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投资的3个基本认知,让自己慢慢变富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一、关于投资的2个谬误
1.谬误一:穷人不需要投资
日常生活中,经常有人说,我的钱不多,存在银行里就行了,不需要投资。其实,这是一个很大的误解:存在银行里也是一种投资,只不过是回报率很低的投资而已。
活期存款的利率很低,考虑到通货膨胀率平均每年在2%左右,也就是说,你每天都在赔钱。
换句话说,存款不是没风险,而是有稳定的通货膨胀风险。
那应该怎么办?
其实很简单,你现在就可以动动手指头,把钱转到余额宝、零钱通或者其他常见的货币基金里,就可以有2.2%左右的收益,而且要用钱时,随时可以取出来,完全不影响你用钱。
如果你再动动手指头,建一个稳健的投资组合,那么得到6%的收益并不难。
不要小看这6%,每年6%,12年你的钱就翻一番,10万元就变20万元,而且在这个过程中你不需要做什么,工作生活完全不受影响,你的钱就在那里,跟随时间的脚步,默默为你生钱。
如果你再积极一点,做一个积极进取一点的组合,每年达到12%的回报也不是不可能的。这时候,你的钱每6年就翻一番。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面对这样的财富增长,你还会觉得投资与你无关吗?当然,这些都不容易,10万元变20万元,20万元再变40万元,都没有那么容易。
但是这世界上的事情,都是难者不会,会者不难,你掌握基本的原理之后,也没有那么难。
2.谬误二:富人不需要投资
其实,有钱人更需要投资。
假设你身家上亿,通过设计一个稳健的理财计划,每年获得5%~6%的收益很容易,风险可以控制到很低,这样每年你就有500万元的新增收入,足够一个家庭日常的、比较舒适的,甚至比较奢侈的开销,还会有一些剩余。
这样一来,你完全不用担心柴米油盐,可以一心追求诗和远方,成为真正的人生赢家。
所以,穷人需要投资,富人也需要投资,只不过投资的方式和侧重点不一样而已。
美国有一句谚语,说人生有两件事没办法回避,一是缴税,二是死亡。
其实,投资也一样,也没法回避。
你认为自己没有在投资的时候,其实也在投资。你的资产组合的价值,包括你的存款和其他资产,每天都在改变,随着你的一举一动在改变。
如果你不花心思,投资业绩可能不会太好。既然投资无法回避,为什么不多花一点心思,把业绩弄好一点呢?
其实,换个角度看,投资是一场一生一次的修行,谁也回避不了。
二、回报率3大原理
1.稳健原理
不赔钱很重要,明星基金经理为什么最后不赚钱呢?
因为赚的钱都赔回去了。赚得多,赔得也多,最后就白玩了。
不仅赔得多不行,赔得少也很不好。比如,你第一年赚20%,第二年赔10%,看起来是赚得多赔得少,是个不错的表现。
可是你算一下两年的累积收益,只有10%,平均每年只有5%,这就比较少了。
假如你有一个朋友,每年的收益都是10%,看起来不高,没有你一年20%的耀眼业绩,可是两年累积下来有21%,比你一共多赚了11%。
为什么比你赚得多?因为他不赔钱。
赔一年钱,就意味着你前一年的收益率要减一半,甚至更多,总体收益会被大幅拉低。所以,不赔钱真的很重要。
有人可能会反问:投资有风险,怎么可能不赔钱?
这是个很好的问题。只要买风险资产,我们就要做好赔钱的心理准备。做好这个心理准备,才能帮助我们少赔钱。
2.几何原理
举个例子。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第一年你赚了100%,第二年赔了50%,第三年和第四年重复,平均回报率是25%,看起来是挣钱了。
实际上,你第一年赚的钱,第二年全赔回去了。如果你用几何均值,算出来是第一年的200%,乘以第二年的50%,结果得到1,就是不赚不赔。
我们可能会看到,明星经理的平均收益是25%,普通经理的平均收益只有10%,明星经理的平均回报率高很多。
可是我们知道,4年后普通经理给你赚了接近50%的钱,明星经理不仅没给你赚钱,还让你赔了钱。这个平均数错在哪里呢?
这就要介绍一组基本数学概念:算术均值和几何均值。
平常我们说平均数的时候,说的是算术均值,刚才的4年平均25%,就是算术均值,就是把4个数加起来,除以4。
这个计算本身没有错,那么错在哪里呢?错就错在不应该用算术均值来考虑投资回报,而应该用几何均值。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因为投资回报是要一年年累积的,累积的时候用的是乘法,对应的是几何均值,不是算术均值,算术均值用的是加法。
这样就避免了算术均值的误导。所以,计算多年投资回报率的时候,一定要用几何均值,不要用算术均值。
所以后你挑选基金,看基金的历史回报,也要看几何均值,不要看算术均值。基金经理为了招揽生意,鼓动你买他的基金,经常给你看算术均值,宣传的时候常常展示的是算术均值,这时候你一定要自己算一个几何均值。
3.时间原理
稳健的收益能够长期维持,会创造奇迹刚才的例子中,普通基金经理每年10%的收益,4年后你的钱涨了接近50%,10万元变成14万多。
扣除每年大约1000元的管理费,还是赚了不少的钱。从这里,我们不妨问一句,如果你的投资年限不止4年,而是10年、20年、50年,这10万元会变成多少?
为什么要考虑这么长的时间呢?这和我们的目标是一致的。现在人们的预期寿命都很长,所以要考虑长期。
比如一个20岁的年轻人,现在预期寿命是76.5岁(男性75岁,女性78岁)。
考虑到现在预期寿命每年都在延长,等现在的年轻人老了,也就是几十年后,预期寿命可能会达到90多岁,100岁老人会变成普遍现象。
这样一来,投资50年,甚至80年,都是不得不进行的考虑。不然的话,“人还在,钱没了”,可能就不是一句玩笑话。那10万元会变多少呢?
这里我停顿一下,提醒你注意,因为见证奇迹的时刻马上就到了。
每年回报率10%,如果投资10年,10万元变成多少呢?变成26万元,增长1倍多。
如果投资20年,则变成67万元,增长6倍多,已经很可观了,相信这个数字已经让很多人觉得不可思议了。
其实好戏还在后头,投资50年变成多少?这个数会让很多人想不到,不是几十万、几百万,而是1174万。
也就是说,现在你投资10万元,每年如果能得到10%的收益,50年后会变成1100多万元,增长110多倍。
为什么50年后变成这么多?这里面有两个因素。第一个因素是经过很多年以后,你的基数本来就已经比较大。
比如,到了第42年的时候,你的财富已经是500多万元;再过8年,到了第50年,又翻了一番,就变成了1100多万元。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这里我们看到一个加速原理,就是随着时间变长,基数变大,你的财富增长变得相对容易。有钱人挣钱容易,就是这个道理。因为他的基数大,同等的回报率他挣的比别人多很多。
第二个因素是你的投资回报率本来就不错,10%听起来不起眼,其实不低,7年就翻番,很少有人能几十年连续达到这么高的回报率。
今天能拿出10万元的人很多,但是50年后能拿出1000多万元的人就很少,原因就是很少有人能够50年如一日,让资金为自己增值,每年增值10%。
其实,现在能拿出100万元的人也不少,如果能稳健地投资50年,每年10%的收益,50年后就是1亿多元,也就实现了王健林的一个小目标。这个小目标,其实很多人实现不了,为什么?
股神巴菲特的一句话道出了其中的奥秘:绝大多数人,都不能忍受慢慢变富。
现实中,有不少看起来回报率不高的投资,只有5%或者10%,但是很安全,50年后,其实你的本金就会增加10倍甚至100倍。
你投入100万元的话,按10%的年收益率算,50年后就会给你1亿元。只是,50年太长了,很少有人真正关心50年之后的结果,真正思考50年后的事情。
67,今天的年轻人,比如你只有20-30岁,还有50年甚至更长的投资期限。特别是,如果你有一个小宝宝,你为他做一个小投资基金,比如10万元或者20万元,有70-80年的投资年限,长期稳健收益的魔力就会更大。
当然,我们用10%的投资回报率作为基准,不是说不追求更高的回报率。随着我们知识经验的增加,会掌握更多的投资技巧,抓住更多的投资机会,获得超过10%的回报率。
总结一下:
稳健原理:不赔钱很重要。
几何原理:算术均值是会骗人的,要用几何均值计算长期收益。
时间原理:一个稳健的收益如果能长期维持,就会创造奇迹。
三、投资修行的三个阶段
1.修行第一阶段
一无所知当一个人投资知识很少,只知道一鳞片爪,甚至只知道皮毛、似懂非懂的时候,是不应该积极主动去操作的。
这时候应该消极被动,而且应该主要买指数基金,买安全资产,这样至少不赔钱。
这时候如果积极主动,其实就是无知者无畏,和赌博差不多,即便偶尔赚钱,最后赔钱也是在所难免的。
这里面有个难点,就是处于这个阶段的人,往往不知道自己不知道。
无知者无畏,乱操作的概率很大。
市场上很多“韭菜”,都处于这个阶段。这个阶段最可怕的是自己不知道,却以为自己知道。简单说,就是不知道自己不知道。
2.修行第二阶段
学然后知不足当学了一些投资知识,对金融市场有了一定的理解之后,你会发现自己不懂的更多。
这时候,你是不需要别人告诉你不要乱动的,因为你已经知道不要乱动了,你已经不需要别人给你提示风险,还会给别人提示风险。
“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这些话,你会发自潜意识地给别人讲。你对金融市场有了足够的理解之后,就有了足够的判断力,不会轻举妄动了。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举个例子。假设某一天你看新闻,看到一条消息,说某公司关键技术取得突破,市场潜力巨大。
这时候,没经验的新手可能立即跳起来,坐到电脑前,搜集各种消息,阅读很多报告,发现一片唱多的声音,都说这只股票好。
于是,有的新手可能就忍不住了,出手买入这个公司的股票。而有足够知识储备的人,是不会这么干的。
你需要问一些问题:这真的是新闻吗,还是旧闻?市场上有多少人已经提前知道,并早已买入了?现在的股价是否已经反映了这个消息?即便这个新闻是真的,但是从技术到形成产能、实现利润,要多长时间,中间会不会有大幅的市场波动?
问了这些问题之后,你回去看看历史股价,可能发现股价早已经开始涨了,很大可能已经反映了这个消息。即便这条消息是真的,而且股价还没有反映这个消息,有经验的投资者也不会着急买入。
为什么?因为决定资产价格的,是各方面因素,单凭一方面的信息,是无法做出判断的。
我在操作股票的过程中,有一条简单的纪律,不研究半年以上的股票,是不买的。我知道自己这样会错过一些机会,可是也避开了很多风险。
3.修行第三阶段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随着投资知识的增长,你不仅知道自己知道什么,还知道自己不知道什么;不仅知道自己知道什么,也知道市场已经知道什么。
这时候,你对自己的认知边界有了理性的、清醒的认识。这时候,你会根据自己的知识储备去做资产配置,也会根据市场情况做一些调整。
你往往是很简单的,而且是事半功倍的。你有可能抓住一些机会,获得超过大盘的回报率。从长期看,你的投资回报是由你的认知边界决定的。
在你的认知边界里,你可以获得可观的回报。一旦超出你的认知边界,你就会成为被收割的“韭菜”。
结语
胡适曾经说过:功成不必在我,而功夫必不唐捐。这句话的意思,是天下没有白费的努力。
在投资理财这个充满贪婪、充满诱惑的世界里,已经有很多“神棍”,给你各种速成的法宝、各种所谓的实战宝典。
似乎学了他的课,你就可以快速赚钱,成为人生赢家。你需要问一下自己,这世界上如果有速成的法宝,还会有那么多穷人吗?
其实,因为这些所谓的法宝,更多的人被诱惑进入残酷的赌场,“韭菜”更多了。
你多花一点时间学习的话,至少可以少做几回“韭菜”。我反复想告诉你的是,清醒认识自己的认知边界,知道自己不知道什么,比知道自己知道什么更重要。
在投资这个残酷的竞技场上,安全是第一位的,其次才是赚钱。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