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骂人最狠的一首诗,有文化的“雅骂”就是不一样,耐人寻味

2021.02.14 子滕

众所周知,鲁地山东是至圣先师,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的故乡。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自汉代以后,山东的儒学就分为两派,一为齐学,一为鲁学。鲁学好古重章句,而齐学趋时重实用。

通俗点讲,就是鲁学一派顽固迂腐,只知埋头读书,而齐学则较为灵活,懂得与时俱进。当年李白漫游天下,就曾到过孔子的故里。因他恃才狂傲,又漫谈经世之道,当地的鲁学一派的儒生就很瞧不上他,甚至嘲笑于他。而李白也看不上这些酸腐的儒生,当即回敬一首诗,这首诗后来也成了“雅骂”的经典。

此诗名为《嘲鲁儒》,全文如下:

鲁叟谈五经,白发死章句。

问以经济策,茫如坠烟雾。

足著远游履,首戴方山巾。

缓步从直道,未行先起尘。

秦家丞相府,不重褒衣人。

君非叔孙通,与我本殊伦。

时事且未达,归耕汶水滨。

——诗歌前两句便毫不留情地揭露了那些儒生只知死读书的本质。那些鲁地的老头只会空谈五经,都一把年纪了还只会死记书中的章句。问他们经世策略,全都茫茫然,如坠云雾里。这里的“五经”指的是《诗》、《书》、《礼》、《易》、《春秋》,是儒家最经典的五部书,古代读书人必备篇目。那些儒生对这些经典背得滚瓜烂熟,可是又有什么用呢?经国济世的策略一问三不知,背得再好也是无用之人。他们对经书的精通和对时务的一窍不通形成鲜明的对比,而诗人的鄙夷之情也展露无遗。

接着的两句写的是儒生的打扮。他们的脚上穿着考究的远游履,头上戴着平整有端庄的方巾,沿着道路缓慢前行。他们宽大的袖袍拖曳在地上,还没迈开步子,就掀起一阵尘土。诗人以漫画的笔法,活灵活现地描摹了那些儒生迂腐又可笑的举止。

他们故作庄严,打扮得很讲究,但实际却给人一种滑稽感。而他们端庄的外表又与内里的无能形成了对比,讽刺的意味不言而喻。接下来的两句运用典故,表明了自己与这些儒生道不同,不相为谋。

秦朝丞相李斯早就不重用褒衣博带的儒生了。你们这些人本就不是汉代的叔孙通,咱们就不是一伙的。这里的言外之意,就是说我们不是一路人,你们还是哪凉快哪呆着去吧。前一句引用的是李斯的典故。李斯是秦朝的丞相,他是法家的代表人,根据历史记载,“焚书坑儒”就是他向秦始皇提出的,当时褒衣博带的儒生在他手下可是吃尽了苦头。李白引用李斯的典故,言外之意就是说你们这些人活该得不到重用。而叔孙通是秦末著名的儒生,在汉朝建立伊始,曾帮刘邦制定礼法制度。他算是齐学的代表人物。根据《史记》记载,在刘邦建立汉朝时,他就曾到鲁地召集儒生,为大汉朝重订朝仪。当时就有两个儒生认为他的做法“不合古”,而拒绝了他。他当即反讽道:“你们这是迂腐,不知时变。"

而这也是李白想对那些儒生说的话,他欲效仿叔孙通,自然是不屑与这些人为伍。接着的最后一句应该算是最辛辣的讽刺了。你们这些不能与时俱进,对时势一窍不通的儒生还是回家种田去吧。鲁儒的窘态,李白的飞扬,在这一句里展现得淋漓尽致,而这一句也成了千古雅骂的经典。这首诗极尽讽刺之语,将儒生的装腔作势、只会死读书,不懂变通的迂腐形象刻画得入木三分,读来令人大呼:解气。后来南宋的刘克庄也说:此篇儿于以儒为戏,非谪仙不能语。

如果你还知道哪些雅骂经典?欢迎来分享,一起学习学习。

(0)

相关推荐

  • 儒家思想真的古板僵化吗?看李白怎么说

    艺述史官方原创 开元二十五年,李白到移居到东鲁,山东瑕丘,这个地方离孔子的故里曲阜只有数十里远,有很多儒生,儒学气息可以说很浓重.虽然说当时唐朝的民风很开放,但是还是受儒家思想的主流影响.而且在唐朝盛 ...

  • 大唐段子手李白,教你优雅的怼人

    李白(公元701-公元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众所周知,李白是唐朝最璀璨的星星之一,初出蜀,做了一篇蜀道难,当时宰相贺知章读后,十分吃惊,奉为谪仙人. 李白天资聪颖,作诗如黄河之水,滔滔不绝.诗作 ...

  • 李白被儒生的讥讽,他笑着写下一诗《嘲鲁儒》,成千年来骂人的绝唱

    大诗人李白的艺术水平几乎无人能及,其绣口一开,便能够述尽半个盛唐.人们都知道青莲居士"笔落惊天地,诗成泣鬼神",然而鲜为人知的是,诗仙这种高超的创作艺术在他骂人方面亦体现得淋漓尽致 ...

  • 诗文中的故事:李斯与“焚书坑儒”

    人们大都知道历史上有名的"焚书坑儒",并认为它是秦始皇暴政统治的最好见证.然而,对丞相李斯在这一事件中所起的作用,却鲜为人知. 公元前213年,秦始皇在咸阳宫设宴,大臣们纷纷歌功颂 ...

  • 李白嘲笑腐儒,抒写了一首五古,寓庄于谐,令人深思

    一个人从呱呱坠地,就开始了漫长的人生旅途.在这期间,不仅要认识很多人事,而且会逐步地懂得很多为人处世的道理.可是为何有些人可以青云直上,有些人却终生碌碌无为,其中必然有很多复杂的原因. 诗仙李白18岁 ...

  • 杜甫骂人最狠的一首诗,充满了文雅气息,读起来果然与众不同

    此后很长一段时间,诗歌文化的发展俨然遇到了瓶颈,直到唐朝才又走向了一个顶峰,这时大唐的天才诗人犹如井喷一样层出不穷,其中的代表人物有李白.杜甫.白居易.杜甫和李商隐等等,他们都各自有自己的风格,对于诗 ...

  • 史上骂人最狠的一首诗,痛骂了14万士兵,却成千古名作

    北宋著名文学家黄庭坚曾在<东坡先生真赞>中说:"嬉笑怒骂,皆成文章".即从事文学创作,不拘题材形式,任意发挥,皆可成文.众所周知,在我国古典诗词中,最常见的两种思想感情 ...

  • 骂人最狠的元曲,别出心裁,成为文人雅骂的最高境界

    在中国文化史上,诗歌在唐朝达到顶峰,词作在宋朝极盛一时.为了推陈出新,不落前人窠臼,文人们和伶官们共同努力,终于在民间小调中找到突破口,催生了大放异彩的元曲.元曲中最耳熟能详的,莫过于关汉卿的< ...

  • 史上骂人最狠的九首古诗词,叹为观止!

    诗词中总感觉古人是温文尔雅.出口成章的,不过若是他们骂起人来了,那必定也是惊天地泣鬼神. 且看下面九首"骂人"诗,诗人们真是太 1 <醉太平·讥贪小利者> 夺泥燕口,削 ...

  • 史上骂人最狠的九首古诗词,叹为观止

    诗词中总感觉古人是温文尔雅.出口成章的,不过若是他们骂起人来了,那必定也是惊天地泣鬼神. 1 <醉太平·讥贪小利者> 夺泥燕口,削铁针头, 刮金佛面细搜求:无中觅有. 鹌鹑嗉里寻豌豆,鹭鸶 ...

  • 史上骂人最狠的8首古诗词,骂人都那么有学问,拍案叫绝

    用诗词骂人是什么体验? 骂人不带脏字.骂得痛快.骂得酣畅淋漓-- 虽说,诗人们都是文雅的,但殊不知泥人尚有三分火气,佛陀也有怒目之时.古文人骂起人来了,那也是惊天地泣鬼神的. 诗词君分享8首骂人最狠的 ...

  • 史上骂人最狠的九首古诗词,让人叹为观止!

    诗词中总感觉古人是温文尔雅.出口成章的,不过若是他们骂起人来了,那必定也是惊天地泣鬼神. 1 <醉太平·讥贪小利者> 夺泥燕口,削铁针头, 刮金佛面细搜求:无中觅有. 鹌鹑嗉里寻豌豆,鹭鸶 ...

  • 史上骂人最狠的九首古诗词

    诗词中总感觉古人是温文尔雅.出口成章的,不过若是他们骂起人来了,那必定也是惊天地泣鬼神. 1 <醉太平·讥贪小利者> 夺泥燕口,削铁针头, 刮金佛面细搜求:无中觅有. 鹌鹑嗉里寻豌豆,鹭鸶 ...

  • 杜甫骂人最狠的一句诗,有文化的雅骂就是不一样,令人回味无穷

    中国是一个爱诗的国家,自从先秦时期起,就有流传于民间的诗歌,经过尹吉甫采集.孔子编订后,形成了<诗经>.尤其是战国时期的楚辞,是中国诗歌文化的第一个高峰,此后在魏晋时期,以曹操父子.建安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