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花名、炒概念、手工茶、大师茶,论武夷岩茶的造假江湖
![](http://pic.ikafan.com/imgp/L3Byb3h5L2h0dHBzL2ltYWdlMTA5LjM2MGRvYy5jbi9Eb3dubG9hZEltZy8yMDIwLzEyLzI4MDAvMjExNDczMTAyXzFfMjAyMDEyMjgxMjE4MTU3NzU=.jpg)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李麻花
《1》
读书得交学费。
但有些茶友喝岩茶,也交出了不少“学费”。
比如,花了大几百买一盒“牛栏坑肉桂”,尝不出什么名堂。
比如,买的是正岩坑涧茶,喝起来却霸气、苦涩、高香。
比如,明明内、外鬼洞没多少肉桂茶树,而市面上的“鬼肉”却满天飞。
有茶友过来鉴茶,发来数张图片后,开门见山就提。
“请问这泡‘马肉’的山场正不正?”
额,光是看包装,看干茶,看汤色,咱也说不准它的山场啊。
不过听茶友的描述,那泡茶的最大问题,还不一定是山场。
因为它的花香好,闻起来有些冲,但是不耐泡,喝起来略微有些苦。
花香足,不耐泡,味道苦……
什么样的岩茶,才会又香又苦?
下意识间,让人想起黄观音家族里的成员们。
肉桂的风味,可不是这单调腻人的花香。
除非,里面大部分都是原料普通的高香小品种。
武夷岩茶里头的造假,可不止乱标山场,伪冒正岩茶那么简单!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2》
第一,105拼肉桂
105,是黄观音的代号。
用黄观音来冒充肉桂,是岩茶圈里的经典骗局。
众多的新品种岩茶里,黄观音扦插繁殖率高,易推广,好养活,发芽密,产量高。
种种表现出色,让105俨然成了新品种的排头兵。
便宜又高产的黄观音,能实现规模化拼配,将它拼进肉桂里能省不少成本。
再加上,黄观音完美遗传了黄旦的“透天香”基因,以冲人浓郁的花香著称。
发酵程度重,焙火焙得足够透,将做茶工艺迈上一个台阶,105还能做出花果香,果香。
往肉桂里拼进“香水”般的黄观音,能给香气增加“表现分”。
与“香不过肉桂”的基调,不违和。
何况,黄观音和肉桂的叶片形态,还拥有天然相似度。
一泡拼进了黄观音的肉桂,条索不易出现粗细长短不一,不匀称等问题。
外观接近,不容易穿帮。
但千言万语说到底,花了买肉桂的价,买来的却是黄观音。
无形当中,会让人吃亏!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3》
第二,高丛水仙当老丛
水仙,是小乔木的树种。
乔木型的茶树,随着树龄的增加。
内部的含碳类化合物含量高,内质物更丰沛。
岩茶里的水仙,按树龄从高到低,可以排资论辈。
老丛水仙,树龄不低于60年。
高丛水仙,树龄在30-60年。
普通水仙,大众水仙,辈分尚浅,没有专门的头衔。
通常,用“水仙”来统称。
达到老丛级的水仙,汤感极醇,丛香凸显,内质丰厚,底蕴扎实。
老丛水仙,稀罕,少见,风味佳,受众颇多。
但是,从严格的树龄界定看,达到“老丛级”的水仙,是岩茶界的活化石,留存量不高。
何况,当老丛水仙达到一定树龄后。
茶树老了,生育能力有限,可采到的数量不多。
产量少,供不应求。
普通水仙易得,老丛水仙难遇。
导致市面上,冒充“老丛水仙”名义的岩茶,和“假牛肉”的泛滥,有得一拼。
部分机智的茶农,茶商,采取的策略比较隐秘。
老丛不够,高丛来凑。
当你没有真正喝过几泡,货真价实的老丛水仙时,压根看不出其中猫腻。
不过,要是遇上动不动就三四百斤的“高产”、“低价”老丛。
那么这估计连高丛级水仙也够不上,原本就是普通水仙,没有可圈可点处!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4》
第三,平价茶疯狂炒作
皇帝的女儿,不愁嫁。
山场好,工艺精,有特点的岩茶,销路不愁。
这里面,还有不少尖货,早早就被预定下来。
起点差,毫无可圈可点处的平价茶 。
要想将它们顺利出手,自然脱离不了“包装”。
比如,明明是外地的散装茶叶,只运到武夷山加工,并且贴上特定知名山场的标签后。
摇身一变,就能批量产出“马肉”、“牛肉” 。
比如,给岩茶取上各种奇葩花名,稀奇古怪,层出不穷。
总之,拿出一泡包装精美的岩茶。
产地不清,工艺不明,中间只有闪瞎眼的奇葩花名。
让人稀里糊涂的喝茶后,也反应不过来,这究竟是泡什么茶?
比如,原本走低价批发路线的岩茶,但在个别茶商的强势包装下。
将它们渲染成大师茶,珍藏茶,内部专供茶。
这一款款“改头换面”式的岩茶,还引导了不好的茶圈风气。
让人觉得喝岩茶就是喝高价,喝名气,喝大师,喝手工,喝包装……
其实,理智喝茶,才能回归喝茶本心。
认真踏实的喝一款茶的香气,滋味,韵致。
体会岩茶作为饮品本身的价值与魅力!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5》
第四,获奖茶满天飞
一年到头下来,规模大大小小的岩茶斗茶赛,数也数不清。
众多斗茶赛里,有含金量高的。
也有小打小闹,纯属过场,叫不上名号的。
对广大茶友来说,这些曾经参赛获奖的岩茶,它们都有统一的名号——获奖茶。
获奖茶这个名号,是无上的光环。
但这么些年下来,很多人已经对“获奖茶”这三个字,不再感冒。
现在随便到一家店里喝茶,谁家没有获奖茶?
按我认识的,就有茶农将十几年前获得的某个奖杯,摆在家里。
每逢客人来,都要如数家珍般介绍一遍。
一来二去,难免会给人一种,岩茶的获奖茶已经泛滥成灾的局面。
既然如此,该如何看清获奖岩茶的含金量呢?
1.正规渠道购入。
2.可信渠道购入。
3.多查资源,别轻易就信了所谓的金奖茶,状元茶。
4.实在拿捏不准,一款获奖岩茶的价值 。
那么还不如回归老方法。
看干茶,闻香气,品滋味,只三招,从喝茶本能去衡量一款茶的实力有几成?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6》
白茶里的作假造假里,10年陈做旧老白茶,堪称经典。
藏有猫腻的岩茶,乱标山场,冒充正岩茶,早已不是新鲜事。
将各式“假牛肉”、“假马肉”合计起来,分分钟能破百吨。
相比下给肉桂注水,将高香品种拼进肉桂里,让一款茶喝起来完全没“肉味”。
“老丛”水仙树龄不够,弄一堆妖魔鬼怪来凑。
满地尽是获奖茶,真真假假分不清。
起花名,炒概念,手工茶,大师茶等,更值得多警惕。
真的,假不了。
假的,吹破天也没用。
认定正岩好茶的香气、滋味、韵感。
任尔东西南北风,妖风再多,也动不了根本!
更多关于武夷岩茶的原创知识
武夷岩茶难解,四大名丛难选,这四款岩茶挑掉了村姑陈大把的头发
武夷岩茶中的奇妙思维,水仙和肉桂可以一起喝吗?这不就是大红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