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登华州五龙山

邮箱:3125136050@qq.com


华州五龙山
作者 邵拉雄
五龙山海拔1377米,位于华州城西南八里的启圣宫南。东连太平峪,西接石堤峪,因五峰蜿蜒相聚,汇于极顶,而得名,又名马岭山。

华州五龙山 宋朝峰摄

山上庙宇巍峨,古柏连天,盖山接云,古时极顶有秦皇观基浮图,唐华州刺史桥师望曾书有《小(少)华山西峰秦皇观基浮图铭》,宋复建玄天上帝庙。自唐以来,五龙山即为关中名山,避暑胜地,每逢三伏盛夏,京师长安的皇室显贵,常来山上游览避暑。世传山顶有郭暖墓,为海内外共仰。
登山全程十五里,上山五里为跑马场。场前一圆形土岗,中间一条长200多米、宽不足2米的山梁,两边是看不到底的陡坡,顺山梁通向后山的路段虽窄却很平坦,骏马也可奔驰,只是十分险要罢了。
跑马场 刘焕民摄
跑马场向南端路西后山有石洞,洞高2. 2米,宽3米,深3. 8米,应为灵官洞,当地人叫前洞。
灵官洞(前洞) 刘焕民摄
灵官洞两边有茂密的柏树林,东沟柏林尤密,五龙山土层很厚,宜长林木,跑马场以下多酸枣、刺梅菊、马花梢等荆棘和洋槐。跑马场以上,林木渐丰,除柏树外,还有槐树、杏林、核桃、樱桃、山葡萄、山楂、连翘、苇子、榛子等野生植物。
柏树林 刘焕民摄
灵官洞上行二里,是百亩平台,即醮纸坪。醮纸坪有大片柏树林、槐树林和苹果园。坪西临沟处是一石条砌成的大石洞,洞口朝南,高3米,宽3米,深5米,翠柏盖顶,十分森严,名曰雷神洞。
雷神洞 刘焕民摄
旧时洞内有雷神塑像,洞前有五间大殿,两旁各有厢房五间。据传,雷神洞沟边的枣刺,刺勾全向外生,那是公主吊孝,罗裙被道旁枣刺剐破,公主生气咒骂:“该死的枣刺何不向外生长?”故这一带枣刺勾均向外生长。
雷神洞东南200米又有一保存完好的大洞,洞口向北,高3. 5米,宽3米,深7米,石条为基,古砖箍成,异常坚固。古砖长35厘米,厚8厘米。洞顶碧瓦封檐,翠柏围罩。洞后土山护靠,洞前平地甚阔,颇具神异灵秀之气和富丽堂皇之势。当地人叫后洞,应为百神洞。

百神洞(后洞) 刘焕民摄

无量祖师殿的位置大致就在百神洞前的平地上,当年殿宇宏大,另有厢房六间,庙内挂有大钟一口。醮纸坪是升平公主祭奠上香,焚烧纸钱的地方,地平、林密、叶浓、花香。
无量祖师殿遗址 刘焕民摄
百神洞西侧向南有一里长的路段,夹在柏树林中,泥土路面,柏叶铺垫,十分松软,游人至此,柏荫森森,清风徐徐,漫步其间,好不悠闲。
柏树林 刘焕民摄
过了这段林荫道,登山之路渐为艰难,但却增添了登山的奇趣与灵感。路在一米多深的沟槽中,十分光滑,登山者似乎在穿越一条直通青天的地道,直上直下,几近90度。然而却很安全,上有林荫覆盖,不怕日晒,双手可抓住枝条藤蔓,向上攀登,如同打秋千,越攀越想攀。
登山路 刘焕民摄
顺着“通天地道”攀登五里,可上大梁。由大梁向西从密林中慢上二里,便可登上五龙山极顶。从百神洞到山顶的路段,原有石台阶、石栏杆。因年深日久,流水冲毁,现在大梁西侧梢林中,小路两旁石条残迹可见。
登山路 刘焕民摄
顶峰不与其他山峰相连,约600平方米的草坪,长满艾蒿,草坪中央有郭暖墓冢。郭暖为郭子仪六子,永泰元年(765)与唐代宗之女升平公主完婚,世称郭驸马。
郭暧墓墓冢 刘焕民摄
相传,公元800年,郭暖来五龙山避暑,突发病而亡,天热不可运回长安,只得葬于五龙山顶,升平公主不顾山高路险,亲自登山吊孝,诚感民间。墓为石条基座,古砖砌成,长11米,宽10米,高3. 3米,翠柏灌木环绕墓冢周围,碧草白花点缀其间。郭氏后裔,历代祭祖仪式庄重,规模盛大,墓前原有三间庙宇,红墙铁瓦,供桌香案,各样齐备。
墓冢前庙宇遗迹 刘焕民摄
每年清明,族内男丁,均来墓前,上香化钱,跪拜祭奠。游人到此,伫立墓前,不禁对郭子仪父子的赫赫战功,驸马都尉的浓浓乡情,升平公主的纯洁贞操,肃然起敬。
站在五龙山顶,环顾四周,仿佛置身于壮阔的山川画卷中:东南少华山,剑峰刺天。南面岗峦,接连不断。

五龙山东南风光 刘焕民摄

西面台塬,雄立如关。北面碧野连片,阡陌田园,一望无边,渭水一线,曲折蜿蜒,国道汽车如甲虫蠕动,铁路火车似长蛇爬行,高铁风驰电挚,陕化轻烟袅袅,石堤河细流弯弯。华州城乡,眼底尽收,一排排楼房,一行行街道,一条条马路,一道道绿树,历历在目。最美莫过近看五龙山,一片片柏树林,青翠欲滴;一簇簇山花,彩云欲散。自东而西冰崖沟、苇园沟、水泉沟、醮纸沟、花岔沟五条沟紧靠的五道山梁,像五条游龙,自下而上,蜿蜒腾飞,向脚下聚集而来。
华州五龙山 王海朝摄
此时此刻,遥想2000多年前,秦皇巡游到此,登临观基,图展伟业,怎能不使人倍感“江山如此多娇”!
原文来源:区政协文史资料《毓秀华州》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