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老湾那走村串户的剃头匠吗?

老家豫南  ID:ljyn_888

远离家乡的游子,喜欢在这里聊聊故乡、过往、世间百态,记录平凡人走过的时代。欢迎投稿、交流。

消失的剃头匠

文|荣坤

“今天在你家吃饭,等下饭好后叫我。”老胡对我爷爷说。

老胡是个剃头匠,主要的工作就是方圆十几里,几个村百十户人家里来回走,一个湾平均一个季度来一次,给没工夫上街的农村人剃头,到年底就来收钱,真是没有钱,给点鸡蛋之类的也可以,有时候连带着小孩的头发也理了。

至于吃饭,就属于轮流派饭了,无非是多一双筷子,客气点的去周边买几块豆腐、再煎几个鸡蛋,就属于相当好客了,老胡也不计较,只有有碗饭吃就行。

小的时候,我总是盼望老胡来,在那个闭塞的小村子,老胡就是沟通世界的一扇窗,总能带来家长里短的新闻,边理发边分享。

老胡来剃头叫下乡,手头提个提框,上面盖个毛巾,里面是他剃头的全部家当。

有时老胡也带个小徒弟,爷爷这些老一辈的也不怎么讲究,就让小徒弟练手,老胡在旁边指挥,由于根本不存在发型,小徒弟也基本都很快学会。

所以有时候,老胡在哪家吃饭,这个就成了新闻舆论场,因为这个村民组的人都来了,既是来理发,也是来听听新闻、找点乐子。

乡村理发师,摄影:孔祥炜

我们这些小孩,甚至主动充当信息员,挨家挨户去叫:老胡来了,在某某家。有时甚至老胡自己也是通讯员,这个组张三有事给那个组王五说,碰到老胡了,让老胡带个信,自然就成了,连村干部有事,老胡也是最佳通讯员。

有时候,老胡还是和事佬,张家李家有矛盾、家庭内部有矛盾,说说道道,也就没事了。

农村也没有血海深仇,无非是气不顺,老胡这个走百家门的,见的多,也差不多就成了能人的象征,既然这样,老胡说了,就算了。

加上老胡本身性格好,总是笑呵呵,很乐观,即便晚期癌症,也是那么乐观,更容易得到信任,他说两句,自然就气消了、怨没了。

至于理发的技术,农村人没那么讲究,要么光头,要么留下几乎贴着头皮的短发。在那个电影电视还是奢侈品的年代,自然是没有可能接触到其他飘逸的发型、包括后来流行的中分和三七分,既然这样,留着这样的头型的农村人,是不存在的,老胡师傅就不存在技术革新的可能,就是一把手推子、一把剃须刀就是全部的家当。

直到九十年代中后期,外出务工的年轻人回村,我们才豁然开朗,然后头发还可以这样理。我不免担心老胡的手艺要失传了,因为年轻人,包括我在内,拒绝在他那里理发了,毕竟郭富城那样的发型是多么帅气逼人。

伴随着发型的变化,还有老胡客户的变化。当年的理发中坚力量,要么陆续去世,要么到外地打工,一年难得回来一次,年轻人早就嫌弃老胡的几十年没有变化的发型了。

老胡自己也慢慢老去,能动的时候,还是要给他一辈子的客户理理发,收不收钱已经无所谓了,只是,周边再也没有围成一圈的大人和孩子了,管饭也是几个老弟兄在一起拉拉家常,感叹村子里连人都没有,更不用说理发。

那一栋栋的土坯房草房,变成了如同城堡一样的宅院,道路也从泥泞小道变成村村通的水泥路,只是,老胡再也不调解不了什么纠纷了,因为即便是邻居,也不会再随意串门的,谁还知道老胡呢?

再后来,老胡也走了,他一生的事业也随着他走了。

☆ 往期精选
“老家豫南”四年推文精选!
新县这个塆,可不简单!
那些年,从彭新乌龟石走过!
又是一年中秋,你想念家乡豫南的哪一种味道?
(0)

相关推荐

  • 剃头匠谢晓丁

    剃头匠谢晓丁 □李军 一九七五年,谢晓丁黄圩街小学毕业. 谢晓丁曾祖父.祖父辈是黄圩街大户,有茶食作坊,伙计数十人,各类产品销售到江南一带.二三十年代,谢家小楼就是黄圩街地标,百年建筑,后二楼翻建修缮 ...

  • 清朝皇帝怎么剃发,他不怕理发师趁机行刺么?

    在<宰相刘罗锅>里,剃头匠的小徒弟平时拿冬瓜练手.因为冬瓜表皮上有一层白色的绒毛,剃功练好了,很锻炼腕力. 不过徒弟吃穿是师父的,就得随时被驱使.师父师娘一叫,就得麻溜地扔下手中的活,去听 ...

  • 哟!吹喇叭~

    吹喇叭 文/游传化 (网络配图,图文无关) 婚丧嫁娶,开业升学,生日祝寿,请来一班喇叭(唢呐)凑凑热闹,增加气氛和庄重,已成为我们这里农村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这些唢呐班子中最有名气的要数尹集镇菠林周家唢 ...

  • 乡味三题 作者:诗溪【散文】

    乡味三题 文|诗溪 童年的乡村,乡亲淳朴善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人们伴着篱笆墙圈起的小院子土屋,炊烟袅袅的雾气笼罩村庄.生意人的吆喝声,眏衬夕阳的霞光渐近渐远,把影子拉得很长很长.......... ...

  • 曾经挺吃香的4大“手艺人”,一人养活一大家子,如今无人问津了

    导读:曾经挺吃香的4大"手艺人",一人养活一大家子,如今无人问津了 小时候,老师就常教导我们: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就是告诉我们,要努力学习好数学.物理和化学了,那就不愁找不 ...

  • 剃头挑子那些事儿

    小时候,常见挑着剃头挑子的民间手艺人,走村串巷的给人们剃头.他们的挑子晃晃悠悠,一路走一路颤,一直走到夕阳在昏黄的树梢上,余光映出剃头匠脸上的疲惫和沧桑.谁也说不清,这种剃头方式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而 ...

  • 还记得老唐山的模样吗?200余幅手绘帮您记录下曾经的辉煌(上)

    您知道这是哪里吗? 年龄稍长的一看就知道,这里是小山大世界,是老唐山最繁华的地方之一. 这里也是.身为唐山人,您想了解唐山的过去吗?其实唐山历史仅有不到150年. 1876年以前,唐山还是这样的.这时 ...

  • 还记得老哈尔滨的这些地标吗?

    这一张张照片, 是一瞬间的回忆, 固结了一段段时光, 像是欧洲建筑的博物馆, 凝固着历史记忆,    也是我们童年的回眸-- 那么就先聊聊   哈尔滨老火车站! 新哈尔滨火车站 哈尔滨站始建于1899 ...

  • 天津人还记得“老4路”吗?

    它,是天津解放后于1949年1月18日第一批开通运营的公共汽车线路:它,保持着途经天津市中心最长公交线路记录近50年:它,也曾是在和平路上行驶的唯一一条贯穿市中心并连接市区南北两端的公交线路:它便是天 ...

  • 难忘的记忆︱还记得老演员杨启天吗?

    ▲ 打开记忆的闸门,重温往日经典. 欢迎来到"难忘的记忆". 从今天起,我们的"猜猜看"栏目暂告一个段落. 或者说,我们将会在原来的基础上,来对"猜猜 ...

  • 龙城往事 | 柳州老手艺(三)剃头匠:万事不是开头“难”

    小区门口.菜市深处.老街中间,这些地方从来都是"卧虎藏龙",隐藏着许许多多的老手艺人,只有附近的居民才能有幸一睹他们的"真容". 说到理发,大部分80后.90后 ...

  • 老手艺三题:剃头匠、修笔摊、补鞋匠(作者 杨柳岸)

    剃头匠 城南有一间剃头店,方围八平方.招牌不挂,门户不修.两张座椅,被剃头者座,一条长凳,等者候.其间人声鼎沸,说笑连珠.咋一见,白胡子一大片.佝者愈佝,腆者愈腆,手舞足蹈  时,并有唾沫四溅.走远处 ...

  • 老潍县城印象:当年城里那几个湾,你还记得吗

    老潍县城印象:城里那几个湾,你还记得吗? 但凡一个水池子,或者水塘,老潍坊人都喜欢叫它为湾.在这些湾的旁边,有一些街巷,人们都叫它们:湾堐(wān yái ).传统意义上的老潍县城,一般把白浪河以西叫 ...

  • 时光留影70年│你还记得这些老昆明的味道吗

    掌上春城讯民以食为天,吃,一直是每个家庭生活中的关键词,见证着人们生活的点滴变化. 金碧路营门口1号,居民在院子里洗菜( 1995年).刘建华摄 新中国成立初期,由于物资匮乏,我国实行计划经济.在昆明 ...

  • 80年代天津老公交,你还记得多少?(1-25路)

    一条条老公交的线路,编织成一张充满记忆的网,那些发生在童年的事情,像是褪色的电影,一幕幕触动我心.张轶老师回忆了天津的老公交1-25路,希望这些文字和图片可以让你找到共鸣. 多谢各位在评论里给出了众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