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 · 杂技俑中的传统服饰
#中国传统服饰##魏晋南北朝#
【北魏 · 杂技俑】
来源:山西省大同市曹夫楼村墓葬群
馆藏:山西博物院
北魏时期,公元398年,游牧民族鲜卑拓跋部迁都到平城(今大同市),至494年,历经包括孝文帝拓跋宏在内的六帝,史称“平城政权”时期。这近一个世纪是胡汉文化融合的时期,是服装史上重要的变革时期,也是中国历史上辉煌的时代之一。
2000年4月,原雁北师范学院扩建工程新征土地175亩,山西省大同市考古研究在其所在范围内实施了文物钻探,共发现北魏墓葬11座,其中砖室5座,土洞墓6座。墓葬位于大同市水泊寺曹夫楼村东北1公里,地处马铺山之南、御河以东的缓坡地带,西距大同市区3.5公里。编号M2的墓葬总长30.49米,墓室内共有棺4具,因骨骼残缺严重无法断定是一次葬还是多次葬。M2号墓室为砖室结构,出土文物90余件,不仅有躯体高大的镇墓武士俑,还有形貌奇伟的镇墓兽、舞俑、乐俑、杂技俑、男女仆俑、胡俑、马、骆驼、牛车等,均造型生动、形象逼真。
北魏 · 杂技俑
其中的一组胡人杂技俑展现了北魏平城时代杂技艺术的风貌,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史料价值,现藏于山西博物院。
北魏 · 杂技俑
如图所示,这组杂技俑由九个人组成,中央三位正在做缘幢杂技,核心表演者为一壮年男子,站在场地正中,右手叉腰站立,左手扶着支在额头上的幢杆,杆上有两幼童,其一腰抵杆顶,全身向下舒展;另一小童以双手、双脚夹杆,腹部外突,身体呈横U型。表演者身姿灵巧,上下翻飞,所作动作危险,令观者为之捏一把汗也大呼精彩。
北魏 · 杂技俑
旁边六位胡俑手中所执之物已失,从其姿态及手势推测,有指挥、吹奏、弹拨、打击的乐伎,各具神态,有一胡人双手张开,似在想保护缘幢小孩。
这六人环绕在表演者四周,均为胡人模样,深目高鼻,头戴毡帽,圆顶,脑后有帽裙,呈畚(běn)斗形。畚斗、畚箕和簸箕的形状差不多。明代张岱在《夜航船》中记述:“秦汉始效羌人制为毡帽。”
毡帽来源无从考证,部分学者认为毡帽源自“羌人”和“燕地”。 这六人身着圆领长袍,窄袖,颜色为红色或白色;领口、袖口、下摆均有缘边,腰束带,推测为蹀躞带,衣长及膝,两侧缺胯,露出黑色的裤子,脚蹬黑色长靴,部分胡人的圆领袍衫上还绘有团形图案。
关于杂技表演,2月24日微博【北魏·方兴石棺】中详细介绍过北魏时期的杂技艺人,如踩高跷、顶杆、爬杆、抛球、打腰鼓、打手鼓等艺人,因篇幅有限,这里不做过多叙述。
北魏 · 杂技俑
杂技是西域传入中土的民艺杂耍。汉代所谓的“百戏”,其中就有高杆杂技,这种顶杆杂技在当时被称作“缘橦”,也称为“橦伎”,即在高杆上攀爬跳跃的一种技艺。这种表演,通常是将所要攀缘的杆物立于地面之上或人担、顶之,原来可能只有一个人,随后参与者越多,橦木上表演的皆为孩童,杂耍者在上做飞鸟或倒悬动作,在市井街巷中尤受欢迎。
《魏书·乐志》中记载:“诏太乐、总章、鼓吹增修杂伎,造五兵……缘橦、跳丸、五桉以备百戏。”
由此可见北魏时期,杂技为世人喜闻乐见的程度,这种流行风俗艺术被贵族带入墓葬之中,使我们得以一见北魏时的风俗娱乐景象。
#魏晋服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