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点哲学】人要多有钱,才能独立自由地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学点哲学】
人要多有钱,才能独立自由地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作者:Miss Miaow
一,哲学家德谟克利特的财富观念
德谟克利特(鼎盛年约公元前420年)是古希腊哲学家,知识渊博的原子论者,是那个时代的“百科全书家”,在生前就十分受人尊敬。他一生研究学问,为了更好地学习,他只继承了最少的财产,外出游历。总体上讲他一生过着清贫的生活,特立独行但拥有乐观的心态。在那个时代,德谟克利特活到了九十岁。他去世后,他所在的阿布德拉城邦以国家的名义为他举办盛大的葬礼。
关于乐观的心态,德谟克利特说:
如果人活着没有快乐,那么,他并不是真正活着,而是漫长的死亡。
而让我们好奇的是,在古希腊,一般的哲学家(那个时候的哲学家研究所有的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等)都要经历外出游历和游学,以让自己见多识广。可是除了像泰勒斯、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赫拉克里特这些原本就继承很多财产的哲学家之外,也有许多哲学家是十分清贫的,比如苏格拉底、德谟克利特之类。而且,即使泰勒斯、赫拉克里特等原本十分有钱,但他们也无心于赚钱,或者因研究而返贫,或者自己抛弃财富去过苦行的生活。
从现实的角度讲,一般的人都不可能像哲学家那样,对财富采取极端的摒弃态度。而在现代社会,人必须拥有一定数量的财富,才可能保持独立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换句话讲,在现代社会,一定数量的金钱不仅可以让人获得一定的自由,更可以保持一定程度的孤独。
只有有钱,才能有资格孤独。而孤独是在现代社会保持个性的必要条件之一。
在现代社会,不能孤独的人,就不能拥有自己的个性。只有在孤独中,在孤独的时刻,人才能彻底地拥有自我。
那么,人与财富以及自己所喜欢的事业之间,到底应该是怎样的关系呢?
德谟克利特对此也有说法。他说:
应该洞察到人生是脆弱的、短促的、多灾多难的,所以应该只要一份中等财富,把大量努力用在最必需的事情上。
咋一看很明显,中等财富就可以了。但是中等财富是多少,对于每个人都不一样。对于哲学家来说,中等财富可能是很少。而且哲学家们往往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证明了,他们的财富观念不适合于大多数人。
二,独立生活:被财务自由成全的哲学家休谟
英国哲学家、历史学家、作家休谟(1711~1776年)的经历亦可供人参考,因为他是在英国历史上“第一个依靠文学就挣得不菲家业的著名文人”,而且他完全是靠作品的影响,而不是像莎士比亚或者蒲伯等人是靠剧场、股票等的经营或者贵族的恩庇而获得财富。
休谟实际上出生在爱丁堡一个家族传统较为久远的殷实家庭,拥有较高的家庭财富和社会地位,无奈休谟是几位子女中最小的儿子,这导致他继承的财产也是最少的,每年几乎不到50英镑。虽然50英镑足够普通家庭生活一整年,但对于一个中产以上家庭出生的人而言显然不够。在依靠自己的努力增益财产之前,休谟曾经为了节省房租而将市区的房子改到较为偏远的郊区。
休谟原本可以和他的兄弟们一样从事法律、政治等工作,但他从小酷爱文学,为了坚持自己喜欢的事情,他实行着严格的“个人财务制度”。他在临终前自己回忆人生的传记中写道:
“我制订了一个我已经在稳步和成功地追寻着的生活计划。我决心过极其俭朴的生活以应付我那有限的财产,以此确保我的独立性,并且不用考虑任何除了增进我的文学天分以外的事物。”(《大卫·休谟先生的一生》)
休谟一生确实除了学习、阅读和写作之外,几乎没有从事其他任何工作。他宁愿通过节省和不挥霍来保证独立的生活。虽然很不幸,他前面出的几本书的惨败几乎影响了他的身心健康。他28岁时满怀希望写成的哲学代表作《人性论》几乎是“死在了印刷机”上。后来休谟开始写随笔——那个时代的时事评论,准备写《英国史》。1761年,也即休谟50岁的时候,他的《英国史》出版了,一时洛阳纸贵,天价版税超过了历史。必须老实地讲,他不是通过哲学书籍而是通过历史和文学书籍养活自己的,即他的《英国史》和《随笔集》等。《英国史》的成功让他获得了盛誉,更获得了财富。他说:“我不仅是变成了经济独立的,而且成了富裕的。”从那之后,休谟的哲学才反过来被世人所认识。
《大卫·休谟传》的作者这样评价他:
休谟一生不仅要与经济上的拮据、糟糕的健康状况和家族的雄心做斗争,而且还要与名声的力量、观念的惰性、迷信以及不宽容做斗争。
大卫·休谟的一生是文人的一生,是启蒙的一生,是为人性尊严这一永恒主题提供精当注解的一生。
以休谟不俗的出身和极高的天赋与坚持,在财富上的成功也许仍然只是个偶然。这个偶然的成功,保证了他独立的哲学家生涯。更多的哲学家、科学家和作家、艺术家,是靠毅力以损耗自身的方式在坚持。
三,坚毅女神:居里夫人
居里夫人出身于一个小知识分子家庭。她的父亲是一所学校的领导,母亲是中学校长。她的丈夫皮埃尔·居里同样出生于殷实的家庭。但他们都称不上很富裕。居里夫人作为一生中获得两次诺贝尔奖的科学家,她和丈夫其实一直在清贫中生活,最为苦恼的是艰苦的实验条件,甚至实验材料的缺乏。所幸的是,他们热爱自己的工作,一直坚持自己的工作,在任何艰苦、匮乏乃至战争的状态下,他们一直坚持做着自己喜欢的、自认为有意义的事情。
西方年轻人把经济独立看得十分重要。这一点和中国的传统不同。康德、黑格尔等人为了不依靠家人,都曾做过家庭教师。居里夫人中学毕业后,原本可以去一所免费中学任教,但考虑到父亲年迈,家境微薄,她也在17岁时先找了一份家庭教师的工作。在不断地做家庭教师、去学校担任教师几年后,才重新去巴黎上大学。
在大学和往后的实验生活中,居里夫人和丈夫过着在我们看来简直非人类的生活。吃的非常随便,往往一整天都是靠几个面包、鸡蛋和水果应付肚子。但他们喜欢那种独立自由的生活,可以把最多的时间用在实验上。
他们没有钱改善生活,生儿育女的家庭生活也多亏皮埃尔·居里的父亲可以提供帮助。
他们没有钱改善实验环境和条件,实验损害着他们的健康。他们没有钱购买实验的原料,更买不起自己发现的镭。很多时候,提取放射性元素的矿渣需要额外的援助才能买到;甚至后来两次获得了诺贝尔奖后,实验所需要的镭还是要靠美国的捐赠。
居里夫人在回忆皮埃尔·居里的时候也写到:
对于这些才华横溢的科学家,对于他们为人类所作出的杰出贡献,我们的社会又给了他们什么回报呢?这些追求真理的人,他们获得必需的工作环境了吗?他们在生活上还有多少后顾之忧?皮埃尔·居里与其他众多的科学家的例子可以标明,他们甚至可以说是一无所有,而为了争取最基本的研究条件,他们通常都要耗尽自己的年华和精力,还要为那些日常的琐事劳心劳神。
我们的社会是个物欲横流、穷奢极欲的社会,却不懂科学真正的价值。它不明白,科学才是它最珍贵的精神支柱;它也不明白,科学是减轻人民负担、减轻身体痛苦,让生活进步的基础。
皮埃尔·居里的去世虽然是意外的车祸,但无疑,长期艰苦的、在我们看来非人的生活和实验条件,也是影响他状态的重要原因。有很多次,居里夫人和丈夫在精力上、经济上都感到难以为继。这必然影响他们的身心和工作状况。他们虽然非常独立地一直从事着自己热爱的工作,但无疑他们并不自由,相反受到很大的限制。他们的坚持,纯粹靠一种牺牲式的意志和热爱支撑。对于大部分人来说,不仅不可以效仿,更不可能坚持,哪怕,一天也不行。
四,热爱工作:香奈儿的态度
论出身,香奈儿比上述的几位都更惨:很小的时候,父亲离家出走一去不复返;母亲为了更好地改嫁,把她和姐姐们当作拖油瓶扔给了她们的姨妈,姨妈又把她们扔给孤儿院。这样的经历可想而知给香奈儿的心理留下了多大的阴影,自卑、敏感、要强和不安全感伴随着她一生。
然而,大家都可能知道了,她最后是一个庞大的时尚帝国的开创者和掌门人,是欧洲第一个买劳斯莱斯的女人。她不仅不需要依附于任何男人,还主动为男人花钱。她说自己可能是为男人花钱最多的女人,她花得心甘情愿又开心乐意。
她认为,不应该为赚钱兴奋,而应该为花钱兴奋。对财富的盲目崇拜十分可憎。钱只能代表舒适。她生活十分简单规律,大部分时候都有固定的起床工作和上床睡觉的时间,一些需要应酬的工作,她交给了她花钱雇佣来的上流社会的人士帮她完成——他们更擅长这种事情,而她自己可以保证自己的生活和健康。
她从一个小女孩成长为女王,没有丝毫的小女子心态。虽然说她从事着时尚行业,而自己却摆脱了花枝招展的那种审美,独爱黑色和白色以及简约的服饰。
令人印象深刻的是香奈儿对独立的追求和对工作的极致的热爱。在她刚开始创业——在康朋街开帽子店的时候,刚开始营业赚钱后她十分高兴并为此骄傲。
她对男朋友说:我赚了很多钱,生意进展极其顺利。
其实,她对成本、账目等毫无概念,只关心帽子的样式,很幼稚地喜欢听别人尊称她“小姐”。
可她的男朋友告诉她:“亲爱的,你之所以能从银行拿到钱,是因为我的证券做了担保。”
更别提香奈儿在康朋街那么大的店面公寓也是朋友免费提供的,不用租金,实际上减少了一部分巨大的成本。
香奈儿想到是自己居然依赖男朋友而不是自己真正赚到了钱,“心中绞痛,晚饭更是难以下咽”。
“我看着那些我买下的漂亮物品,我曾经以为那些钱是我的利润。原来一切都是他在支付!我是在靠他养活!那天晚上是雷雨天气,而我胸中更是一整暴风骤雨。我开始憎恨这个为我付钱的有教养的男人。我把手袋迎面扔向他,而后逃出门去。”
第二天,香奈儿来到康朋街的店面,就对工长说,工作不是为了消遣,不是为了胡乱挥霍。从现在开始,任何人不许为店子担保,一分钱也不行!一年后,店面的利润就足可以支付一切,而不需要任何人的担保了。
香奈儿说:“骄傲是一件好事,但是从那天开始,我无忧无虑的青春彻底结束了。”
但这是香奈儿的选择。她选择了独立而不依附于任何人的生活,选择了自己的自尊、骄傲和另一种意义上自由的生活,给后世的无数女性树立了工作意义上的榜样。
在那个时代,在一大群穿戴着繁琐的紧身连衣裙、装饰众多的礼帽和精致到浮夸的遮阳伞和手套的女士中间,衣着简洁大方得体的香奈儿有与众不同的美,而这种美,引领了后世的潮流一直至今。
香奈儿活成传奇并不是什么奇迹,她有她的幸运、机会,但最终与这一切相配的还是她对工作的极其认真负责,对自身原则的坚守和严格的自我要求。
“我不喜欢人们像玩弄小猫那样支配我。我径自走在自己开辟的道路上,虽然这条路也曾让我厌烦。我是这条路的奴隶,因为这是我自己作出的选择。我有着钢铁一样的坚韧,我从未旷过一个小时的工,也从未生过病。”
“我以做裙子为生。我本也可以做其他的事情。这只是一个偶然。我喜欢的不是裙子,而是工作。我为工作牺牲了一切,甚至我的爱情。工作耗尽了我的一生。”
后人看香奈儿往往只是看到她的时尚、美丽,而我认为,她身上更值得我们学习的是她对工作的热爱、认真和严谨。
对尊严和骄傲的维护、对独立的追求和对工作的热爱,让香奈儿过上自由的生活。可以说香奈儿所爱的不是什么具体的工作,而是工作本身。具体的工作只是一个手段,背后要达到的独立自由的生活才是目的。
香奈儿的这种精神和思维,不同于哲学家、科学家和作家,而是我们任何普通人都可以参考、学习和努力的。
在这种精神和思维下,任何人都可以为自己创造条件,平衡金钱和热爱、独立、自由之间的关系,实现德谟克利特所说的:
把大量努力用在最必需的事情上。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