舂陵山再现新发现:永乐九年(1411)的《杨氏族谱》载建文皇帝潜藏于此!
近读《杨氏族谱》,发现了一条撼憾人心的记录:“璋公长子琳公:原居金陵,派官翰林侍讲。洪武帝时为太子傅,洪武忱叙嘱为建文密腹,不意荧惑守心,燕飞帝机。公同建文逃奔武攸,潜迹椒岭。”
这段谱录古文的意思是:璋公长子琳公,原来居住在大明首都应天,官职为翰林侍讲。洪武皇帝在位时期官为东宫太子的老师,洪武皇帝病重卧床不起,把琳公叫到床前,要他做建文心腹,暗中保护建文。想不到的是,“靖难之役”发生,燕王夺取政权。于是琳公和建文帝一起逃奔湖湘,躲藏在椒岭生活。注:这里的“武攸”是古词新用,代指湖湘一带。
同时,我在其序文中亦找到相同记录(见下图)“琳公,洪武帝时,官翰林侍讲,迁太子太傅,辅建文。燕兵入金陵,同建文建文逃奔武攸,潜迹椒岭。"
那么,这段记录是什么时候入载杨氏谱牒的呢?这个时间节点很重要。经查实,此记录最早载于永乐九年(1411)杨氏后裔举人杨洪所辑录的私藏谱牒手稿(说见下图)。
接下来,我们说说椒岭这个地名。单湖南境称椒岭的地名应该很多,但是既称椒岭,又有建文踪迹的地名就少之又少。
其实咱舂陵山民间就称椒岭,也称椒叔岭,今宁远县桐木漯还有蛟源这个地名存。其实往前翻看查找《永州府志》,我们很容易就查到了舂陵山所在地古称椒叔岭,又称椒岭,因是少数民族聚居地,所以又称椒源,后人写为蛟源而矣!
在隆庆《永州府志》中,我们去查“九溪十八洞四十八源”,结果查到了“椒叔源”,其实际就是指今蛟源一带。因为这里自古以来,盛产“七姊妹辣椒”。故,《杨氏族谱》中所载“公同建文逃奔武攸,潜迹椒岭”很有可能就是指今上龙盘、蛟源、汉皇殿一带。
光绪版《宁远县志》载:“舂陵山在县北九十里,一名仰山。《水经注》言都溪水出舂陵县北二十里,仰山是也。五山相接(即指五龙山),峰岫秀拔,横亘百余里。高出云表,为县西北群山之宗。迤西转南与县前黄岭会;迤北历新田界至黄马山,为县护卫。东西二乡参错数十村,当山之阳如在怀抱……舂陵山上有光武庙,阳明山上有汉皇殿……”此记录告诉我们:1.舂陵山的范围很广,往南延伸到了县城北五里的逍遥岩。2.文中出现“都溪水”,又有“仰山”,大家又称这座山为都梁山。也就是说,舂陵山、都梁山、椒岭是同一地名的不同表叙罢了。
接下来,我们再看《杨氏族谱》的另一处记录:“鼻祖琳公,自建文四年遁迹都梁……”这说明前文所叙“椒岭”与“都梁”是同一地名。
而我们,不仅在汉皇殿找到了建文帝的衣冠冢,还在大观岭找到了他的真实墓塔——白掌塔,又在今新田找到了建文帝亲立逊国退位碑。舂陵山汉皇殿的传说故事也正好与建文帝隐居于此相吻合。所以说,舂陵山发现了建文帝藏迹于此的新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