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级菌种知识培训课(15)

第十课:菌种业的专业词汇及释义

网络发达给本来迷信公家权威的国人带来了一个最大的挑战,那就是现在任何问题网上都会有不同的说法,搞得许多人无所适从。就是在专业领域,也经常会遇到一些新名词或者表达方式,从学术的角度来说,这个需要标准的规范,但因为创造很快,所以标准规范就跟不上,毕竟不可能天天修订。张金霞老师主持过《食用菌术语》国家标准(GB/T12728)的编写,第一版是1991年的(GB/T12728-1991),最近一版是2006年的(GB/T12728-2006)。

这部标准大体上涵盖了中国食用菌发展最快的那段时期及之前的术语内容,不过作为标准文件,读者可能接触不多,有兴趣的可以通过上面的标准号去搜索看看。(插一句话:常常有网友问我推荐权威著作,其实没有一本能够包括所有内容的权威著作可以解决问题,但基础很重要,像这个标准,虽然表面上没有应用的直接价值,但对个人的知识成长和阅读理解,是很有作用的,初学者和自学者,其实应该读一读,至少可以放在案头随时查阅)

现在说到菌种的名词,乱得很,所以,这一节会以个人观点谈谈菌种的分类以及词汇,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多理解出现在文献中的有关词语。不排除与《食用菌术语》有重叠或少许歧义,但将对此有所解释。

一、菌种生产的词汇:

1、菌号:也就是品种名,一般指品种编号、有些是原始来源单位的编号,有些是随意自编的,还有些是选育后重新编的号。

科学合理的菌号应该是原始的编号,由于知识产权的关系,可能非法引进的菌株不便使用,或者原始编号不合用(文字表述不好记等关系),在国内重新编号也可以,但不能多头编号。比如中蔬十号、7401等就是国内的标准的菌号。

普通机构自编号不应该提倡,那样容易引起混乱,当然真正的自有知识产权的品种是可以自编号的,因为那就是原始编号。

有明晰的来源的菌株重新选育形成的品种编号,应该加上原品种号,否则成为另一个乱源。比如241-1.能够清楚地什么是来源于241的选育菌株。但灵仙一号就不合适了,它选育自808的,所以应该是808-n,还有818,也不好,也应该是808-n。

2、菌种批号:这是生产单位用于溯源管理的对生产对象进行的编号,这个编号可以复杂一些,那就包括更多内容,码位会较长,包括机构代号、生产日期,操作班组甚至人、以及培养室、和顺序号。最简单的则只有生产日期。

不要把菌种批号和菌种生产许可证批准号混淆。

3、菌种条形码或者二维码:这是为了便于机读检验的批号图形化符号,目前应用不多,不过随着菌种生产的自动化条件提升,不久的将来是很快就要进入使用的。由于二维码和条形码都可以通过网络查询真伪,以及容纳更多信息,品牌化菌种生产对此更有必要。

二、菌种品性描述性词汇:

近年来,由于生产中的实际总结,出现了一些特殊的描述菌株品性归纳的词汇,我们也对此进行一些汇集。

1、香菇,硬质菇和软质菇:这是对香菇产品,特别是干菇产品特性的一种划分,实际上当然不存在严格的软硬之分,但香菇菌盖质地的肉质紧实度,确实存在松紧两种方向的表现差异,而这个松紧度表现与管理条件又有一点关系,大体上冷干型条件容易导致紧实和硬度增加,热湿会导致松软。所以比较也是同条件下的比较。这个词汇对于了解局部市场喜好有一定意义,在销售市场的偏好指导下,选择质地符合偏好的品种,是一个重要的技术指导概念。

另外有人认为香菇质地的软硬可能关联到原料的适应性,以及特殊用途的加工需求,甚至有可能影响到使用的菌种形态比如是否适合液体菌种生产。

2. 平菇,硬柄种与软柄种:同样是关于平菇特有的描述词汇,实际上,这可能是不同种(平菇是同属多个种构成的一类而不是一种食用菌)各自的特征,也可能是一些捆绑的性状,比如耐低温的是糙皮侧耳,软柄种,较耐高温的是美味侧耳硬柄种。软柄种菌柄一般短粗,通风不良菌柄以膨大成球形,硬柄种则菌柄一般较长,通风不良趋向于变粗长。

3、大筋菜、半(少)筋菜、无筋菜:根据黑木耳的背部皱褶的多少,对黑木耳的一种品性描述。通常大筋菜口感是比较软糯的,无筋菜则比较硬脆,半筋菜自然是居间的。一般来说大筋菜产量高,抗性好但卖价低,而无筋菜则产量低抗性差卖价高,这是典型的讲究看相而不讲究口味的例子。

(待续)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