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头陀八葬法
司马头陀八葬法,又称之为司马头陀论葬八法。按《古今图书集成》引《地理正宗》的说法,司马头陀似乎是唐朝时期的风水名家。若是依《传灯录》(注:佛教禅宗史书;全称《景德传灯录》,宋代释道元所撰):「时司马头陀自湖南来。百丈(注:唐朝名僧。)谓之曰:『老僧欲往沩山可乎。』,司马头陀参禅外蕴人伦之鉴,兼穷地理。」,以及《江西通志》:「司马头陀,即唐高僧怀海禅师,亦即马祖(注:即道一禅师,百丈怀海之师。)姓司马,其师怀让禅师,为陕西安康杜氏之子,曾侍六祖惠能大师十五年。司马头陀习堪舆家言,历览洪都(今江西南昌县)诸山,钤地一百七十余处,迄今犹验。」等,道一禅师与百丈怀海禅师的事迹来比较推算的话,司马头陀应该是唐朝玄宗时期人士,比所谓黄巢作乱时期的杨筠松还早数十年。
不过,明末黄慎所编撰的《地理人天共宝》却认为司马头陀为元朝人;而依据清光绪刻本的《地理铁案》作者与刘公中《堪舆辟谬传真》的说法,则是宋朝人士。因此,司马头陀生平,也与杨筠松一样而难以考据。相同的是,后代的风水著作,亦多托其名。
六愚认为司马头陀应属唐朝人士较为可能,惟无有任何风水著作流传后世,今所见之风水著作,应该都是托其名而已。
「司马头陀八葬法」是先将龙脉的种类分为八种,及缓、急、硬、软、侧、中、虚、实等八种;再依这八种脉象,以八种穴法葬之,即盖、粘、倚、撞、饶、折、虚、实等八种。
事实上,「司马头陀八葬法」究竟是否司马头陀所创,亦有待商榷。
一、盖法
缓脉当作盖穴,其脉来处软,曲曲折折而来,半就虚,半就实;如塞漏桶状,骑到头略露微窝,入首低明堂乎,两间微起,切不可绝顶贪,前砂见穴水倾泻。
二、粘法
脉急当作粘穴;粘穴谓之草尾露珠,乃真气所聚;硬直长脉宜虚粘,横来急脉宜实粘;切不可安无脉泥水田坪、顽硬突面之间,及无外裹突杀以误人。
三、倚法
硬脉葬倚穴;倚穴谓之南枝春早,如附火趋炎发极快,作处必有小明堂方是;经云:「龙从左来穴在右,只为回来方入手。」是脉落在右,故于左倚之;「龙从右来穴在左,只为藏形如转磨。」是脉落在左,故于右倚之。
四、撞法
脉软葬撞穴;结穴处面阔缓乎脊如琴背,法当截来,气之稍急处而正撞之;又有边厚边薄,则当随其厚处,取生旺而干开偏撞;大抵葬撞法,直葬不折,故谓之顺到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