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论少阳证之二:治腹泻,可用大黄?
上一篇文章详细讲到了小柴胡汤,今天接着讲大柴胡汤
柴胡 黄芩 法半夏各三钱 大黄 枳实 生白芍各二钱 生姜三钱 大枣六钱
治少阳经病,寒热往来、口苦目眩耳聋、呕而下利、胸下痞硬、
脉象右实左弱。
相比于小柴胡汤,大柴胡汤证亦属治疗少阳经病。
症状均有寒热往来、口苦目眩耳聋。
胸部有不适,相应的消化道症状就更严重了,
故称:胸下痞硬、呕而下利。
但此处的下利,书中有说,不用党参、甘草来补中气,
说明此处的下利不是“太陰虚症”。
当然,不是所有的下利都用“大黄”,少阳病里的下利才用大黄。
若属“太陰病”的下利,则不用大黄,用“党参甘草”。
故用“党参甘草”治疗的下利,是太陰病。
用“大黄”治疗的下利,是少阳病。
(这里引发出一个问题:中医所说的“少阳腑病”又是什么呢?)
为什么大黄能治疗下利?
柴胡,补少阳之阳,故为升
黄芩,补少阳之陰,故为降
半夏,以敛之力,起到五行中“金”的作用。
而在大柴胡汤证中,单用半夏之敛力,是不够的,
需加用“大黄”的“降”之力,才能足够起到“金”的作用。
即大柴胡汤证里,下利的原因是少阳证的功能更差了,需用大黄来加强少阳证的功能,少阳证的功能好了,就不下利了。
胸下痞硬的证,是少阳证“阳”的功能不足(升的功能),比小柴胡汤更重,则需“枳实‘白芍”来“一阳一陰”的药对来治疗。
小柴胡汤证是很多病症的基础,
而大柴胡汤证只是病程发展的过程,
若在小柴胡汤证时期不治疗或是误治,
下利就会发展成“太陰病”甚至是“少陰病”、脱证。
而胸痞会发展为“痞证”。
下一篇,结合文章开头的“少阳腑症”,给大家再认识“什么是中医的“胆”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