羹,一个充满故事的汉字
“羹”出现在人教版九年级《鱼我所欲也》中,原文为:“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学生问,这个字演变这么多年,字形还这么复杂,本义到底是什么?
这个字,最初其实更复杂,写成这样:𩱧。从䰜从羔,鬲是煮饭的炊器,䰜,是煮饭的炊器着热气的样子,羔是嫩羊,会合表达煮羹的意思。后来逐渐简化成为现在的字形“羹”。《说文解字》解释为“五味和羹”,就是用梅、盐、酱、醋等各种调料炖的肉。《左传·昭公二十六年》里面详细记录了“羹”的做法,“和如羹焉,水、火、醯、醢、盐、梅,以烹鱼肉,燀之以薪,宰夫和之,齐之以味,济其不及,以泄其过。”晏子本来是用这段话讲述治国理政时,如何跟臣子相处,如何用人的。但是,在言谈间留下了“羹”的制作方法。
因为是一种常用的食物,贵族家是肉羹,穷苦人家是菜羹,总是要吃的。所以,用羹组成的词语很丰富,鱼羹、肉羹、豆腐羹、蛋羹、调羹、分羹、羹藿、菜羹、谄羹、羊羹、残羹冷炙、闭门羹……
词语丰富,就意味着故事也多。最让人又笑又痛的故事,莫过于“分一杯羹”,《史记》记载,楚汉相争时,“彭越数反梁地,绝楚粮食,项王患之。为高俎,置太公其上,告汉王曰:“今不急下,吾烹太公。”汉王曰:“吾与项羽俱北面受命怀王,曰'约为兄弟’,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项王怒,欲杀之。项伯曰:“天下事未可知,且为天下者不顾家,虽杀之无益,只益祸耳。”项王从之。”项羽把刘邦的父亲放在祭台上,作为人质要挟刘邦,说要把他父亲煮了吃,刘邦说,当年咱俩约为兄弟,我父亲就是你父亲,你如果要是真的要煮你父亲吃,煮好之后分给我一杯羹。项羽面对这种无赖的行为非常愤怒,但是最后终于没有下手,并在后来把刘太公送回去了。不知道刘太公听了这件事情后作何感想!
这是一件为了天下不要父亲的故事,还有一件因为一碗鳖羹戏谑而丧命的事情,是郑灵公的故事,《左传》和《史记·郑世家》均记载了这个故事:“楚献鼋於灵公。子家、子公将朝灵公,子公之食指动,谓子家曰:'他日指动,必食异物。’及入,见灵公进鼋羹,子公笑曰:'果然!’灵公问其笑故,具告灵公。灵公召之,独弗予羹。子公怒,染其指,尝之而出。公怒,欲杀子公。子公与子家谋先。夏,弑灵公。”郑灵公,no zuo no die,这个玩笑开大了,因为一杯羹,搭进去了自己的性命。
当然,还有更多的是羹饭里浓浓的情谊,在《郑伯克段于鄢》里面有位颍考叔,纯孝之人,听说了郑庄公跟他的母亲的事情,就来劝说并想给郑庄公出主意,但给国君出主意还要顾及国君的面子,就拿一杯羹说事儿,“公赐之食,食舍肉。公问之,对曰: '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请以遗之。’”郑庄公赏给他食物,他就把肉留下装在自己口袋里,说自己的母亲只吃过自己做的饭,并没有吃过国君的饭,所以,请求带给自己的母亲。很顺利地把话题引到母亲这里,接着就开始出了“掘地及泉,隧而相见”的主意,深得郑庄公赞同,并且马上执行,成全了一段母子如初的佳话。
“羹”作为舌尖上的美食,从远古到当代,味道和食材不断变迁,但是其作为浓汁、或糊状、或果冻状的样子没有太大改变。因为常用,所以构词能力强,相关的故事也多,这些故事有的充满阴谋,有的情谊绵绵,作为一种客观存在食物,既可能被善良的人用到也可能被冷酷的人用到,也在情理之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