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高宁:战略的起点是市场,人是管理学的全部

宁高宁自称是职业经理人,为国有企业“放牛”,本文浓缩了他带队伍方面的“放牛”真经。

文中列出的九个顿悟,每条均针对管理者通常的误见、迷思和心魔,比如:看不上自己的下属,是几乎所有管理者都曾有过或正在有的经历。

这些问题的存在,恰恰是管理者自身亟需提高的重要信号。在条分缕析地逐条点破之后,文章也再次提醒大家知易行难,说一套做一套最是需要警觉和克服的。

很多管理者眼睛往往是向外看,一直盯着员工,觉得员工这要提升,那要改进,总感觉员工不尽人意。

其实,很多事情的迎刃而解,需要改变视角,静心顿悟。

如果换个角度,多审视自己,把员工当做一面镜子,照照自己,发现最后需要提升的只是自己!

01

当下的环境是最合适的环境

企业在市场中,就如同真实的作战环境,随时面临市场决战,不允许彩排,更不允许做条件假设。

做一些无谓的假设,只会浪费时间,延误战机,或为自己达不到目标找借口。

要在现实的状态下开展工作,而且认为当下是最合适的环境,唯有如此,才能积极思考、正面应对。

管理者认为员工队伍素质太差时要想一想:

如果员工队伍素质提高到自己想象的水平,他们还会甘心于现有的岗位吗?

自己还能当他的领导吗?

你的能力与价值又如何去体现呢?

现有的环境,正好是体现自己能力和锻炼自己的最佳舞台。

02

眼中的员工状态,其实就是自己的表象 

在成功管理者的眼里,看到和吸引自己的都是别人的努力,别人的负面因素也无暇顾及,感受到的全是他们的努力。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所以自己感受到他们的状态,其实就是自己的表象,只是我们看别人容易,读懂自己难。

我们可以做一个测试,对同一个企业,不同员工的感受和评价肯定不同。这是因为每个员工的状态不同,看到的也会不同,相由心生就是如此。

其实,别人就是一面镜子,照到的全是自己。

我们总喜欢盯着别人找缺点,而很少从内心审视自己,所以只能用反推的方式才能有所感悟。

当我们感觉越来越多的人都看不顺眼时,那一定是自己出了问题!

03

特别不喜欢的,就是自己最需要提升的

我们有时会特别不喜欢某人或者特不喜欢某人做的某事,这原因是什么呢?是别人的问题吗?他的这一点是所有人都反感的吗?

不见得!既然不是所有的人不喜欢,那为什么自己不喜欢?问题出在哪里呢?

那是因为自己有偏见,或者是自己小题大做,或者是自己的某种“性格缺陷”,从而造成了自己的不喜欢。

如果员工经常跟你对着干,那是说明你人格魅力不够,或者能力没有得到其认同,或者自己平时也是对其如此,所以这些都是需要自己提升的方面。

团队执行力差,可能是因没有相应的管理制度;员工经常因家事耽误工作,可能是管理者不够关怀员工;不能容忍员工评议,可能是自己确实存在某些不足等等。

当我们面对“不喜欢”时,恰恰就是发现了自己最需要提升的方面。

04

把员工看成什么,他就是什么

有些管理者习惯给员工贴“强弱”、“敌友”、“勤懒”的标签,自己怎么判断,往往最终真的就如所料。

心理学告诉我们:

在给某人贴上标签时,我们的行为和态度也会对其发生微妙的变化。

带着标签与员工沟通,自己的行为和举止很容易被对方捕捉到,对方也会同样为之,从而造成许多弄假成真事实。

对优秀的员工常包容和多鼓励,对能力欠缺的员工喜欢批评和排挤,都是不正确的。

其实,很多标签都是管理者心里所预判出来的,有些并不代表真实。不然,为什么有的员工换了个工作环境,就判若两人呢?

所以,总体上来说,应该相信每个员工都在努力创造一片自己的天地,我们要多鼓励、多肯定,多给员工贴正能量的标签。

05

员工的彻底认同,只有靠感化

不要认为企业有了规章制度,就能让员工彻底的认同和遵守。

表面的服从和内心的认同相差很远。

制度越来越多,培训越来越多,员工并不一定买账,流失率的高低就可以作为参考。相当一部分比例的员工离职与其上司有直接关系。

试想,员工都准备离职了,自己对其还能有什么影响力可言?

员工的彻底认同,关键是领导者自己的魅力和专业技能,自己以身作则,让员工内心受到触动,这样的影响才持久,带来的执行力才会强。

除了有管理制度,管理者还应有适当的感情投入和相当的魅力影响,才能得到员工的认同。

06

所有面临的问题,都是自己造成的

有些管理者喜欢怨天尤人,总是羡慕别人天时地利人和,觉得自己身边的同仁或客户有意制造难题。

其实每个人身边的所有环境都是自己经营的,发生的事情是好是坏,都与自己的积累有关,不然为什么不发生在其他人身上呢。

如果进行自我剖析:员工是自己安排的,是不是没有交代清楚,是否过程中间没有跟踪,或许自己对“识人”还需要技能上的提升,等等。

下属看到领导自我批评了,也会分析他自身的原因,而不会再去想着推诿扯皮。

总之,管理者所遇到的所有问题,都要先从自己找原因,很可能都是自己造成的。

07

好“果”必定是早前种下的善“因”

俗话说,种豆得豆,种瓜得瓜,事情的发生必有因果,现在的“果”必定是之前种下的“因”,好果归于善因。

为什么会遇到很多麻烦事?为什么员工难于管理?管理者要好好反省自己对他种下了什么不好的“因”。

有员工说,我招惹谁了,那么不好的事情落到自己头上?某某事件真是不公平,诸如此类的言论。因果兑现时间不一,过程有的很漫长,导致很多人不容易相信。

不要认为不公平,因为自己也可能是别人眼中不公平的造就者。

08

心存侥幸的事件肯定会暴露

管理者一定要做得正、行得直,不要有自私的行为缺陷,更不要认为自己处于领导岗位,一般员工发现不了。

人的心理有个弱点,在同样条件下,往往认为好事会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概率大,不好的事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概率很少,于是就形成了侥幸心理:“哪有那么巧?”

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管理者的某些“缺陷”也肯定会让员工知道。试想, 你都不正自己怎么可能会让下属心服口服?心存侥幸的负能量事件要彻底杜绝。

09

知易行难,所以更要重视“行”

当前网络、微信、书店等各种励志文章、心灵鸡汤、“正能量”、技能方法的真是太多了,天天耳濡目染,可我们静下来想一下,自己的一些不好习惯或工作方式,又进步了多少呢?

大多还是该怎么还是怎么,也没有发现生活中自己改变了多少,依然“我行我素”!

都知道“知易行难”,但关键还是要把所“知”,应用到工作和生活中,而不能工作是一套,说辞又是另一套。

(来源:博石标杆学习俱乐部)

(0)

相关推荐

  • 出了质量问题,先罚谁?

    一位朋友问 "张老师好,我是一线班组长,产品如果出现质量问题都是要进行处罚的,(小到百.大到万)这个处罚措施主任要我们来定,我感觉有点困难,能帮忙解惑吗?" 给这位朋友的答复非常简 ...

  • 【管理】营造环境

    人在不同的环境里,由于长期耳濡目染,其性格.气质.素质和思维的方式等方面都会有明显的差异,这正如人们常说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在团队中,影响力强的员工会影响到身边的同事,积极 ...

  • 宁高宁:领导者感觉越来越多的人都看不顺眼时,一定是自己出了问题

    人人反对偏见,可人人都有偏见. 比如我们生活中常认为的:北方人怎么样,南方人怎么样:男人怎么样,女人怎么样:九零后的人怎么样,七零后的人怎么样-- 在企业管理者与下属或员工的关系中,这个现象也十分常见 ...

  • 优秀的管理者都是坏人

    优秀的管理者懂得培养出优秀员工,唯有"严格"才是真爱: 愚昧的管理者认为挽留员工,唯有"讨好""依赖"才是关键: 故不知,让你的员工因有你的 ...

  • 宁高宁:战略的起点是市场,人是管理学的全部| 二马美文

    来源于:中国地产基金百人会 推荐者:勇敢的心 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被选用稿件稿费支付地址不详者,请主动联系我们,谢谢! ------------------------------ 宁高宁自称是职业 ...

  • 管理杂谈|战略的起点是市场,人是管理学的全部

    在真正的管理学里,人就是全部. --中化集团宁高宁 来源:中化集团(ID:sinochemgroup)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如来源标注有误请告知,我们及时予以更正/删除 中化集团董事长宁高宁曾在全 ...

  • 宁高宁:人是管理学的全部

    作者:宁高宁 来源: 天赋领导力Plus 很多管理者眼睛往往是向外看,一直盯着员工,觉得员工这要提升,那要改进,总感觉员工不尽人意. 其实,很多事情的迎刃而解,需要改变视角,静心顿悟. 如果换个角度, ...

  • 2020,给市场人的4个锦囊

    本周虽然已有部分企业开始复工复产,但事实上,更多的企业依然选择让员工在家办公,整个经济和市场的修复更是遥遥无期. 对于所有市场人来说,面前的2020年,最多也就只有10个月,甚至更少.但工作还要继续, ...

  • 职场干货:战略分析是制定企业战略的起点,那战略分析又是什么?

    无论何种规模企业,制定战略是重中之重,它关乎到企业的生存法则,而战略分析又是制定企业战略的起点,它涉及到对内外部的环境分析,还有影响企业现在和将来的状况因素,当然还包括市场竞争的深度分析. 而战略起点 ...

  • 《态度》:起点差不多的人,最后是如何拉开差距

    Ray先森4小时前 关注 注意你的态度,因为它能影响你的想法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Ray先森"(ID:RayZhang1993),作者:Ray先森,36氪经授权发布. 日常 ...

  • 被​CEO选中的To B市场人

    本文适合没干过市场工作或者干过但没超过8年的各位To B行业CEO.毕竟,5年刚入行,8年刚算专. 这些年,林林总总各种CEO朋友找我聊天或者陌生CEO找我咨询,也差不多过百了.一个突出现象就是90% ...

  • 为什么起点差不多的人,10年后却能力差别巨大?

    「服务处理信息和知识的知识工作者,看世界的另一个角度」 转给你的小伙伴们,也熏陶他们一下吧! 1. 当年同一个寝室的兄弟,毕业的时候你们都差不多,你们也进了类似的机构服务.但10年后,当你们再见的时候 ...

  • 渣男,天生的市场人!

    编辑导语:市场营销是需要"套路"的,如今营销人经常在市场上进行获客,不管是什么行业可能都需要市场营销来进行增长以及用户获取,在进行市场营销时我们需要注意什么呢?本文作者分享了关于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