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 · 杂技俑中的传统服饰

#中国传统服饰##魏晋南北朝#

【北魏 · 杂技俑】

来源:山西省大同市曹夫楼村墓葬群

馆藏:山西博物院

北魏时期,公元398年,游牧民族鲜卑拓跋部迁都到平城(今大同市),至494年,历经包括孝文帝拓跋宏在内的六帝,史称“平城政权”时期。这近一个世纪是胡汉文化融合的时期,是服装史上重要的变革时期,也是中国历史上辉煌的时代之一。

2000年4月,原雁北师范学院扩建工程新征土地175亩,山西省大同市考古研究在其所在范围内实施了文物钻探,共发现北魏墓葬11座,其中砖室5座,土洞墓6座。墓葬位于大同市水泊寺曹夫楼村东北1公里,地处马铺山之南、御河以东的缓坡地带,西距大同市区3.5公里。编号M2的墓葬总长30.49米,墓室内共有棺4具,因骨骼残缺严重无法断定是一次葬还是多次葬。M2号墓室为砖室结构,出土文物90余件,不仅有躯体高大的镇墓武士俑,还有形貌奇伟的镇墓兽、舞俑、乐俑、杂技俑、男女仆俑、胡俑、马、骆驼、牛车等,均造型生动、形象逼真。

北魏 · 杂技俑

其中的一组胡人杂技俑展现了北魏平城时代杂技艺术的风貌,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史料价值,现藏于山西博物院。

北魏 · 杂技俑

如图所示,这组杂技俑由九个人组成,中央三位正在做缘幢杂技,核心表演者为一壮年男子,站在场地正中,右手叉腰站立,左手扶着支在额头上的幢杆,杆上有两幼童,其一腰抵杆顶,全身向下舒展;另一小童以双手、双脚夹杆,腹部外突,身体呈横U型。表演者身姿灵巧,上下翻飞,所作动作危险,令观者为之捏一把汗也大呼精彩。

北魏 · 杂技俑

旁边六位胡俑手中所执之物已失,从其姿态及手势推测,有指挥、吹奏、弹拨、打击的乐伎,各具神态,有一胡人双手张开,似在想保护缘幢小孩。

这六人环绕在表演者四周,均为胡人模样,深目高鼻,头戴毡帽,圆顶,脑后有帽裙,呈畚(běn)斗形。畚斗、畚箕和簸箕的形状差不多。明代张岱在《夜航船》中记述:“秦汉始效羌人制为毡帽。”

毡帽来源无从考证,部分学者认为毡帽源自“羌人”和“燕地”。 这六人身着圆领长袍,窄袖,颜色为红色或白色;领口、袖口、下摆均有缘边,腰束带,推测为蹀躞带,衣长及膝,两侧缺胯,露出黑色的裤子,脚蹬黑色长靴,部分胡人的圆领袍衫上还绘有团形图案。

关于杂技表演,2月24日微博【北魏·方兴石棺】中详细介绍过北魏时期的杂技艺人,如踩高跷、顶杆、爬杆、抛球、打腰鼓、打手鼓等艺人,因篇幅有限,这里不做过多叙述。

北魏 · 杂技俑

杂技是西域传入中土的民艺杂耍。汉代所谓的“百戏”,其中就有高杆杂技,这种顶杆杂技在当时被称作“缘橦”,也称为“橦伎”,即在高杆上攀爬跳跃的一种技艺。这种表演,通常是将所要攀缘的杆物立于地面之上或人担、顶之,原来可能只有一个人,随后参与者越多,橦木上表演的皆为孩童,杂耍者在上做飞鸟或倒悬动作,在市井街巷中尤受欢迎。

《魏书·乐志》中记载:“诏太乐、总章、鼓吹增修杂伎,造五兵……缘橦、跳丸、五桉以备百戏。”

由此可见北魏时期,杂技为世人喜闻乐见的程度,这种流行风俗艺术被贵族带入墓葬之中,使我们得以一见北魏时的风俗娱乐景象。

#魏晋服饰#

(0)

相关推荐

  • 七夕礼物

    鉴一件宝,见一座城.在大同市博物馆,一件件文物化身"讲述者",为你打开历史的通道,揭秘藏在时光深处的故事.本期的主角,是北魏首饰.往期回顾▼104只"神仙鸟"环 ...

  • 【约读】张志忠:北魏宋绍祖墓发掘及其相关故事

    2018-06-22 大同古称平城,原为西汉旧县.公元398年,北魏道武帝迁都至此,"营宫室,建宗庙,立社稷",开始了近百年的北魏平城时代.这里市井繁荣,人烟稠密,北地民族汇聚.在 ...

  • 萨珊西来|用故乡的金樽,斟北魏的美酒,这是波斯王子的诗和远方…

    ▲萨珊银盘上的狩猎男子 北魏 据称是萨珊王朝第四代国王巴赫拉姆一世 1981年大同小站村封和突墓出土 ▲铜鎏金高浮雕人物动物纹高足杯 北魏 1970年大同城南轴承厂北魏窖藏遗址出土 鉴一件宝, 见一座 ...

  • 山西大同北魏“太和元年”贾宝墓首次发现木质武士俑、镇墓兽 _光明网

    山西大同北魏"太和元年"贾宝墓首次发现木质武士俑.镇墓兽来源:中国新闻网2021-08-27 09:47 M13墓室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供图中新网太原8月26日电 (高雨晴胡健)记者 ...

  • 古顺芳 | 北魏平城墓葬情况

    新荒 学术讲座 系 列 本讲坛系由山西大学吉家庄考古队主办的田野考古工地系列讲座."新荒"取自吉林省大安市后台木嘎遗址西北方向新荒泡.同时,"新"有新学生.新工 ...

  • 古代带钩的产生、发展与衰落

    带钩是中国古代服饰配件之一,顾名思义就是钩挂腰带的钩子,带钩最初单称为"钩",见于<左传>.<国语>等书,出土的带钩在自身铭文中也称为"钩&quo ...

  • 「觅史记」崔鸿《十六国春秋》:已佚再现,真赝互见(下)韦力撰

    崔鸿家族原本居于河北清河郡,他的曾祖崔旷早年跟随南燕主慕容德南渡黄河,迁居于青州.崔鸿的祖父崔灵延在宋孝武帝时,任龙骧将军.长广太守,授封关内侯.孝文帝太和二十年,北魏征南大将军慕容白曜平定三齐,崔灵 ...

  • 南北朝时期《北齐 · 娄睿墓 · 骑俑》中的传统服饰

    #中国传统服饰##魏晋南北朝# [北齐 · 娄睿墓 · 骑俑] 来源:山西省太原市南郊晋祠公社王郭村娄睿墓 馆藏:山西博物院 娄睿,鲜卑人,本姓匹娄,改姓娄:其姑母为高欢嫡妻娄昭君.娄睿墓位于太原市晋 ...

  • 「南宋 · 高宗书女孝经马和之补图卷」中的传统服饰

    #中国传统服饰# [南宋· 高宗书女孝经马和之补图卷]绢本 设色 作者:马和之 规格:纵26.4厘米*横823.8厘米 馆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在中国传统的思想中,"孝"占有重要地位 ...

  • 「南宋 · 望贤迎驾图」中的传统服饰

    #中国传统服饰##宋代绘画# [南宋 · 望贤迎驾图]绢本 设色 作者:佚名 规格:纵195.1厘米*横109.5厘米 馆藏:上海博物馆 此画无作者款印,据清人茹棻.永瑆考证为描写唐安史之乱后,至德二 ...

  • 南宋《五百罗汉图 · 应身观音》中的传统服饰

    [南宋·五百罗汉图 之 应身观音]绢本 设色 作者:周季常 林庭硅 规格:纵111.5厘米* 横53.1厘米 馆藏:美国波士顿艺术博物馆 周季常与林庭硅为南宋时期的民间佛像画家,生卒年不详. 今天介绍 ...

  • 《东丹王出行图》中的传统服饰

    #中国传统服饰##辽代服饰#绢本 设色 作者:佚名 规格:纵27.8cm*横125.1cm 馆藏:美国波士顿艺术博物馆 此幅<东丹王出行图>相传为五代时期画家李赞华所画,但画面上并无落款, ...

  • 中唐 · 敦煌莫高窟第159窟 · 吐蕃赞普礼佛图中的传统服饰

    欢迎投稿留言交流 敦煌莫高窟第159窟 中唐 · 吐蕃赞普礼佛图 公元7世纪,西藏高原上吐蕃王朝的势力逐渐强大起来.吐蕃国王松赞干布以佛教为国家的信仰基础,将各部统合起来,急速扩张了自己的势力.公元8 ...

  • 乐舞盛唐——阿斯塔那舞蹈杂技俑

    高愚民 西域的杂技.舞蹈等表演艺术源远流长,在很早以前西域人就以能歌善舞而闻名中外.考古文物工作者发现了许多关于杂技及舞蹈的文献及实物资料. 唐代西域的杂技及歌舞戏曲艺术十分繁盛,这是盛唐时期安定繁荣 ...

  • 「南宋 · 却坐图轴」中的传统服饰

    #中国传统服饰# #宋代绘画# [南宋 · 却坐图轴]绢本 设色 作者:佚名 规格:纵146.8厘米*横77.3厘米 馆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南宋 <却坐图轴> 南宋 <却坐图轴> ...

  • 宋朝《文姬归汉图》中的传统服饰

    #中国传统服饰# [宋 · 文姬归汉图]立轴 作者:佚名规格:纵24.4厘米*横22.2厘米 馆藏:美国波士顿艺术博物馆 此画是<文姬归汉图>册页中仅存的一页,描绘的是后汉蔡琰归汉的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