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子庄:以简驭繁,以少驭多
中国画法说到底不外虚实关系。以任伯年、吴昌硕为例,画面布局不是虚左实右,虚右实左,便是虚上实下,虚下实上。学者当细心体会,多从创作实践中去追求,久之自然运用自如,得心应手。
画山水首先应了解什么是高、深、平三种布局特征,此外用笔用墨,力求调和,主景要鲜明突出,次要景物应配置得宜。
▲陈子庄作品
画有二病,为“过”与“不及”。过者笔墨冗繁,不及者意趣不足。补救之法,为舍有余而补不足,要笔少笔简而意足。
写意画是在“写”而不是在画,要笔墨寡而意趣高。写实抒写物象的意趣,个人的情趣。
神形毕肖不离乎气韵生动,是超乎笔墨之外的东西。要操弦外之音,使观者见之有画外的联想。
凡最高境界的绘画,意趣不仅在笔墨之内,而且要超乎笔墨之外。绘画作品的意趣深厚,厚不是依色量和墨量之多寡而定。笔墨之内是有穷尽的,笔墨之外则是无穷尽的,
▲陈子庄作品
好的文学艺术作品都是启发人的思路。每个人的资质、性格不同,道路亦是不同的,而道路要靠自己去开辟。
大笔写意画与工笔着色画一样,也有两种方法,一是勾勒,一是没骨,勾勒来源于五代蜀黄荃,没骨来源于江南徐熙。
中国画的墨法有三种:一是泼墨法,以笔含大量水墨,迅速画成;二是破墨法,可以先淡后浓,也可以先浓后淡,以淡破浓不易掌握,要防臃肿,最浓处用最淡墨去衬是较容易的,效果也好,也可以半边淡半边衬以浓;三是积墨法,此法层次最多,先画淡墨,等到七八分钟干时在皴一道,然后待稍干在皴,如此反复积墨,到画画好后,已成熟纸,如欲从皴,必须以清水稍微润湿后在皴。
▲陈子庄作品
中国画为什么不叫风景画而要叫山水画,是基于孔子“智者乐山,仁者乐水”之说。因而以山为静,以水为动,山水画讲动静阴阳,讲仁智之乐,都是来源于此。
一幅画有了主题或者意境,还要讲方法。方法来源于两方面:一是学习传统而得的。此须靠多阅读,要渊博。二是自己创造的。平时看得多了记得多,到时候可随机调整位置、色彩及笔墨量,这就有可能创造方法。如无自己的创造,光依靠传统,画出的画必然陈腐。
有人动辄题“我用我法”,岂知传统之法尚且不会,“我法”又是何物耶?
戏剧中的武把子,当因剧情需要,不能不用时才用。如果忽略人物性格,都耍一场,只能博得庸俗欣赏者的叫好。国画中播弄技法者即如逢人便斤斗一般可笑,过去四川舞台上有个高蛮子,耍关刀很出名,他一耍,台下就叫好,台下越叫,他越耍得快,好多次都把刀耍在人丛中,被甘蔗渣、石头打了进去。当时四川谚语有云:“高蛮子的关刀——不卯不收场。”播弄技法者,最后将坏在技法上。
▲陈子庄作品
我的画结构、用笔常用布局陡峻、险入逆出之法。
好画无定法,每一张的画法都不同,不易学;孬画全是习气,画法皆同,一学就上手。
中国画在传统中讲笔墨、虚实、宾主,这是一些精华。有了好的形象,还要经过组织,方能与意境结合。至于墨、色、笔,因景而生,讲机变。
中国画的结构法则,可以用“以简驭繁,以少驭多”八字概言之。
构图最重要。要有能组织成有诗情、画意、音乐节奏感的画面的能力。否则,就算写生材料一大堆,临纸画画时仍得去翻资料。
▲陈子庄作品
画画、写字都要能险绝,能险才能平。
写文章、画画,都要讲“正、反、合”,万事都离不开正、反、合。木玄虚作《海赋》,无从下手,人谓之云:“子曷上下四方而言之?”这便是正、反、合。
学习构图法,最初只需搭两三个架子,然后再来生发。画花卉则可以先学斜势构图一种。构图总离不开纵、横、斜,这三者的变化关系要充分研究。
构图之法有虚实、阴阳、照应、开合、参差、动静。
西洋画构图法讲究将画面分割成九块,主体要摆在“井”字格的交叉各点上。国画构图是看势子,在中、在侧、在远、在近、在上、在下均可。西洋画没有这种构图法。
利用横、直、斜的结构可构成各种各样的画面。构图总应讲究一顺一反、一纵一横,无纵横结构即是无组织结构。无组织意识的画家是盲目的画家。
构图三原则:横、直、斜。如山是直的,树当取斜势。花卉画一幅内可有横有直,只要不编成篱栅就行。如果画的两端成均势对立,则如做诗之以“英雄”对“豪杰”,是谓合掌。
▲陈子庄作品
中国画之构图,从理论上讲应有照应、虚实、宾主、开合,但表现在作品中需若不经意者,使人看起来若有若无,不能故意安排,这是原则。
布局要讲照应虚实。譬如画几个葫芦,要分清哪一个(或一组)是主要的,其余就是照应。一幅画的幅面再大,其实也就是册页扩大的,册页上构图好了,可变成横幅,也可以变成直幅。有人因册页幅面小而忽视它,小幅尚画不好,还能画大幅么?
▲八大山人《荷花小鸟图》
凡画中取两个相关的斜面时,要设法联起来,否则便会散漫。联系之法有明联,如八大山人《荷花小鸟图》,画上一条线(荷梗);有暗联,不用线,势交即可,如八大山人《石头小鸟》。
画之布局以取势为第一,势,即谢赫六法所说的经营位置,须经过反复思考。如八大山人画一块石头,下站小鸟,石头取斜面,很得势,如取直线则减色,鸟也是一个小斜面,一大一小两个斜构成这幅画。如果画了石头,下面不画雀而画上花、鱼,也很好,但也必取斜势。得势很重要。譬如写一篇赋,尽管意思好,文字也好,但未得势,读起来总使人感觉不舒服。因此,一幅画的组织结构要反复思考,草图要反复修改,就象古人作诗,为了换一个字,挖空心思找,直到找不到便好的字来替换才罢休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