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插秧机的常见故障及排除法

水稻机械化生产能够极大地提高生产率,解放大批劳动力,节本增效效果显著,提高农民水稻生产的经济效益。水稻机械化插秧是水稻机械化生产中的重要环节,水稻机械化插秧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水稻机械化生产整体水平的发展。所以,必须高度重视水稻机械化插秧的质量。下面具体来了解一下:水稻插秧机的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

 
一、插秧机启动困难
插秧机在启动过程中,会出现启动困难或是无法正常启动的问题。原因可能有:汽油燃料不足;火花塞潮湿;火花塞活力较弱,无法正常点火;经油管的燃油过滤器混入水分或堵塞。排除方法:首先,加入充足的汽油燃料,将火花塞取出晾干,然后清理干净火花塞间隙的积炭,并将其间距进行适当调整,使火花塞间距保持在0.7~0.8毫米的正常范围之间;其次,更换火花塞;最后,拆除和清洗燃油过滤器等。
二、插秧机启动后无法正常运转
插秧机在启动后,如出现无法正常运转操作,则可能与插秧机没有挂好档、离合器断开或是接合不灵活等有关。可切断主离合器、重新操作与调整变速杆、适当调整行走皮带与相应拉线的张紧度来解决。
三、插秧机手柄转向性能差
插秧机在实际作业过程中,如出现手柄转向性能差的问题,则可能与操作侧离合器手柄间隙过大有关。应及时对侧离合器拉线以及手柄进行相应调整,使其间隙保持在0.5~1.5 毫米的正常范围之内。
四、插秧机栽插作业混乱
水稻插秧机在栽插作业过程中,如出现插秧散乱、漂移过快并形成拱门状等现象,则可能与田中的水过深、水田表土过软或过硬、推秧器与插秧针间隙过大、插秧爪变形或是秧苗形态较差等有关。若是由田中的水过深造成的,则应及时调整插秧的深度。若田水深超过30毫米,则应排放至约20毫米,或是适当减缓插秧速度。若是由水田表土过软造成的,则应将感应杆移至软的方向,或是延迟插秧的时间。若是由水田表土过硬造成的,则应重新整地至适宜秧苗插植的硬度,或是适当减缓插秧速度。若是由推秧器与插秧针间隙过大、插秧爪变形或损坏等造成的,则应及时更换插秧爪,清理或是更换导秧曹,并将推秧器与插秧针的间隙调整至标准范围。若是由秧苗形态较差、根部生长不良造成秧苗易脱落,则应采取苗板取苗与放苗,并适当调整插秧的速度,以尽量避免秧苗出现崩裂的现象。若是由苗床土质差造成的秧苗掉落,则应在插秧前适当弄湿苗床,以使插秧作业容易进行。
五、插秧机秧门积秧
水稻插秧机在送秧作业过程中,如出现秧门处积秧、无法正常滑秧的现象,则可能是:第一,是由于插秧机秧爪磨损、秧爪两端不齐或是间隔过宽或过窄,以及秧苗苗床土层过厚等因素,造成无法正常取苗。这种情况应及时更换新秧爪或是将秧爪的间隔距离进行校正,将其调整至标准范围。第二,是由于插秧机压苗器过紧或过低引起的,那就应重新调整插秧机的压苗器位置。最后,是由于秧块过干造成,那就应在秧块上洒适量的水,以保持其湿度。
六、插秧机送秧断断续续
水稻插秧机在送秧作业过程中,容易出现送秧轴间歇工作或不工作的现象。其中造成插秧机间歇工作的情况,则可能与送秧凸轮回位弹簧或是桃形轮回位弹簧的弹力较弱有关,从而造成送秧凸轮或是桃形轮无法正常回位的情况。而造成插秧机不工作的原因则情况较为复杂:其一,可能是桃形轮定位键损坏或是漏装;其二,可能是送秧轮与桃形轮卡住;最后,可能是送秧凸轮钢丝漏装或是折断。排除的方法为:应打开工作传动的箱盖,卸下两个回位弹簧,并将新的回位弹簧装上。若两个轮相卡,则是由桃形轮与送秧磨损导致,此时应将桃形轮或送秧轮卸下,使用锉刀将工作面锉成平滑的弧面;若磨损情况较严重,则应进行更换;而要是出现销或键的现象,则应更换新的器件。
七、插秧机秧苗间距不一
水稻插秧机在实际插秧过程中,如出现各行秧苗不均匀、秧苗行距远近不一致的现象,则可能与以下五个方面有关:其一,可能是秧苗床土中的含水量存在不一致的现象;其二,可能是纵向送秧的紧张度存在较大差异;其三,可能是各行秧针调节存在差异;其四,可能是各栽插臂的推秧凸轮、拨叉轴、拨叉等器件的磨损程度不同;其五,可能是各个链箱之间不在同一个水平面上。对这些故障,在使用相应排除措施进行排除的同时,还可以对部分插秧机进行逐一送秧轮调节,并使每次纵向送秧行程保持在11~12毫米之间;还应对各个链箱进行严格的校正处理,使其保持在同一水平面上;如故障还不能排除,则须更换磨损的器件。
八、插秧机推秧器取秧不均
水稻插秧机在实际插秧过程中,如出现推秧器夹苗取秧不均的现象,则可能与以下几点有关:第一,可能是导套、推秧器、拨叉、分离尖端与凸轮的磨损过重;第二,可能是推秧弹簧折断;第三,可能是取秧量调整螺栓松动;第四,可能是压板槽磨损严重;第五,可能是连杆轴与摆杆下孔磨损严重。排除措施主要为:更换摆杆与连杆轴,将取秧量进行重新调整并拧紧调整螺栓,或将磨损器件更换等。
九、插秧机深浅调节失控
水稻插秧机在实际插秧过程中,如出现插秧深浅调节失灵的现象,则可能与固定销孔磨损较严重、固定销轴座折断,以及插秧机升降螺母或升降杆滑扣等有关。针对这些故障,应及时对销轴座采取焊接固定措施,或是将销轴、升降螺母、升降杆等进行更换。

1、步进式水稻插秧机常见故障分析与排除
(1)秧苗姿势不好,产生浮苗,田土插秧困难。原因可能是插秧深度调节不对,应将插秧深度再往深调整;也可能田土过干过硬,应减慢插秧速度,并往下压把手插秧;也可能苗箱水分不足,应给苗箱浇足水分。
(2)插植叉带回秧苗。原因可能是插植叉与秧针间隙过大、插植叉变形或动作不良,应进行调整或校正;也可能田土过干过硬,水分不足,应给稻田适当灌水;也可能苗箱水分不足,应给苗箱浇足水分。(3)产生倒苗。原因可能是秧针磨损或变形、推秧器变形或伸缩动作不良,应进行调整或校正;也可能稻田水太深,应适当放水或减慢插秧速度;也可能苗箱水分不足,送苗不好,应给苗箱浇足水分。
(4)插秧株数过多。原因可能是播种量过大、秧针的取秧株数调节过大,应重新调整;也可能苗箱水分过大,应晾晒苗箱。
(5)产生漏穴现象。原因可能是取苗口处有泥土、苗根等杂物,应及时清理;也可能秧苗起拱或塌落,应固定压苗器、晾晒苗箱;也可能播种密度不均匀,只能换苗或插后补苗。
(6)株数不均匀。原因可能是送苗辊上缠有秧根,应及时清理;也可能苗箱滑动不良,应放开压苗器,给苗箱浇水;也可能播种密度不均匀,只能换苗或插后补苗。
(7)苗箱上秧苗起拱。原因可能是苗箱水分过大,应及时晾晒苗箱;也可能补给苗与剩余苗端面没有对齐,应取下重新对齐;也可能送苗辊上缠有秧根、杂草,应予清除;也可能压苗器忘记固定,应予固定。
(8)秧苗不滑动。原因可能是送苗辊上缠有秧根、杂草等,应及时清理;也可能苗箱水分不足,应浇足水分;也可能秧块宽度尺寸超宽,应予更换秧块。
(9)秧针碰秧门。原因可能是秧针调整不良或秧针变形,应进行调整或校正;也可能插植曲柄的紧固螺母松动,应及时调整并紧固;也可能苗箱支架左右调节不当或松动,应及时调整并紧固。
(10)各行秧苗减少量不均匀。原因可能是各秧针的取秧量调节不均匀,应重新调整;也可能苗箱水分有差别或纵向送秧不均,应及时调整。
(11)各行插深不一致。原因可能是三个浮板后固定架位置不一致,应重新调整;也可能液压阀松动,应重新紧固。
(12)浮板浮动不良。原因可能是液压钢丝调整不良,应重新调整。
(13)插秧及行驶速度慢。原因可能是主皮带过松,应调紧皮带;也可能主离合器钢丝调整不良,应重新调整;也可能液压阀松动,应重新紧固。

2、乘坐式水稻插秧机常见故障分析与排除
(1)取秧量忽多忽少。原因可能是取秧量调整螺栓松动,应重新调整取秧量并紧固调整螺栓;也可能摆杆下孔与连杆轴磨损,应更换摆杆及连杆轴。
(2)插深调节失灵。原因可能是升降杆或升降螺母产生滑扣、固定销孔磨大,应更换升降杆、螺母或销轴;也可能矩形管固定销轴座折断,应焊接固定销轴座。
(3)各行秧苗不匀。原因可能是各行秧针调节不一致,应重新调整;也可能纵向送秧张紧度不一致,应重新调整一致,使每次纵向送秧行程均为11~12 mm;也可能苗床土含水量不一致,可适当调换秧苗。
(4)各行插秧深度不一致。原因可能是各个链箱不在同一水平面上,应将各个链箱校正到同一水平面上;也可能各栽植臂的推秧凸轮、拨叉、拨叉轴等磨损不一致,应更换磨损零件。
(5)某组栽植臂不工作。原因可能是链箱传动轴折断,应更换传动轴;也可能链条脱销或折断,应接上链条。
(6)分离针碰秧门。原因可能是取秧量调整过大,应调小取秧量;也可能秧门错位,应将秧门复位并固定;也可能栽植臂安装不当,应将栽植臂调至正确位置;也可能摆杆轴旷动或下孔磨损、分离针上翘,应更换摆杆或摆杆轴及轴承、校正或更换分离针。
(7)秧箱跳槽。原因可能是滑块或滑槽磨损,应先更换螺钉和滚轮,再检查、更换磨损严重的滑块滑槽;也可能秧门两端固定螺栓松动,拧紧秧门固定螺钉;也可能抬把过高,应用起子撬起抬把前端装上新缓冲块;也可能送秧滚轮锈蚀、送秧滚轮螺钉变形,应更换或校正。
(8)秧箱不工作。原因可能是指销或螺旋轴磨损,应打开工作传动箱盖,更换指销或螺旋轴;也可能滑套固定螺栓漏装,应重新装上漏装的滑套固定螺栓。
(9)送秧抬把后端过高。原因可能是橡胶缓冲块漏装或损坏,应用起子撬起抬把前端,装上新缓冲块。
(10)送秧齿轮不转。原因可能是棘轮槽口磨损,应予更换;也可能送秧棘轮钢丝销脱落、棘爪或扭簧脱落、送秧齿轮轴向窜动,应将脱落件装复。
(11)送秧轴工作转角小。原因可能是桃形轮与送秧凸轮严重磨损,应打开工作传动箱盖,更换新件。
(12)送秧轴不工作。原因可能是桃形轮与送秧凸轮卡住,桃形轮与送秧凸轮磨损,应卸下桃形轮和送秧凸轮,用锉刀将工作面锉成平滑的弧面,严重磨损的应更换;也可能送秧凸轮钢丝销折断或漏装、桃形轮定位键损坏或漏装,应更换或装复钢丝销、定位键。
(13)送秧轴间歇工作。原因可能是桃形轮回位弹簧或送秧凸轮回位弹簧弹力弱,使桃形轮或送秧凸轮不能回位;应打开工作传动箱盖,卸下两个回位弹簧,更换新的回位弹簧。
(14)定位离合器手柄卡滞。原因可能是分离凸轮磨损后,与调节螺母卡滞,应卸下分离凸轮,用砂轮或锉刀将凸轮工作面磨成平滑的弧面。
(15)定位离合器分离不彻底。原因可能是调节螺母调整不当,应将调节螺母调至正确位置;也可能分离销与调节螺母滑扣,应进行更换;也可能离合牙嵌上的定位凸沿磨损,可将分离牙嵌啮合面磨去约0.5 mm,严重磨损的应更换;也可能拉簧折断,应更换
拉簧。
(16)主离合器分离不彻底。原因可能是摩擦片与皮带轮粘结,应卸下皮带轮总成,使粘结部分脱开,用砂纸将摩擦片打磨干净;也可能离合拨销严重磨损,应更换离合拨销;也可能定位螺钉松动,致使离合器拨销脱落,应拧紧定位螺钉。
 总而言之,希望广大插秧机操驾人员在实际生产中勤于动脑,积极探索,在实践中积累经验,逐步掌握水稻插秧机常见故障分析与排除方法,在农业生产中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