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书写大篆,谁与争锋!

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古代书画”专题馆的展品近期有所更新,其中有一件大轴书法,格外引人注目。

这就是傅山的《篆书塞上诗轴》:

尺幅为208.8*84.3厘米,可谓真正的高堂巨幅大轴之作。人站在这样巨幅的作品前,有一种感受:雄强笔墨的作品有一种逼人的气势,排山倒海一样铺面而来;而一旦笔力孱弱的作品,缺憾也就暴露无遗。

傅山此作,属于前者。

(此图源自@中国国家博物馆)
释文:
朔气建游子,新诗动乃翁。
悲歌凭瘦马,闻见不雕虫。
汉海觉先志,神州痛此中。
泰和休妄颂,笔削笑王通。
款署:息眉归自塞上有诗。侨黄山。
具体现场展示场景,以及高清单个字例对比,请点击下面这段视频观赏:

看书画作品,比在手机上刷图文还是不一样的。其一,看真迹的“气”:荡漾在笔墨中的气氛、气势、情绪,感受书者在整幅作品中喧泻的情感于审美。其二,看书家的“笔”:仔细研判精彩之笔的笔法墨法,他是如何写的?与其他人有什么不同?
我们将其中具有典型代表性的几个字,单挑出来,与其他几位写篆书的大师进行简要比对,以供大家参考学习。
“见”字
与赵之谦比对:
“乃”字:
与吴昌硕比对:
“马”字:
与吴昌硕比对:
“不”字:
与邓石如比对:
“先”字:
与比对:
“神”字:
与邓石如比对:
“此”字:
与吴昌硕比对:
“泰”字:
与吴昌硕比对:
傅山传世书法中包括楷、行、草、隶、篆等多种书体,且风格多样。篆书中既有合乎小篆书写规则的作品,亦有一种以草书入篆的特殊面貌,体现了晚明变异书风的遗韵。
此轴篆书是傅山有感于其子傅眉塞北来诗所作,抒发自己悲凉愤然之情。用笔中锋涩行,字间偶有相连,字体雄强有力,线条稚拙老辣。
傅山以草书笔法写大篆,不仅每字均用草法,且字与字之间常以游丝相连,书写迅速,形成大量飞白,更显质朴古拙。
在那间空旷的大展厅,有很多的历代名家书法作品,大部分都是中规中矩的佳作,但是傅山这件草篆,格外醒目。
或许,是笔墨之气吸引人;
或者,是侠义之笔震撼人。
观展有一个念想:当代的书法作品,应用场景早已不再是案头尺牍,而是悬挂起来的大幅作品,具有装饰家居的实用功能。那么,在字大如碗的书写中,你的笔力是否足够胜任呢?在高达一两米的尺幅中,你对整幅笔墨的把控能力是否足够了呢?
傅山在前,或许可以予人启迪。
注:傅山此作的正对面,就是一幅八大山人的巨幅画。两两相对,不知是不是馆方的有意为之。咱们以后再聊。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