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那些“不为人知”的事儿——序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调寄《临江仙》
三国,是上承东汉下启西晋的一段历史时期。初次接触三国这段历史还是在上小学时,记得那时吃的干脆面有那种小卡片儿,有一段时间印的是三国人物卡。当时就在学校里兴起一场集卡风波,也是在那个时候,我逐渐的被三国这个英雄辈出的时代所吸引。
聊起三国就不得不说《三国演义》了。第一次读《三国演义》时是在初中。真的是兴趣使然,语文学的不怎么好的我竟然对这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一点儿都不厌烦,反而看得津津有味。书中的精彩故事数不胜数,例如“桃园三结义”、“青梅煮酒论英雄”、“三顾茅庐”等;有许多经典的战役,如“官渡之战”、“赤壁之战”;更有数不清的英雄人物,像曹操、刘备、孙权、诸葛亮、周瑜等等。《三国演义》反映了较为真实的三国历史。但是当我真正去研究三国这段历史时,却发现《三国演义》这本书固然精彩,但很多地方都被罗老师运用了夸张、美化、丑化等手法改编。这导致三国这段乱世中的许多风云事迹、历史人物形象都发生了改变,甚至完全颠覆了。
典型的一个人物就是东吴名将周瑜,周瑜可以说是被演义黑的最惨的一个了。年少时的周瑜结交孙策,开拓江东,定建霸业,举贤任能,赤壁之战名扬天下。这一切都很好。然而当他遇到刘备集团的中心人物,周瑜的人生从此改变了。我们知道《三国演义》的主题就是“尊刘贬曹”,东吴算是配角儿。为了衬托刘方的军师诸葛亮,罗老师可以说是耗费了心机。原本历史上毫无过结的周瑜和诸葛亮在演义里变成了水火不容的对手。“三气周瑜”的故事就顺着剧情发生了~诸葛亮夺走了周瑜的赤壁功劳,夺走了周瑜优秀的品格,这还不算,在周瑜死时还不放过他,逼着他说出了“既生瑜, 何生亮”这句至理名言,临死前都要在诸葛亮脸上再涂点脂粉。直接将周瑜描绘成了一个嫉贤妒能,心胸狭隘的小人形象。
然而,真正的周瑜是怎么样的呢?
周瑜出身士族,堂祖父周景、堂叔周忠,皆为东汉太尉。父亲周异,曾任洛阳令。周瑜和孙策是发小儿,两人年龄差不多,家庭间也经常走动。孙策刚刚起兵时周瑜跟随他扫荡江东,并送钱粮物资助孙策成就大事。年少时随孙策南征北战,立下汗马功劳。孙策遇刺身亡后,周瑜与张昭一起共同辅佐孙权,执掌军政大事。赤壁大战之时,力主抗曹,并慧眼预见到曹军的劣势和己方的优势,指挥全军在赤壁、乌林大败曹军,是赤壁之战的头号功臣。其后又成功地攻克了荆州战略要地南郡,曹仁败走。赤壁之战后,周瑜向孙权建议出兵攻取蜀地,消灭张鲁,吞并刘璋,与曹操二分天下的战略,足以体现出一个军事战略家的远见卓识。可惜周瑜英年早逝,在江陵进行军事准备时染病,死于巴陵,时年三十六岁。
【周瑜】
瑜不仅具备杰出军事才能,还通晓音律。《三国志·吴志·周瑜传》中记载:“瑜少精意于音乐,虽三爵之后,其有阙误,瑜必知之,知之必顾。故时人谣曰:'曲有误,周郎顾。’”意思是:周瑜听人演奏的时候,即使多喝了几杯酒,有些醉意了,如果演奏稍有一点儿错误,也一定瞒不过他的耳朵。每当发现错误,他就要向演奏者相顾,微微一笑,提醒抚琴者,错音了。因此有两句歌谣道:“曲有误,周郎顾。”
再来看看关于周瑜的历史评价:
孙权:“公瑾雄烈,胆略兼人,遂破孟德,开拓荆州,邈焉难继,君今继之。”
“孤非周公瑾,不帝矣。” “公瑾有王佐之资,今忽短命,孤何赖哉?”
曹操:“赤壁之役,值有疾病,孤烧船自退,横使周瑜虚获此名。”
刘备:“公瑾文武筹略,万人之英,顾其器量广大,恐不久为人臣耳。”
从刘备、曹操、孙权对于周瑜的评价可以看出,周瑜的才干三者都非常清楚。刘备的话意于私下挑拨周瑜和孙权的关系。一次,孙权、张昭等人为刘备送行,张昭等人先离开了,孙权和刘备谈话。刘备叹息说:“公瑾文武筹略,万人之英。只是他器量太大,恐非久居人下者!”曹操则有意贬低周瑜在赤壁之战中的作用。他写信给孙权说:“赤壁之战,正赶上我的将士们染病,于是,我自己烧船退却,没想到,这下倒使周瑜成了名。“孙权也十分清楚周瑜的才干,直到称帝后还感慨到:“要是没有周公瑾,我又怎么能称帝呢!”后来苏东坡写赤壁词的时候说到他的时候,也流露出敬佩和欣赏:“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出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
可以说周瑜论出身是士族大家;论容貌是公认的江东第一美男;论才能可谓一代名将;论艺术修养:“曲有误,周郎顾。”;论道德品质,他将毕生心血都献给了东吴。这和《三国演义》中的那个气量狭小、嫉贤妒能,最后被活活气死的“周瑜”可谓差距甚大。我想,如果公瑾死时非要说一句至理名言,那也应该是:“既生瑜,何生《三国演义》”吧!
相信读到这里,对于周瑜这个人物的形象可能又有了其他的认知。然而正史的影响力,远远不及永远的畅销书、拥有亿万读者的文学作品《三国演义》,这也是罗老师的成功之处。如果想真正的了解三国的历史,本人以为可以参考《三国志》和《资治通鉴》,这两本还是较为史实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