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堂--梁冬对话徐文兵0-1:四气调神【含音频】
《黄帝内经》之四气调神大论篇文: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行,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
01
—
”四气调神大论“之 调神--调的是心和意
继续和人气暴涨的徐文兵徐小周老师一起学习“四气调神大论”篇,此篇是《黄帝内经.素问》的第二篇,徐文兵老师说:为什么讲“四气养神大论”呢?首先在“上古天真论”第一篇里面就聆听了黄帝老师岐伯的谆谆教诲,诲人不倦。其中反复提到:“上古之人,法于阴阳,和于术数。”法于阴阳就是人的所作所为要根据阴阳变化定出规则去做;后来指出一些不善于养生的人,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就是不按照时间,不按昼夜和四季的变化,去调整自己的生命节奏。
上期节目重点提出生命就是一个节奏,生命的节奏要和大自然的节拍符合一致的,就过得很顺;否则生活就够呛着,很累的。所以提到了真人、至人、圣人、贤人,特别说圣人、贤人也是根据调于四时,根据四季变化去安排自己的身心作息节律。所以第一篇“调于四时”扩展开来讲,就是第二篇大的题目叫“四气调神大论”。
“调神”就是说人的意志,就是出生以后被培养出来后天的理性思维,是可以慢慢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安排自己的起居作息,然后调适自己的魂魄,魂魄是先天赋予自己的,改变不了的,但是可以通过后天的训练,使得自己的心和意达到一种沟通。也就是说让自己先天赋予的神的本能,符合按照自己的意愿,一种新的规律去做。这就叫做调神。
平常讲的心意、心意,其实心和意显然是不一样。过年经常说:“祝你万事如意!”还有一种更好的说法叫:“祝您称心如意!”很多人就用此排比句祝好。其实实际生活中很多东西是称心的未必如意,如意的也未必称心。
徐文兵老师说这个“心”讲的是先天赋予自己的本心,是本能的东西,是不以后天的意志为转移的,才叫本心。而“意”是出生以后,被灌输培养教育出来的东西。举个例子:禅中有个故事说有个小和尚跟着老和尚第一次进城里,小和尚就在庙里长大,没见过世面,走到大街上以后突然看见许多漂亮姑娘,他就问:“哎,师父、师父,这是什么?”师父说:“那是老虎,是要吃人的,你要躲的远点。”结果就教育完了,等晚上回到庙里以后,师父一看这小和尚翻来覆去睡不着觉,就问:“你干嘛呢?”小和尚回答说:“我想老虎了。”这就是心和意的区别,小和尚发自本能内心喜欢看或者喜欢和这些美丽姑娘亲近,这是其本心,可是他的老师给其灌输的教育是“老虎,要吃人的,很危险”这就叫意。所以小和尚就会心和意总在打架,就是心和意的不一样。这小和尚要么就顺心去走,就是还俗回家,娶个老婆;要么就是消灭自己的欲望,慢慢的去引导自己本心转化成参禅悟道,开慧的更高级别的快感。
梁冬同学说这就是“存天理,灭人欲”。徐文兵老师说这不是灭人欲,而是引导人欲而已。要是灭人欲,干脆阉割做太监了:)。是要把先天本能的能量引导到另一条参禅悟道的路上,这就叫开慧。
另外还有一个比较通俗的例子,说名心和意的区别,就是说丈母娘选女婿,是动心还是动意?丈母娘应该是动意的选女婿。丈母娘挑女婿,就会问:这孩子有什么学历?是不是博士?硕士?有没有车?有没有房子?什么单位?结没结过婚?带没带小孩?丈母娘考虑的内容都是很理性的,后天的东西。然而闺女选自己的爱人,她考虑的是什么问题?一般来讲,她是先动心。这个人让自己怦然心动,让自己觉得心头撞鹿。就有那种心动的感觉,不是现在很多大龄圣女找不着对象,就是因为说没感觉,没动心,没动神。
所以丈母娘选女婿的矛盾就在:闺女看上的人,让她怦然心动的人,丈母娘看不上。妈妈说:“唉,你怎么对一花花公子动心?这个要钱没钱,要房没房,外面还搞着好多女人。”闺女说:“没办法,我就爱上他了。”也就是说,称了闺女的心,没满足丈母娘的意!
如果丈母娘介绍了一个老实巴交的,很好学历,有稳定收入,什么都挺好的男人来了,但放到闺女那说:没感觉。所以这是满了丈母娘的意,没动闺女的心。所以生活就是这么无奈。称心的不如意,如意的不称心。所以道家或者中医早就发现这问题,就需要在心和意中间要架设一个桥梁。让自己的心和意沟通起来,不让心和意老在打架。
如何做到呢?很有意思的一个道理就是说,用自己的意识能控制的,就是自己的胳膊、腿等能动,西医叫这随意肌,就是说随着自己意识动的肌肉,但是意识不能控制自己的心跳的快慢。那么有没有一个办法让自己的意识能影响到内心呢?道家就说,身体有个器官是同时受心和意两个指挥官控制的,那器官就是肺。梁冬同学就说有些时候自己有个体会:有什么事情发生,自己调节呼吸,心情很紧张的时候,通过调节呼吸就可以控制自己的紧张心情。
所以肺的呼吸是唯一的受心和意同时控制的器官动作。也就是说,肺呼吸是自己的心和意中间的桥梁。比如不用意识的时候,还在正常的呼吸,睡着了,也还在呼吸。但如果想调节呼吸,大口地喘气,改变呼吸的节奏和频率,自己也是能够做到的。所以肺是心和意中间的一个桥梁。调自己的呼吸是沟通自己的心和意的非常好的方法。
瑜伽也好,太极也好,静坐也好,站桩也好,冥想也好等,首先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调形,摆出一个姿势;下一个就要调整自己的呼吸,慢慢的自己的意识就会影响到内心。这样就会达到一种心和意的沟通。
02
—
“四气调神大论”之 大论
古书微言大义,决不会有多余的字,为什么是大论呢?在讲“大论”之前,还得再说说“调神”。中国人很有意思,把指挥人的内心,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系统称作为“神”!所以中医穴位里有很多带“神”的名字,如肚脐叫“神阙”,要保护自己的心神,胸腔正中有“神封”、“神藏”,后背还有“神道”、“神堂”,头上有“神庭”,这些都是中医发现通过调整人的经络气的运行,会影响到其神。中国人把指挥宇宙万物变化的背后也叫天神,所以中国人讲的天神和人神应该是合二为一的。所以调神的另外一个含义就是让自己小小的人身小宇宙,人神和主宰天地背后大神变成和谐统一、和谐共振,这也叫调神。
所以“四气调神大论”讲的不是怎么调整呼吸吐纳,而是说自己怎么调整个人的神和天地的大神变得同步,和谐共振。就像人骑马,要求人马合一;人生活在宇宙中间,天地之间,要做到天人合一,要跟上天地变化的节奏和步伐,这样才有运气,生活得不累。调神者就说的是这个。
说到共振其力量是匪夷所思的,以前说过南美的一只蝴蝶扇动了一下翅膀,然后那边掀起一场大风暴。所以春秋时候有个宋玉和楚王对话,说风起于青萍之末,就是说在小树叶或菜叶或水萍上,小叶子的震动一下,然后同气相求产生共振,就掀起一个大的风暴,不要小看共振的力量,开始可能很小,不要小看《黄帝内经》讲这么简单通俗的东西,真要按着其说的方法去实践的话,会额外得到天地之气的眷顾,做事会很顺。否则会运很背,运气会不好。
四气调神大论就是告诉其中的节奏在那,到什么山唱什么歌,到什么节气做什么事,就这么简单。讲到这个"大论",古人论述篇章非常讲究。凡是叫“论”的,都是有问答的。“黄帝问,歧伯答”;或是“孔子学生问,孔子答”,所以叫“论”。如果没有问答,就叫述或叫篇,就是一个人的独白。
也就是两个人说话整理成文章叫论;自己独白叫述。《黄帝内经》一共上下两部:《素问》和《灵枢》,每部各81篇,共有162篇。只有这一篇是叫“论”而没有问答,不知道为啥。只有这一篇论没有对话。其他的“论”都符合之前的说法。只有这一篇论完全就是口述下来的内容,没有问答。所以有人说应该叫“四气调神大篇”,而不是叫“大论”。梁冬同学言有可能是历史的文字错漏,也有可能就是在这种看似不经意的错误里,蕴藏着巨大的秘密。那就叫存疑待考,不要轻易否定古人。比如说《黄帝内经》的竹简有脱漏的,有人把别的竹简给错补到这儿,就出现问题。
所以读《黄帝内经》的时候就是说读得懂的地方就读;然后读不懂的地方,查查书,看看别人的注解,千万不要强行解释。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楞要解释一下,可能是错了,也可能掉了竹简,落了字而已,所以看不懂就跳过去。高考时候咱们做题,老师不是经常说嘛,碰到特难的题,跳过去,先做那个会的。不然的话让它堵住你哪儿了。所以,今天我们讲这个“四气调神大论”呢,从它题目来讲,虽然叫大论,但它没有问答。另外,他说这个“大论”呢,就是说这个论述的篇幅比较长,言语比较多。
03
—
“四气调神大论”之 四气
再讲一下就是这四气,“四气”并不叫“四季”,中医讲的四气是“寒、热、温、凉。”中医说人吃的食物和药物,有四气五味。什么叫四气?就是它有四种性质,吃了以后让人热,或者让人温,或者让人凉,或者让人特别寒。四个不同的等级。这个四气代指天气对地球或者对人类居住环境的影响,也分成了温、热、凉、寒,而春、夏、秋、冬四个带有明显特点的变化,所以叫四气。合起来就称为:“四气调神大论”,意思就是说人们怎么跟着四季寒热温凉的变化而改变自己的起居习惯、生活、身心状态;然后跟上天的变化节奏;然后达到天神和人神合二为一,和谐共振目的,这是“四气调神大论”,且这是周而复始,从名字里看到轮回的概念。
徐文兵老师再给介绍下汉语的一些基本词汇,现在很多人包括自己是认字不识字。古人发现天地的变化是五天一个明显的小变化,又叫明显的,又叫小变化。所谓明显就是说能看出一些花在次第开放,比如说从冬天腊梅、腊月或是快正月,还冰天雪地的时候梅花开了,然后再接着水仙花开了,古人把这个五天一个变化叫“一候”,很多人还不知道。
一个星期是七天一轮回是从西方传过来的,说是上帝第一天造了什么,第二天造了什么,第七天星期天,上帝休息了,七天就是一个轮回。然而在中国古代是五天一个轮回,所以初一、十五,都是五天五天地走,古代中医开方子也是五天一轮回。比如说今天来找徐文兵老师看病,如果不是急性病,急性病必须是“半日许令三服尽”,把人家烧赶紧给退了,没人说急性病过三天再来的。碰到慢性病调养的一般给其开几付药?开五付药,一候药。就是说当接受中医师的治疗后,中医所做的一切包括方剂、扎针、点穴、按摩、艾灸、针刺一系列的治疗,中医讲“气”对患者产生了影响,这种气的影响往往在五天以后,会产生一个明显的变化。所以中医一般叫病人复诊的时间都是一开五剂药,五付药,然后回去吃,五天以后回来复诊。这就叫“一候”后复诊。所以传说中有“气候”。这个字不是随便有的,下面就讲讲“气”。
刚才讲到“候”是五天为一候,一年365天下来有73候,古代人简略一些一年就是72候,也就是72变,还有100单8将,这些数字都是很有讲究。大家可以上网查一下各种花次第开放的顺序:比如在北京,最早开的大概在三月中下旬就是玉兰花(辛夷花,木笔花);然后就是杏花,然后桃花、梨花这个接着开放等等,把这叫花信,信仰的信。就是说人守信,该来的时间它就如期而至,这就叫信。所以一年就是有72候,古人1候5天一小变化,3候15天的一中变化,这中变化就叫一气。所以平时经常说“气候”,气候是两个字的意思不同,候是五天的变化,气是十五天的变化。古人讲的24节气应该是叫24气。节又是在气的基础上,三气45天叫做一节,所以节气、节气,或叫气节,都是一个时间的单位。标准叫法师二十四气。
04
—
大自然的节奏气候
错过了花开的季节,或是错过了播种的季节,误了农时,就像《小二黑结婚》里的二诸葛,算日子算得误了耕种,结果就一年就没收成。所就是说古代农耕社会是最贴近自然,讲的是到什么时候干什么事,过了这个时候,就算是再下大的辛苦,出再多力,流再多汗,施再多肥,也是没用的。这个时间、节奏和脚步,古人是把握得非常精确。
梁冬同学感到有一点遗憾,现在室内夏天有空调,冬天又有暖气,又有温室的大棚蔬菜吃等等,今天的我们整个人身体和大自然的节奏气候其实已经是乱的了。乱的表现先是气乱,节奏乱,然后是心情乱,就产生很奇怪、很怪异的情绪、想法,最后就是始乱终弃,最后就把自己了断,“终弃”也可能是人类被大自然所抛弃。
刚说到这24气,是老百姓所熟知的24节气,很多人一说节气就想起电视台报节目说:“今天是农历24节气的雨水”。其实这不是用农历阴历计的,中国人用的节气是标准的太阳历,24节气是根据太阳公转对地球四季影响定下来的。而农历是根据月亮,初一、十五是农历,24节气完全是太阳历。农历里就没有24节气,农历只有月亮的阴晴圆缺,对潮汐的影响,对人心情,对人月经的影响。所以中国古代是用24节气指导农耕劳作的。
梁冬同学突发奇想,既然说女子属阴,所以用阴历(农历)来指导女性的月事,按照阴历时28天一个周期;那男人是不是就受到阳历的影响,男人是不是每30天一个周期。徐文兵老师说不是的,男人的血的变化没那么强,没那么明显。用24节气指导工作、指导农耕,男人在田里劳作,到什么节气去做什么事。用阴历指导生活,初一十五,该上香、该赶集,都是这么安排的。另外我们阴历也不是纯阴历的,经常要加闰月,然后调整它阴历的时间,某一年就闰了个七月或闰个八月,为什么要补这一个月呢?就是让阴历的正月初一(春节),和阳历的24节气的立春基本保持差不了多远。
小知识:世界上用的纯阴历就是伊斯兰的历,就是回民用的回历,是纯粹按照月亮(月历),伊斯兰教也叫拜月教,完全按照月亮的变化,不去拿公历(阳历)去调整,所以目前真正的阴历也不是个我们常说的阴历。
目前常用的阴历是经过调整的,叫阴阳合历。所以针对24节气以后记住是阳历的。24节气的日子基本上和阳历的日子都是固定的。比如说立春一般都在每年的2月4号、5号,清明一般都在4月4号或是5号,冬至一般都在12月22号,是固定的,跟着太阳而变化,所以这就叫气。
关注方法:“国学文化太美”公众号
微信页面:
通讯录→公众号→右上角“+”→搜索“KYGuoXueWenHuaTaiMei”
文章页面 :
点击右上角→查看公众账号→添加关注
文章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