夸美纽斯教育观
17世纪自然科学的突出成就对夸美纽斯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他在对自然科学的探讨中发现了自然界存在着普遍的秩序,这种秩序对整个生物界都发生着支配作用。人是自然界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人的活动更应该遵循自然法则。同时,在人文主义思潮的影响下,夸美纽斯进一步认识到了实现自然适应性原则的最好途径就是以人为本的教育。正如夸美纽斯所说“假如要形成一个人,就必须由教育去形成。”因此我们可以说人的发展及对人进行的教育活动应该遵循自然界的普遍秩序而进行。
首先,按照人的自身发展规律进行教育,反对强制性教学。
在夸美纽斯看来,教育是对人的内在的挖掘,“好些人通过自己教育自己,或用橡树和山毛榉作老师,获得了很大的进步,较之受过导师的令人厌倦的教导的人的进步还要大。”“这岂不是告诉我们,万物确乎都以存在人的身上,灯、油、火绒,以及一切用具都已具备,只消它善于擦出火星,着上火,点好灯。他便立即能够看见,能够充分享受他身上和世间的稀有的珍藏。”“所以,我们不必从外面拿什么东西给一个人,只需把那暗藏在身内的固有的东西揭开和揭露出来。”同时夸美纽斯举了一个从小在兽群长大的婴儿的故事,来告诉我们没有教育来挖掘人的内在,那么人和动物是没有区别的;而这种挖掘必须从小开始,“我们把人类的脑比作过蜡,因为它接受外物呈现在它的感官面前的影象,它在儿童时代显得很湿润柔顺的,适于接受外来的影象。”无论在任何时候这种挖掘必须按照自然秩序。
在此,夸美纽斯指出“让一切自由运行,永远消除强制。”并运用大自然的物体鸟、鱼、水、雷等说明尊重自然秩序的重要性,“我们的格言应当是:凡事都要跟随自然的领导,要去观察能力发展的次序,要使我们的方法依据这种顺序的原则。”如果违背了这种秩序,不仅人的内在的东西无法挖掘,而且“学校变成了儿童恐怖的场所,变成了他们的才智的屠宰场,大部分学生对学习与书本都感到厌倦。”那么教育失去了他的意义,人也会畸形发展,好比“假如一个人没有食欲,却又被迫去吃食物,结果只能是疾病与呕吐,至少也是不消化、不痛快。反之,假如一个人饿了,他就急于要吃食物,立刻可以把食物加以消化,容易把他变成血肉。”所以我们说教育应该依据人的自然的天性。“实施这种教育时候不用鞭笞,无须严酷或强迫,他可以实施很尽量温和轻快,尽量自然。”“一只鸟儿学飞,一条鱼儿学游,一头野兽学跑,都不需要任何强迫。它们一旦觉得自己的肢体长的够强健了,它们立刻就自己去做这些事情。”在此他对教育者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指出“除非青年人年龄和心理的力量所许可,而且真是他们所要求的,都不该叫他们。”并指出“学生不可受到不适于他们的年龄、理解力与现状的材料的过分压迫,否则他们便会在不实在的事情上面耗费他们的时间。”“要求采用一种容易的教导方法,使学生对学习不感厌恶,而能被不可抵抗的吸引力所诱导,他说希望男孩子从读书所得到的快乐不会比整天玩球和整天自己作乐所得的快乐少。”所以我们说只有按照自然的秩序,人的自身发展规律进行教育,人才能得到最好的发展。但是,这种“自由运行”并不是没有任何纪律的运行。
其次,学校及教科书的设置更应该遵循自然的原则。
如何使人在自然的秩序下得到更好的发展,夸美纽斯指出“学校教育应该是周全的。”并且只有学校教育才能实现人的这种发展。“一株果树,能从自己的树干上自行生长,而一株野树,则在经过一个熟练园丁的种植、灌溉与修剪以前是不会结出甜美的果实来的。同样,一个人可以自行长成一个人形,但若非先把德行虔信输到他的身上,他就不能长成一个理性的,有德行和虔信的动物。”所以学校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学校教育也必须遵循自然的秩序,我们不能把学校教育变成“儿童恐怖的场所”“才智的屠宰场”。因此我们必须有效的安排学校的作习时间、合理的设置教科书以及巧妙的运用教学方法。
同样,教科书的设置也应该遵循自然的原则。首先“一切应学的科目都应加以排列,使其适合学生的年龄,凡是超过了他们理解的东西就不要给他们去学习,人的发展的自由和自然性要求教育者不能用强力来强制儿童。”在此,夸美纽斯是想通过自然的力量使人的内在的才能得以释放,从而更好的发挥想象力,记忆力。在他看来教材应该这样安排,“自然先预备好教材,然后再给他形状。”即:先“使学生知道最靠近他们心眼的事物,然后去知道不大靠近的,随后去知道相隔较远的。”接着,“自然小心的避免障碍和一切可能发生伤害的事物”。要选择有“智慧、德行和虔信”的合适的书本,防止受到不良书籍的影响。最后,指出自然界所有有用的知识都要编入教材,要让学生“全面的学习科学、道德和虔信。”“假如这些因素中省略了任何一个,那便是留下了一个大大的间隙,结果不但教育有缺憾,……。”
“要使方法能够激起求知的愿望,他第一就必须来得自然”,所以,合理的教学方法的运用是实现自然适应性原则的关键,夸美纽斯主张教师在教学中实行渐进的方法。“自然并不跃进,他只一步一步前进。”在他看来无论是建筑师还是园艺师等等一切工作中的任何一件事都应该从最基础的事情作起,教学同样如此,“每种语文、科学或艺术必须先教它的最简单的原理,使学生对它能得到一种概念。第二步就可以把规则和例子放在它的眼前,进一步去发展它的知识。然后它可以系统的学习那门学科。”这种原则正是符合自然的秩序。反之,如果违反这种原则,那么教学没有任何效果,“我记得很清楚,当我们开始学习辩证法、修辞学和玄学的时候,我们一开始便被冗长的规则,被评注和评注的小注,被作家比较和纠缠的问题累坏了。教我们拉丁文文法的时候连一切例外的与不规则的地方全教了。……我们这些可怜的人们被弄的昏头昏脑,差不多弄不清他是讲的什么了。”同时,指出教学应该采取同一种方法,“自然的作为全是划一的”。“假如一个孩子是由几个教师同时教导的,结果一定不好,因为他们很难采用同样的方法,如果他们不采用同样的方法,孩子的心灵便会一会儿被引到这个方向,一会儿又被引到另一个方向去了,他的发展就会这样受到阻碍。”激起求知的愿望也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应用心使方法和口味,务使一切事物,无论如何正经,都可以亲切的、诱人地放到他们跟前;比如用对话的形式,即诱导学生争相答复,并解释深奥的问题、比较和寓言之类。”
当今世界,竞争无处不在。没有竞争,就没有动力,也谈不上发展。作为教师必须在专业化发展方面不断提升自己,才能适应教育不断发展的新形势。为此,作为终身从事教育工作的我们必须做到以下几个方面:(1)喜欢你的教育对象——学生。要想学生喜欢、认同你,那么你必须爱学生,爱你教育的对象。拍拍肩膀鼓励一下也爱,也是教育;批评一下也是教育。也有研究显示,“情感投入与学科成绩提升存在一定的正比关系”。爱的教育的核心在于研究教育对象,也为因材施教提供可能。研究学生的个性特征、心理特质等,要依据教育心理学研究其“最近发展区域”,俗气点说就是“要让孩子跳一跳就能摘桃子”。(2)要以深厚的专业基础素质和学术思想为后盾,这样才能让学生尊重教师。这就要求教师研究大纲、教材,提高教学技能,苦练基本功。(3)向老教师学习细节。大多数新教师觉得自己的教学方法等与老教师差不多,其实教学在大的程序或大情境上并无多大差异,关键在于细节处理。一个新教师如果不能看出其细节的高明之点,就说明根本没有听进去这堂课。(4)树立终身学习理念。不断提高专业素质和电脑技术,在工作中学习提升。(5)科学研究提升。教师主要任务虽是教书育人,但也应在实践中体悟、反思,再在别人的指引下深化认识。
总之,夸美纽斯的自然适应性教育原则,它不仅对旧教育进行了批判,同时为近代教育理论的建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即使在我们今天的教育中所提倡的素质教育和创新性教育也有它的影子。尤其是“教育要符合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和教学客观规律”更是我们今天所倡导的。我们教育工作者必须顺应时代的要求,认识自然、利用自然规律,改革教育教学,从而为社会的文明进步与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