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乡第一课
下乡第一课
智效民
车上没有一个熟人,让我觉得有点孤独,有点凄凉。就在这时,多年来的宣传教育起了作用,它让我把上车前那悲催的一幕迅速抛到脑后,代之而来的是豪情满怀,壮志凌云!
经过将近两个小时的颠簸,汽车终于抵达西楚王村。这时已有人在村口迎接,并把我们带到一个围墙很高的四合院。大家本来要搬行李,但一位略带女气的男高音喊道:“同志们!咱先进来,吃了饭以后再拾掇行李。”
后来才知道,他就是县劳模、村支部李培云。因为能说会道,从一个世俗眼光看不起的招女婿,混到了这个位置。
进院以后,李支书介绍了全村的人口、土地等情况后,还告诉大家:“西楚王有三宝,扫帚、辣椒、大红栆。”
随后,大家吃了一顿丰盛的午餐,才从车上搬下行李,并按照事前的安排,男生住东西厢房,女生全住正房。这时我才发现还有很多空位,一打听才知道过几天还要来人。
安顿停当以后,带队的人在没有商量的情况下,当众宣布我是临时负责人。这种霸王硬上弓的手法,让我无法接受,却不好推辞。我深知自己是个性格内向的人,所以毕生都不可能谋取一官半职。没想到下乡第一天,居然会黄袍加身!
正当我不知所措的时候,送行的人一哄而散,爬上卡车一溜烟地走了。后来我才知道,在剩下来这二十多人中,我的学历最高,年龄最大。
最初的几天不记得是怎么度过的。好像既没有农活,也没人过问。20多个人吃了睡、睡了吃,有点浑浑噩噩。
但是我却忙得不亦乐乎。因为所谓负责,首先是对20多人的嘴要负责,一日三餐以及购买炊具等杂事都要我管。除此之外,20多人的生活用水,也压在我的肩膀上。
这本来是炊事员李甲娃份内的事。一开始我是好心帮忙,没想到他会顺水推舟把我套了进去。再加上城里人用水大手大脚,所以每天挑水就成了我最大的负担。
到了12月2号,我正在冰封的井口用辘轳往上提水的时候,看到几辆卡车送来一批人。回去以后,才知道又有50多人来这里插队,于是西楚王的插队知青达到80个人。
李甲娃看上去特别老实,对人恭顺,说话经常脸红,但是他做的事情却非常恶心。大约是12月中旬的一天,他突然对我说外面有一个买猪的,价格特别便宜,如果买了下来养上几个月,活着能积攒肥料,杀掉能改善伙食。他还说,要是养头猪,咱们的麸皮、泔水也不会浪费。
我因为从来没遇过这种事情,便请示村里派来管理我们的马德俊。马眨了眨他那镶嵌在雀斑脸上的小眼,用一种神秘莫测的笑容对我说可以,于是我便买下这头半大不小的猪。没想到自从买下以后,它就不好好进食。我问李甲娃,他说可能是病了。于是他又亲自操刀把猪杀掉,让大家吃了一顿。事后我一算账,才发现吃病猪肉比新鲜猪肉还要贵,实在坑人。
1968年12月,伟大领袖发出最高指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很有必要。”其实早在四年以前,作为下中农的李甲娃,就给我上了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