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那些看上去很友善,却又喜欢独来独往的人,是什么心理?

有经验的教师在讲授新课的过程中常常运用各种方法来进一步唤醒并维持学生的好奇心。如常识课老师先运用演示引起学生的惊奇和困惑,再引导学生逐步寻求答案。

新异的、奇怪的、复杂的、不协调的或模棱两可的刺激常常能产生一种观念唤醒,心理学家伯莱恩称之为“认识性好奇”。这是一种目标在于获得知识以掌握和理解环境的行为。有意地运用惊奇、怀疑、复杂、困惑与矛盾的方法能唤起学生 的认识性好奇,从而使学生处于动机激起状态,这种状态促使学生寻求解决冲突的办法。

呈现知识增强学生的内部动机不仅要靠有趣的教学内容,而且要借助于多种呈现方式,如在课堂教学中有计划地安排幻灯、录像、演示、专家访谈等多种形式补充教学,往往能起到增强学生学习兴趣的作用。此外,利用角色扮演的模拟教学法让学生参与到教学内容中去,不但能帮助学生从深层把握、理解所学内容,而且还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内部动机和情感学习。

通过循序渐进,学生便可逐步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另外,心理学研究还发现,让学生自己去选择目标比教师为学生设立目标更能激发学生刻苦学习的动机。可见将教学目标转化成学生自己设定的学习目标的重要性。教师应该了解班上每一个学生所处的需要层次,并设法使其缺失需要得以满足。如帮助整日担惊受怕的学生获得安全感,帮助孤独寂寞的学生找到友谊和归属感,帮助自暴自弃的学生摆脱自卑恢复自信等,以促进其较高级的求知和理解的认知需要的发展。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发生许许多多的反应,这些反应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呢?这就需要借助于反馈信息加以了解。例如,学生在课堂上回答完教师的提问以后,需要借助于教师的评价来了解自己的答题效果。如果教师对其回答作肯定评价,那么他就会在以后对此问题作同样的回答;如果教师对其回答作否定评价,那么他就会在以后寻求其他的答案,以纠正自己的错误。可见,反馈信息对学生十分重要,它不仅能使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效果,而且也为学生指明了今后的努力方向。反馈信息不仅具有信息价值,而且具有动机价值。

教师在提供反馈信息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

反馈要明确、具体如果教师仅在学生的作文本上打分数而不加任何解释、说明,学生就不可能从这种反馈信息中明确今后该怎样做。另外,如果教师在反馈中有意识地帮助学生对成功或失败作一种基于努力的归因,则会增强学生继续努力的学习动机。反馈要及时如果学生在参加一次考试后,间隔较长时间才获得反馈信息,那么这种反馈的信息价值和动机价值都将降低,因为:学生在考试中所犯的错误已经继续发生了较长时间;延迟反馈使得行为及其结果之间的关系模糊不清。

反馈要具有经常性要想使学生在一个较长的学期内一直保持努力和进步,就必须不断地向学生提供反馈。偶而的反馈对学生学习的影响很小。与其在学期末进行一次综合性测验,不如经常进行单元测验以频繁地提供反馈信息为好。另外,课堂提问和日常作业也都是频繁提供反馈的好机会。

奖励与惩罚是教师常用的塑造学习行为的两种外部手段。奖励用于增强学生的良好行为,惩罚则用于消除学生的不良行为。那么,如何正确地运用奖励和惩罚呢?正确运用奖励按照强化理论,在学生的正确反应或良好行为之后及时提供奖励,会增强学生的此类反应或行为在以后发生的概率。因此,奖励通常用于学生的良好行为发生之后,以此来强化学生的良好行为。除此之外,奖励还可用于行为发生之前,即把奖励与某一行为目标联系起来,使学生明确,达到某一目标就会获得相应的奖励,以此来激发学生的目标定向学习行为。

教师在实施奖励的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呢?首先,要确立正确的奖励标准。考试分数的高低固然反映着学生的学习效果,但教师却不能仅仅依据分数的高低对学生进行奖励。因为,有些学生能力强、起点高,他们可以很容易地在考试中获得好成绩;有些学生则能力差、起点低,他们虽然付出了努力,但还是没能获得好成绩。如果教师只是单纯地依据分数曲线实施奖励,则会使成绩差的学生对失败作能力定向的归因,使其对学习丧失信心;而那些成绩好的学生则会认为,自己的成功源于自己的聪明和能力而不是努力,因此也不会在以后付出更大的努力。

可见,根据分数高低进行奖励并不能很好地起到激发学生努力的作用。所有的学生虽然不能获得同样的考试分数,但他们却可以付出同样的努力。因此,对学生的努力和进步进行奖励才是更公平的奖励标准。实施这种奖励,需要教师将学生的当前表现与其过去的表现相比较,进而确定其努力或进步的程度。要注意奖励的有效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经常对学生进行各种各样的奖励,这些奖励有些是有效的、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有些则是无效的,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什么样的奖励才是有效的呢?

奖励要针对具体的行为,而不能盲目地指向一般反应;奖励要给学生提供其成就的价值信息,而不是其地位的信息;奖励要指导学生注重自己的学习行为而不是注重与他人做比较,注重解决问题而不是注重竞争;奖励应以努力和进步为标准,而不是单纯以分数为标准;奖励要帮助学生作努力定向的归因,而不是能力定向的归因或外部归因。要注意奖励的方式,运用奖励重要的不是奖励的数量,而是奖励的方式。有些学生学习努力是为了在考试中获得好分数,而有些学生则是为了得到教师的口头表扬,还有些学生希望教师能将自己的表现告诉家长等等。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不同需要,选择适合每个学生的恰当的奖励方式,从而获得最佳的奖励效果。

惩罚的运用方法有二种:一种是在错误行为发生以后,运用惩罚来抑制此类行为的再次发生;另一种是在不良行为发生以前,先将惩罚方式标示出来,起警告作用,如“严禁随地吐痰,违者罚款”即属此类。心理学研究表明,惩罚的效果远不如奖励,因为惩罚并没有告诉学生怎样做才是正确的,因此,它只能暂时抑制某种不良行为,而不能培养出相应的良好行为。另外,惩罚往往给学生造成痛苦的情绪体验,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因此,教学中应该慎用惩罚。

惩罚要与奖励并用,教师在用惩罚阻止了学生的某种不良行为以后,应及时引导学生做出正确行为,并对其正确行为予以奖励。惩罚要考虑到学生的能力,有些学生能力强却不用功,因而成绩较差。有些学生能力差但非常用功,可还是成绩平平。前者可以适当予以惩罚,后者则不宜施予惩罚。惩罚要兼顾学生的性格特点,对于性格开朗、外向、独立性强的学生在必要时不妨对其施予惩罚。对那些性格内心、孤僻、依赖性强的学生,施予惩罚会使其产生过大的心理压力,从而导致不良后果。总之,惩罚并不象奖励那样总是有效的,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多用奖励、慎用惩罚。

课堂的目标结构既可以是竞争性的,也可以是合作性的。所谓竞争性的,是指教师制订的政策是鼓励个人获得成功。如教师告诉学生全班只有1/4的人作文能得A,这样,学生就必须付出努力,互相竞争。因为,任何他人的成功都会减少自己成功的机会。相反,如果教师制订的政策是鼓励集体成功,如将每4个学生分成一组,只有当4个学生共同努力、互相合作时才能完成任务,使小组获得成功,这样就创造了一种合作的气氛。因为此时个人的命运已和小组的命运连在一起,小组内任何一个人的努力都会增加他人成功的机会。心理学研究表明,竞争性的目标结构不利于学生之间的互相帮助,合作性的目标结构则能促使学生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为此,美国心理学家做了大量的进一步研究,并发展了一种“合作学习”的教学方法,即将不同能力的4~6个学生分成一组,使其在互相合作中学习知识。只有当小组中的成员全都掌握了新知识以后,小组才能获得奖励。这种“合作学习”不失为一种鼓励学生互相帮助、创设合作性学习气氛的有效方法,因而值得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适当地加以运用。综上所述,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各种手段激发并维持学生的学习动机。然而,是否动机越强学习效果越佳呢?心理学研究发现,对于中等难度的任务而言,动机强度与学习效果呈“倒U曲线”的关系,即当动机过弱时,学生没有学习积极性,而当动机过强时,学生的焦虑水平过高,这两种情况下学习效果均不理想;只有当学生处于中等强度的动机水平时,其学习效果才达到最佳;这就是叶克斯多德森定律。

教师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时,应注意避免给学生造成太大的心理压力。过高的要求和频繁的竞赛有时往往适得其反,无益于学生的学习。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