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新视野》评论赏析|| 读五位诗人(5)黎落篇||总第765期
本期制作:孟新龙
经典性写作的精神意境与传承的民意性
——读(东西南北中)五位诗人诗选
文/许杰鸿(捍士)
【黎落向着诗,有点像玄奘向着佛】
之前的“前言”部分,我说黎落的诗歌较有“菩萨”(之心)、“禅、佛”等思想引用明显,也较有明显的中式文风,谢灵运、玄奘、王维等印象为例,以“佛”区分她。当时山雨歇主编看后就特地问过我“还有玄奘?”我说“是的,玄奘也是佛家代表”;她说“佛家知道,以为你只例证文学界的呢”。为什么举这样一个例子,我想可能不是个例,应该是会有不少人也会如此想发问或存在些疑问。想了一下,因为换成我自己也想问问或确定一下,及想知道作者是不是确定或怎么定义的等。
因此,可能需先简单说一下玄奘对于佛家的代表性意义,而且他也是众所周知的。在中国,特别是如今,有人可以不知道释迦牟尼(佛教创始人),但一定知道唐僧唐玄奘;原因很简单,因为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而玄奘在《西游记》里是一心向佛、宁死不回头,即使要经历九九八十一难、九死一生等,也一定要到达西方天竺佛祖(其实也就是释迦牟尼)面前(那烂陀寺)取得真经,回到大唐“普渡众生”。他的理念和信仰符合佛家及大众对他与佛家的印象是其一;其二,玄奘他本身也著书写经等,玄奘及其弟子翻译了75部1335卷佛经,他将西游亲身经历的110个国家及传闻的28个国家的山川、地邑、物产、习俗编写成《大唐西域记》十二卷。那么,他也就应该算文学界的人了,吴承恩《西游记》即以玄奘取经事迹为原型。
玄奘本名陈祎(yī),今河南洛阳人,被(世界人民)誉为中外文化交流的杰出使者,其爱国及护持佛法的精神和巨大贡献,被鲁迅誉为“中华民族的脊梁”,世界和平使者等。所以,在中国提佛家,他得在场。像《西游记》里所言的“扫除心上垢,洗净耳边尘,不受苦中苦,难为人上人”等都也是对世人说的话,如同我的一个观点,即使我们没有七十二变的本领,但也都会经历九九八十一难;还有,能说明问题与借鉴等,我觉得也都还可以;甚至,我们每个人的心里也住进或住着一小个玄奘及他们“师徒四人”等;东晋谢灵运则既是诗人也是佛学家,著名的诗句有“野旷沙岸净,天高秋月明”“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等。王维就更不用说了,号称“诗佛”。苏轼评他:“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他擅长写山水诗(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等);而谢灵运则是山水诗的“鼻祖”,可想而知他们的一些共同点。那黎落的“佛”有哪些呢?我感到“黎落她向着诗,就有点像玄奘向着佛;她的每一次思索或遣词造句,也像唐僧西行路上又度过一劫”……
她的名字黎落,也像梨落,更像她诗里的一片片(花开)花落和(日出)日落的美景。花落等也像极了佛家“净、空、禅”等意境,还像一声声落到地上的“木鱼声”;日落则也像“佛光”。都有种“坐亦禅,行亦禅,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黎落,是女名,开始也会觉得有点像男名(她微信设置性别是男性,当时的头像是书法里的几个字,刚劲流畅的黑墨字面也像或让人觉得她是男性)。之后在补充这里我对“像”男性或女性的一点看法。她的简介很短,能找到她有原名的简介更难,但也还是找到了——“黎落,湖北宜昌人。原名,石英。有多年担任网站编辑的经历,亦在写诗读诗的路上越走越远。诗语:诗歌是向内的行走。”等,也有其它不同的更短简介及版本(她写了至少十多年诗,有发表《诗刊》《诗潮》等),可能会让人觉得她姓黎名落,至少这之前我就有过这错觉或不能确定……
黎落的诗,比如《端午是个透明的日子》“我反复观察一粒米/它那么小,是怎么住进了一位菩萨/又是怎么把庙宇铺得遍地都是。”她一粒米中含有的“菩萨之心”;《空镜子》“从此。终于可以/向一朵白雏菊要色彩//水的钟声/沙的鸣鸟/穿越壁垒,也都可以得到。”又在塑造或还原一种“菩萨住的仙境”般的理想世界;还有《慈悲》《在山中》等,之后再适当说一下。
她的《碗莲》:“碗莲坐在那里,坐在一截风里/我不说话,也不问禅。我只是闻香的//路过一碗清水,有时看见一尊菩萨/有时,看见自己。”一截风或一碗水或一只碗也像前面“一粒米”一样,能联系或融入禅与菩萨,更像“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一样……《灿烂》:“说到烟火。寒山寺的钟就响了/敲钟人取出骨头/再一次,把风鼓敲响。”也有佛家的寺院、钟声等出现,她诗歌的“佛”已经明显。她的诗歌物象选择多为山水、植物,“天空”与“大地”等自然之物,文化选择多为宗教、山野或田野等色彩。“多为”不是说她只是这样写,也有大量现、当代元素等的诗歌,物象或意境猎取广泛。我的理解,她是较为“典型”的“人写佛或喜佛的相关风格及元素等,‘不成佛’或不是真正意义上受戒的‘佛’,想做有点文化与追求和心灵感悟的、且正常的‘现当代人’而已”;这是当然的,如果写佛就要成为佛或出家,那就有一点误读。而且现今社会的“佛”也有变质或商业化了,但中国“佛”的正统和精神还在,这里不宜细说与探究,可以举点文化影响下的小实例。
5-6年前我去过一次山西大同,佛教文化名地或胜地之一(有云冈石窟、悬空寺等)。那里市区的小商贩卖东西都有大局观。“你”买东西太多或全买他们不会卖,会觉得“我”都卖给了你,别的人需要又吃什么?买什么?我觉得这是挺好的一种人性的光辉。类似这些朴实或厚道的情况中国各地现在也还有很多,只是没有那么“夸张”和没有同出一辙……毕竟如今的中国更不缺衣少食了;当然,每个地方也存在一些觉得他们好笑或搞笑的人,还有也存在与他们情况严重相反的少数人等。
说到她诗里的佛,还少不了要提一下印度。印度虽然是佛教的起源地,但那里的佛已经更多成为历史(也是之前有看到过的一些相关言论或书籍)。就拿今年印度出现的一个较轰动世界的事件或新闻来说,印度的“佛”给我的感觉差不多已经在印度人的手中“死”了。新闻说的是一个真实事件,一头寻找食物的母象,饿到不得已闯进了人类居住的村子,村子里有一个人用装了炸药的菠萝喂食了大象,结果大象的嘴被这个菠萝炸烂了,鲜血淋漓;后来怀孕的大象走到水中,直至几天后死亡也没有回到陆地(它给我的感觉,就像陆地已经不要它或它不要陆地了,然后站在水中同肚子里的小象一起“期待”或等着去另一个世界)。即使后面有人去救,也没有改变这个结果,它没有接受。所以我说,此事更加证明了印度的“佛”已经“死”了!(同样的情况如果在中国,使坏者就会事先掂量一下后果,他能不能受得了各方面对他的“管教”与“处罚”,就像即使没有法律处罚你,中国各地或他们村的许多人都会看不下去,不会轻饶了你,你也躲不过“十五”一般……中国的许多情况和文化其实还算较不错了的)。当时世界各地的艺术家,纷纷用画笔记录与谴责或告慰……也算是对大象或对人类警醒与自责最好的方式了吧!
这件事也反映出了印度的自然环境之差及人文素质水平,一些自然环境与卫生和人文素质等,很多方面也是人所共知和严重……有时候我真想对他们说:你们丢了佛!我也很想问问他们:你们是不是觉得仅享有泰戈尔给你们国家或民族的荣誉与面子就够了?所以,也要丢了泰戈尔(去一边)?你们有几个释迦牟尼或泰戈尔似的人?我还想对他们说:不错,当下你们有个阿米尔·汗,在电影里确实不错(其它方面不是很了解),在他的电影这些年影响下和你们国家的发展,可能真的使得你们近年及过些年能出一点人才或改善,但只是可能和会有一点……希望能更好或更多一些,不是吗?
中国的佛从汉唐就引入与流行了,而且分大乘小乘与北传南传,遍布全国甚至东亚,成为中国文化儒释道的主要部分。从世界范围来讲,中国佛教的影响也似乎早已取代了印度佛教的影响力及地位等,还有东南亚的佛教文化及建筑等也很明显是一大特色。黎落选择“佛”文化入诗,综合来讲都感到很有眼光与智慧等。
还有她诗歌的各种不同尝试与写作或挑战等也都未尝不可。从她“铺天盖地”的诗里,“你”可以看到“她”或“人”与“世界”的“七情六欲、感情丰富、五彩纷呈”等。她的活跃、她的勤奋、她的爆发、她的悲喜或“矛盾”,或她的“野心”……起点和根本点就是“诗”“美”“善”“丰”“真”等,再缩小点就是“理想”。她必然有一个很大的期待,促使她强有“力量”地去奋笔疾书与“奔跑”(似乎危机离我们不远,越来越近)……这或许也是我们这代人的“努力”——软实力、文化的“较真”与“比拼”,也契合或符合社会与时代的大格局(大局观)或主流思想。
“佛家的前半段,就是悲观主义,道家的后半段,就是超人哲学。(木心)”超人哲学是尼采提出来的,大概意思就是“超人既能自我超越,又能超越别人”,是“必须重新创造一种新的价值体系以挽救人类道德的堕落一样,也必须呼唤出一种‘超人’来挽救人类自身可悲的退化”。黎落的诗或精髓也像!可能她有时候也偶尔怀疑或迷失自己,但这都不打紧,也是暂时性和正常的。就像我们写诗需要扩宽诗路,如果觉得新的诗路比现在更好,就可以继续走下去,如果觉得不太合适又可以回到原来的诗路上继续前行,而且这一来一去也会无形扩宽了诗的眼界与丰富了诗的艺术或手法等。不说一定能扩宽,但存在着显而易见的“可能”。我写诗就有这些感受,会适当“换换脑”。不管是超人还是佛,他们之前都是“人”;就算是“之后”,他们也不会脱离人的样貌与特征等。诗人最怕的应该是——有人把她或他看成是与“自己”不太一样的人,因此而疏远诗人是不对的;太靠近也是不妥的。
“当诗歌不再叙事……可能会更接近诗歌。不懂叙事学理论和诗歌概念的叙事,只能沦为日常话语,而不是诗歌。因为诗歌的本质特征不是分行,这恰是网络诗歌写作的恶症。要想诗歌创作走得更远,或成为文学意义上的诗人,必须解决这一问题,这是前提。那些还在将分行作为对诗歌的认识,堆积无意义、无聊和无艺术可言的,应该Stop!(禾刀)”从这点来看,黎落的诗歌,也基本不叙事或不无聊地叙事。她的诗,我觉得都是较有诗意和内容的分行,还有我觉得她很多的优秀诗歌,都有一种“不得不写”的意境或感情在里面,这样,便能去除很多不是诗的部分以及可以抵达“经典作品”最有效的做法。补充说明一点,文章应该像鲁迅那样“不得不写”要好些,就能尽可能去掉或饶过无病呻吟了等;诗歌也一样,但诗歌更适合“非写不可”,像李白、杜甫那般(李白有盛唐风范,那个观点比较认同;杜甫的诗如“诗史”也觉得合适)。当然不绝对。我所有的观点也都不是“绝对”地去说,因为总会有些例外及个别的情况可能有不符与不恰等。
现在来说一下前面有提到过她的一首《慈悲》(以前也有推荐过)“路两边长长的行道树/都从别处迁徙过来//我每天经过它们回家/它们都会离家更远一点//公路迎来送往/我走在死亡的路上//风推送绿叶/在匍匐的神面前”。我当时说:诗人的现场感置身得很实“请看一三七句”,“新发现”也很有力“看二四六行”——《慈悲》的由来(捍士)。之后也有写诗不长时间的朋友问过我,说还不是太懂她这首《慈悲》及我写的推荐语,一时让我反而觉得有些意外。她的这首诗我个人觉得还是较偏白话或口语的,音乐性也很和谐与讲究,我还和那个朋友说过我感觉这首比你有的诗都还易懂,你怎么会突然不懂呢!那个朋友可能说的是诗歌理论这块可能不懂而导致对看到的诗不自信起来吧……当时由于时间关系我也没有详说,接着这个朋友也说,好像看我配的图片有些明白了(【湖畔诗刊/评诗汇·036期】诗人/黎落)。这首我觉得还是没有必要解读或说太多,可以多看两遍或感受,“写”的理论则是经验与感受累积的……她的诗歌太多,加上其他人也有不少推荐或点评过她的诗歌,所以估计会详说不过来。
她的《最后》一首应该是很新的诗歌,也比较喜欢,最近看到她群里等地发的——
我去看你,妈妈。
山中空气新鲜,野花让小径不那么荒凉
下过立秋后的第一场雨
雨中,你的新家闪闪发亮
雨中,我伫立
我带了苹果
你的牙口不好,但这种鲜活的颜色令人欣慰
我们不急,我们还有时间谈谈将来的生活
过去我们争吵过。哭过。笑过
过去令人怀念。我没有穿那件长裙
你走后我不需要摇曳
我知道你不能再次爱我,荒草丛生的墓地会被遗忘取代
我将远走,将找到另一个爱我的人
我们会提着灯共同走上一段
当我再次回来抱你,妈妈
请保持年轻的美
请像一个妹妹
这首诗比较感人和动了隐忍于心的肺腑之情……诗歌手法也比较有想象力和“创举”,就拿最后几句来说吧,真的很美,感情的张力如美艳的雨中或晨露中绽放的花朵。也有(带着)不美,不美的是“母亲”去世了!“当我再次回来抱你,妈妈/请保持年轻的美/请像一个妹妹”这句不易得到或最难以说出……“妹妹”是一种美好的想象,如同“下辈子我照顾你,保护你,做无话不说的姐妹等”是不想与母亲分开,也亏欠母亲太多!镜子说过黎落的诗“她的诗给人的感觉,就是一种无限美的表达:语言美,意象美,情感美,诗意美等。”同样,萦之说“读《在山中》,最大感受是,诗人黎落用空间写时间。”也适合这里的一些感受。
“诗意是一种感觉,她是概念的,模糊的,抽象的,心满意足却不可用工科来表述。是象形文字,是多巴胺。是人为赋予造物的向内环境。黎落老师的诗写保持着上升,她将一切资料观察都进入了诗意的场,包括她极致的细腻、情感和阅读,而诗者把写作的上升密封在艺术的镜像中,某种天赋。此刻,诗歌与活动,万物可为。我们呼吸,我们行走就是作品。”(琉璃姬或瓶盖猫语)琉璃姬的《滇池》之前也有说过(评马登那篇),他的诗和言论都较喜欢与认可,他是我喜欢的诗人。但我曾一度误以为他是女性……不过,都挺好!
陈敬良说黎落的诗:读过作者大量的作品,目前她似乎正处在灵感的喷发期,佳作不断……其诗写最大的特点是对意象的二次开发(重塑)和语言的陌生化,文本结构精巧、切入角度新颖、诗语凝练而颇具张力,在给人以艺术享受的同时,也给人以某种“心灵的神交与巧遇的惊奇”。从评论言辞来看,琉璃姬与陈敬良应该比我更熟悉黎落,因为一个说她“诗写保持着上升”,一个说她“读过作者大量的作品,目前她似乎正处在灵感的喷发期”等。她的这两个诗歌好友,不错!
我和黎落认识是在西河风韵(群),她的同题诗在《西河风韵》是首屈一指的(之一)。从去年开始,我有看到她获得过多次《西河风韵》每月一次的同题诗一二等奖,一等奖有多次,不包括其它平台的同题诗奖或其它奖等。《西河风韵》的“同题诗”是2018年开始的,我是去年进群知道的,是一个比较公平、公正、公开等的一块诗人“磨刀石”,可以很好地锻炼和验证诗人自己的功底等。水刃推荐语或评她《每朵云都下落不明》的同题诗作品:“物像的转换形成意境,因为它有着内在的结构,所以从‘悬浮’到‘直到你成为它的一部分’,自然得体,仿佛令人感受到了那一掷地有声!”
吕本怀读她的《端午是个透明的日子》说“诗中的物象主要有三个:一粒米、水、一纸苇舟,三者因屈原而得以高度统一,并因此各自升华为意象。其中,‘一粒米’既是最重要的物象,也是最重要的意象,所有想象与呈现都由它出发,并最终又回到它。而因这一粒米,读者不但可感受到屈原本身以及人民对其情感的朴素,而且还可见证屈原这个人以及人民对他的情感于我们这个民族的重要性……”等等,有关对她的言论和评论有很多,不再一一列举或借鉴,毕竟篇幅有限,诗无限……
最后,我还是要说一下黎落这个名字,一度总是会不由自主地让我脑袋瓜子里想起或回旋起陆游那句著名的诗来,即“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但明明她是黎落不是“零落”,如果是梨落就还比较接近这句诗意一些。所以,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或许她取的这个笔名本身就富含诗意,对此,应该是个不错的依据!
还有前面我说到的“之后在补充这里我对‘像’男性或女性的一点看法”,现在说一下:之前上学时在杂志书刊上看过一篇文章,说男女差异与应有相同这块的,作者先问男女哪个地方最性感?可能很多人有各种说法,但作者说女人最性感的地方应是她有男人的胸怀、睿智、大度、思维、理性等(她天生欠缺的部分);再加上她女人本来就有的温柔、善良、大方、细心等,这样的女人就等于或接近于完美。反过来也是一样的,男人也应该有一些女人的优点才会更好顾及与考虑到别人,即更“迷人”或优秀与全面……有点遗憾的是,这篇文章的标题和作者我现在都记不得了,观点和内容挺好也认同。所以,黎落就是偏这样的一个女性,琉璃姬或很多男诗人给我的感觉也是有或多或少的偏这样的男性,有大爱及小爱等。
人体内,有的东西有时候不宜过多或过少,甚至没有,生活中很多情感或情绪需要均衡,尤其是在与人交际或交往中,过狂或主观意识太强,容易招人恨与疏远,过于消极等也让人很不喜欢和不舒服等;创作中,我个人觉得也应该把握好一些“分寸”或所写内容的度,在美术这门艺术里说这种“尺度”(判断)为“黄金比例”,美术里的运用挺佳……
(第五位诗人待续……)
往期精彩:
《作家新视野》|| 你写我评 · 捍士荐诗(1)|| 总第749期
《作家新视野》评论赏析|| 读(东西南北中)五位诗人诗选(1)ll总第721期
《作家新视野ll评论赏析·读(东西南北中)五位诗人(2)ll总第740期
作者简介
捍士,本名许杰鸿,诗人、画者,兼诗评、编委、主编,1991年出生贵州岑巩(思州),2017年出版个人诗集《你在我的云上》。
品牌战略联盟单位
中国唯美诗歌原创联盟
联盟网站
中国唯美诗歌网
美洲文化之声国际传媒网
www.ap0001.com
滑动图标给你惊喜
《作家新视野》杂志
征稿函
本刊秉承“为文学爱好者引路,为文学写作者服务”的办刊宗旨,坚持刊物品质第一位的办刊理念,全力打造一个贴切于新时代要求的文学交流平台,为广大文学爱好者提供一个发表与交流成果的新园地,本刊坚持发表正能量文学作品,拒绝含有政治、色情、宗教、暴力等作品。拥护基本国策,遵守法律法规。致力于发掘、展现有潜力、有实力的青年文学新人,为中国文学事业贡献力量。欢迎广大文学爱好者积极投稿。
◆主要栏目
小说前沿、散文天地、诗歌先锋、赏析评论、微电影剧本、作家摇篮等栏目。
◆来稿要求
1、投稿者严禁抄袭,若出现署名争议法律纠纷,作者自负文责。
2、投稿格式为电子稿,未刊登稿件会及时删除,请作者自留底稿。
3、本刊可对来稿进行修改、删减,如不同意改动,请投稿时注明。
4、来稿一经选用下发用稿通知单,录用刊登后本刊有权以光盘、网络期刊等其他方式出版。
5、我刊仅针对每版稿件赠送两本当期样刊,如需多本,请付费购买。
6、投稿前请先关注作家新视野公众号,以便及时了解作品刊发事宜。
7、投稿请按以下微信方式投稿:
8、如非本刊签约作家投稿前请提交相关资料予以审核办理,审核通过后优先安排上刊。
作家新视野编辑部
2020年7月20日
………………………………………………
编委成员:
顾 问:谭五昌 祁人 大卫
总 编:吴光德
主 编:山雨歇
执行主编:石 江
常务主编:梦之雪
版务主编:孟新龙
诗歌主编:水 草 殇 煜 马俊华
散文主编:不忘初心
小说主编:青 青
首席评论:顾正龙 捍 士
文字总监:无语者
论坛首版:阮子豪
特约编委:阿疆 潞清 葛宴君 艾院 阳光
凌凤凰 小船 虹雨 王排
作家新视野
与你分享文字的乐趣
第765期微刊制作
孟新龙
《作家新视野》关联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