喻通俗易懂,简直太形象了!那么,你确定引经 ...

  • 如何让中药到达病位,指哪打哪【转载】

    如何让中药到达病位,指哪打哪 发表者:张徽声 466人已读 如何让中药到达病位,指哪打哪 有些人可能会有疑惑,药物进入人体,被机体吸收,应该在全身均有分布,难道清利湿热的药物就只到达膀胱,而不到达肺脏 ...

  • 浅析伤寒论与六病时位辨证

    至道汇 今天 至道汇推荐搜索六经辨证臧东来先生说:"汉代没有钟表,天干地支的计时方法只有少数人运用掌握,相对大众的计时方法是"六时",即日出前后.中午前后.日落前后.前半 ...

  • 快速读懂伤寒论之三阴病的病位,病因,病性,病机

    太阴病为外感病的正气衰退期轻证: 少阴病为外感病的衰竭期: 厥阴病为外感病的终末期. 太阴病的病邪主要是寒湿: 少阴病的病邪或寒或热:(清.程国彭在<医学心悟>中说,三阴病由传经而来者为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