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王珣《行书·伯远帖·卷》 2024-08-02 23:23:44 《伯远帖》,是东晋王珣(350-401年)书写的一封信,纸本,行书,5行共47字,纵25.1cm,横17.2cm。这是“三希法帖”中唯一真迹!“珣顿首顿首,伯远胜业情期群从之宝。自以羸患, 志在优游。始获此出意不克申。分别如昨永为畴古。远隔岭峤,不相瞻临。” 卷前引首有乾隆御书:“江左风华”四大字,上有“乾隆御笔”一玺。并御题:“唐人真迹已不可多得,况晋人耶!内府所藏右军快雪帖,大令中秋帖,皆希世之珍。今又得王珣此幅茧纸家风信堪并美!几余清赏亦临池一助也。御识。”钤“乾隆宸翰”、“涵虚朗鉴”二玺。 前隔水御书:“家学世范,草圣有传,宣和书谱”12字。下有:“乾隆宸翰”、“几暇临池”、“耽书是宿缘”三玺。字上有乾隆晚年常用的“五福五代堂古稀天子宝” 又御识:“乾隆丙寅春月,获王珣此帖,遂与快雪中秋二迹并藏养心殿温室中,颜曰:'三希堂’,御笔又识”,钤“乾”、“隆”二玺。 后隔水上有明董其昌跋,后有乾隆御绘枯枝文石,并识:“王珣帖与其昌跋皆可宝玩,即装池侧理亦光润堪爱,漫制枯枝文石以配之。乾隆丙寅春正,长春书屋御识”,钤“几暇怡情”一玺。后有“墨云”一玺。 卷尾敕董邦达绘图,邦达有记,又有沈德潜书“三希堂歌”。卷后有董其昌、王肯堂题记。 本幅前后有古半印二,漫漶不可识。清代所钤宝玺有:“石渠宝笈”、“乾隆鉴赏”、“乾隆御览之宝”、“三希堂精鉴玺”、“宜子孙”、“养心殿鉴藏宝”诸玺。除此之外还有乾隆的“八征耄念之宝”,“太上皇帝之宝”,“御赏”,“内府书画之宝”,“神怡性灵”,“研露”收传印记上钤有“郭氏觯斋秘笈之印”,“范阳郭氏珍藏书画”。 “三希”中唯一真迹 魏晋风流令后世人们仰慕不已,其中的名门望族王氏一家在中华书法史上的占据了一个巅峰地位。大家都知道书圣王羲之,还有他书法成就杰出的儿子王献之,但在皇家珍藏的“三希”宝帖中还有王羲之一个远房侄子王珣的书迹。当乾隆帝得到王珣的《伯远帖》后,兴奋地将其与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王献之的《中秋帖》集中宝藏于养心殿的西暖阁一隅斗室中,认为它们属于“稀世神物,非寻常什袭可并云”,索性将这间袖珍书房命名为“三希堂”。这三件稀世的法帖珍品辉映着东晋王氏家族在书法艺术上的风范与荣耀。但自命风流的乾隆皇帝也有走眼的时候。被当作“上上真迹”的三件宝帖中,经现代书画专家研究,认为《快雪时晴帖》与《中秋帖》其实皆为后世书家临写。三希至宝中只有《伯远帖》仍被认为是东晋王氏法书的真迹。 《伯远帖》上只存录王珣书信中的47个字,只言片语中似乎诉说着萦怀的回想和与友人天各一方的怅惘。此帖书迹俊逸流畅,劲健灵动,其结字缜密,而又大小参差,疏密有致,正是信手写来,更显风流之美。帖后还有明书画大师董其昌的题跋,亦为乾隆帝所珍视。 赞 (0) 相关推荐 王羲之《快雪时晴帖》,居三希堂之首,字字珠玑,是真迹还是赝品 在北京故宫博物院养心殿的西暖阁,有个很小的书房,面积仅约四点八平方米,但是鼎鼎有名,它就是乾隆帝的书房,书房虽小,但陈设幽雅.古朴,乾隆帝非常喜欢这间书房,经常在此看书赏画,并亲笔为书房题字" ... 书法界珍宝《中秋帖》谜题:22个字如何断句?它竟不是王献之真迹? 乾隆皇帝是个收藏癖,尤其对书画有着狂热的收藏欲望,他宝库中的珍品数不胜数,其中的"三希"是绝顶的代表. 希即稀世珍宝,"三希"分别指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 ... 禁出文物(066)|王珣《伯远帖》卷 王珣<伯远帖>卷 第二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 文物信息:纸本行书,纵25.1厘米,横17.2厘米 文物年代:东晋 馆藏地点:故宫博物院 <伯远帖>是迄今为止东晋王氏家族存世的 ... 心墨在线|经典名帖|晋 王珣 《伯远帖》单字高清欣赏 <伯远帖>,是东晋著名书法家王珣书写的一封信,纸本,行书,共5行47字,纵25.1cm,横17.2cm.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原文:"珣顿首顿首,伯远胜业情期群从之宝.自以羸患 ... 晋 · 王珣《伯远帖》 王珣生于永和五年(349年),是东晋开国元勋王导的孙子.从王导到南朝齐时的著名书法家王僧虔,五代人全是当时的著名书家.族叔王羲之(王羲之的父亲是王导的堂弟),世称王珣为"小令",是 ... 王珣《伯远帖》全卷 王珣《伯远帖》全卷 王珣行书《伯远帖》用笔、结体、章法分析及临摹技巧 帖文大意是:伯远卓有成就,衷心所期,为诸从兄弟中之成大器者.我因疾病在身,志趣在于优游自在地生活.此次才始获得出任,意愿不能舒展.分别犹如昨日,却是畴古之长.远隔重山,不能相互造访晤对..分别如昨,永 ... 王珣行书《伯远帖》 <伯远帖>,晋,王珣书,纸本,行书,5行共47字,纵25.1cm,横17.2cm.<伯远帖>是晋王珣(350-401年)写的一封信.原文:"珣頓首頓首,伯遠勝業情期群 ... 以王珣《伯远帖》为例,分析硬笔行书的结构规律 郭伯一书法课堂2019-07-30 23:20:30 行书是介于楷书和草书之间的一种书体,较之楷书更加简约.流畅:较之草书则容易辨识和学习.硬笔行书的学习,其实也要从古帖里面吸收营养,汲取消息.张怀瓘 ... 「愙斋书法」刘墉行书诗卷江月五首并引,故宫博物院藏 「愙斋书法」刘墉行书诗卷江月五首并引,故宫博物院藏 八大山人行书诗卷欣赏 明末清初朱耷行书诗卷,纵30.4厘米:横327.8厘米,上海博物馆藏. 朱耷(1626-1705),字刃庵,号八大山人,江西南昌人.明朱元璋之子宁献王朱权的后裔.少为世袭贵族.天性聪颖,八岁能诗.明亡 ...
《伯远帖》,是东晋王珣(350-401年)书写的一封信,纸本,行书,5行共47字,纵25.1cm,横17.2cm。这是“三希法帖”中唯一真迹!“珣顿首顿首,伯远胜业情期群从之宝。自以羸患, 志在优游。始获此出意不克申。分别如昨永为畴古。远隔岭峤,不相瞻临。” 卷前引首有乾隆御书:“江左风华”四大字,上有“乾隆御笔”一玺。并御题:“唐人真迹已不可多得,况晋人耶!内府所藏右军快雪帖,大令中秋帖,皆希世之珍。今又得王珣此幅茧纸家风信堪并美!几余清赏亦临池一助也。御识。”钤“乾隆宸翰”、“涵虚朗鉴”二玺。 前隔水御书:“家学世范,草圣有传,宣和书谱”12字。下有:“乾隆宸翰”、“几暇临池”、“耽书是宿缘”三玺。字上有乾隆晚年常用的“五福五代堂古稀天子宝” 又御识:“乾隆丙寅春月,获王珣此帖,遂与快雪中秋二迹并藏养心殿温室中,颜曰:'三希堂’,御笔又识”,钤“乾”、“隆”二玺。 后隔水上有明董其昌跋,后有乾隆御绘枯枝文石,并识:“王珣帖与其昌跋皆可宝玩,即装池侧理亦光润堪爱,漫制枯枝文石以配之。乾隆丙寅春正,长春书屋御识”,钤“几暇怡情”一玺。后有“墨云”一玺。 卷尾敕董邦达绘图,邦达有记,又有沈德潜书“三希堂歌”。卷后有董其昌、王肯堂题记。 本幅前后有古半印二,漫漶不可识。清代所钤宝玺有:“石渠宝笈”、“乾隆鉴赏”、“乾隆御览之宝”、“三希堂精鉴玺”、“宜子孙”、“养心殿鉴藏宝”诸玺。除此之外还有乾隆的“八征耄念之宝”,“太上皇帝之宝”,“御赏”,“内府书画之宝”,“神怡性灵”,“研露”收传印记上钤有“郭氏觯斋秘笈之印”,“范阳郭氏珍藏书画”。 “三希”中唯一真迹 魏晋风流令后世人们仰慕不已,其中的名门望族王氏一家在中华书法史上的占据了一个巅峰地位。大家都知道书圣王羲之,还有他书法成就杰出的儿子王献之,但在皇家珍藏的“三希”宝帖中还有王羲之一个远房侄子王珣的书迹。当乾隆帝得到王珣的《伯远帖》后,兴奋地将其与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王献之的《中秋帖》集中宝藏于养心殿的西暖阁一隅斗室中,认为它们属于“稀世神物,非寻常什袭可并云”,索性将这间袖珍书房命名为“三希堂”。这三件稀世的法帖珍品辉映着东晋王氏家族在书法艺术上的风范与荣耀。但自命风流的乾隆皇帝也有走眼的时候。被当作“上上真迹”的三件宝帖中,经现代书画专家研究,认为《快雪时晴帖》与《中秋帖》其实皆为后世书家临写。三希至宝中只有《伯远帖》仍被认为是东晋王氏法书的真迹。 《伯远帖》上只存录王珣书信中的47个字,只言片语中似乎诉说着萦怀的回想和与友人天各一方的怅惘。此帖书迹俊逸流畅,劲健灵动,其结字缜密,而又大小参差,疏密有致,正是信手写来,更显风流之美。帖后还有明书画大师董其昌的题跋,亦为乾隆帝所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