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新视野》ll【散文·小说合集】ll总第183期

本期制作:孟新龙

人生就是一场场的相逢别离

文/惠军明(陕西)

人生就是一场场的相逢别离,很多时候我们不期而遇,很多事情我们始料未及,但命运的车轮却滚滚而来,不断冲击着我们的心灵。

童年时代是在乡间度过的。那时候乡间孩子都是放养式管理,成天在乡野乱跑撒欢。我们上过瓦房,掏过鸟窝,跳过土城墙,在果园偷过瓜果,在菜地拔过萝卜,在荒地点过野火。当我无忧无虑、无法无天玩得不亦乐乎时,却不知不觉到了入学年龄,被家长送去学校念书

无忧无虑的游荡生活就此结束,学生时代正式开启。从此开始被老师约束管理,学习拼音字母,学习加减乘除。功课一门一门加上去,深度与广度也不断增加。随着年级的升高,心智却没有相应成熟,对田野怀恋从未减弱,贪玩的心理依旧很浓。上学的时光宛如流云变幻,转眼之间,老师换面孔,同学变了相貌,学校改了容颜。每一年都会遇见新的同桌,他们的音容笑貌,他们的爱好秉性,常常牵动着自己的情绪

学生时代也给我留下了很多温馨美好的回忆。比如参加少先队入队仪式,比如老师带我们去春游,比如参加“六一”儿童节丰富多彩的活动,比如参加校内外的各种比赛,比如和同学们嬉戏畅谈……那些美好的相逢缭绕心际,时时温暖着我的心怀

学生时代也给我留下许多尴尬艰难的回忆。比如考试的失败,比如集体活动的出丑,比如老师的批评,比如同学的误解,比如中考高考的艰辛……那些窘境困境中的相遇相逢令人难以忘怀,时时提醒鞭策着自己前行。

“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无数同学老师陪伴我走过学生时代,他们犹如浮云倏忽而来,悄然而去。我们像无数的点和线,时而交集,时而分散,时而平行。一场场的别离反复上演,将我的学生时代涂抹得斑斑驳驳。

长大成人参加工作,我依然没有离开校园,成了一名教师。我接触的人依旧是学生和老师,只不过转换了视角,开始以教师的眼光打量着这个世界。怀着赤诚之心,我期望自己变成灯盏,照亮学生前方的道路。带一届学生,便是和一百多名学生相遇相逢;三年送走一届学生,便又是一场场难言的别离。整整三年,我们都在彼此观察,最终相互了解,最后挥手告别。在教学实践中,我深深感到教师并不是一项轻松的工作,承载着很多责任和情感。学生的个性多样,水平各异,众口难调,与他们相处需要耐心,需要爱心,需要勇气。每一届学生中都有我欣赏的人,与他们的相遇相逢是一种运气福气,与他们的告别是一种无言的伤感。一晃几十年过去了,教过了许多学生,无论成败,我总陪伴他们走过了青涩岁月,挥手间总在他们心中留下过些许投影

也许因为生性内向,青年时代我的情感世界一片空白,虽然到了适婚年龄,但却找不到合适的对象。在父母亲朋的催促下,我的人生多出了一段相亲经历。公园、茶馆、影院,到处闪动着我的身影。带着家长的期望,带着幸福的期待,一场场约会,一场场的相逢告别,在都市的角落反复上演。我们彼此都在找寻对的人,彼此都有自己的执念和坚持,相亲约会只不过是一种找寻的形式,结果才是最重要的。我还算幸运,找到了那个可以相依相伴的人

恋爱、结婚、生子,一场场的相遇别离在我的人生继续上演着。妻子儿子的到来,填补了我人生一项项空白,让我告别了单身岁月,让我温暖,让我喜悦,让我幸福。

人生一场一场的相逢别离并不都是尽如人意的,有的还会给人带来极大的痛苦。人到中年,一些始料未及的际遇令我猝不及防。比如不到七十岁的父亲突然身染重疾,医治无效,最终撒手人寰。父亲的去世,让我泪如雨下,真正明白了亲情的珍贵,真正明白了“子欲养而亲不待”

人生就是一场场的相逢别离,那些或简单或复杂或温馨或悲怆的人生大戏,在人生舞台上紧锣密鼓中开演。一个故事刚刚落幕,另一个故事又悄然展开。未知的前方将会遇到什么,不得而知,但无论如何我们都不能逃避。让我们每一个人都倾情演好属于自己的角色吧,努力无悔走过这短暂的人生旅途!

作者介绍:惠军明,西北工业大学附属中学语文高级教师,陕西师范大学教育硕士,自由撰稿人。生性耿直,不善交际,因此尝尽人情冷暖酸甜苦辣。热爱文学,钟爱文字,尤爱唐诗,一身酸气。教学之余喜欢舞文弄墨信笔涂鸦,抒自我之灵性,成一家之美文。播种于春野,收获于金秋,十多年磨砺,略有小成。十多年来在《西安晚报》《美文》《当代教育》《四川文学》《教师报》等各级各类报刊发表文章1000多篇,安然行进在探索的路上。

爱之春

文/陈胜根(新疆)

冬天的一个中午,刚下了场小雪,被车辗压过以后,路上结了一层薄薄的冰,光溜溜的,非常滑。

广告公司业务员张文骑着自行车经过一个十字路口时,忽然从旁边窜出来一辆摩托车,他急忙刹车,没想到身后“哎呀!”一声,原来一个骑自行车带孩子的女人,一下子撞到了他的车后轮上,连人带车滑倒在路边,孩子也摔出一米多远。张文忙转身跑过去,把她扶起来一看,原来是他公司的同事——业务员李媚。

她长得很美,温柔、娴静,风姿绰约,就像个姑娘似的,看不出是个已有三岁女儿的少妇。张文和她平时经常见面,但说话不多。这时,他们发现,孩子没事,李媚自己的脚却扭伤了,脚面肿得老高,青紫了一大块,一动就钻心地疼。于是,张文便把她送到医院,妥善治疗后,又开了些外敷内服的药物,便把她送回家休养。随后,他到公司替李媚请了假。

后面几天,张文几乎天天下了班就去看李媚,还买了些水果和孩子爱吃的东西。李媚很过意不去,每次都留他在那吃饭。一来二去的,他们熟悉起来,彼此变得无话不谈。

这天,李媚问起他的个人问题,不由得勾起了张文的伤心事。

他是从团场连队出来的,家境很贫寒。在化工厂时,他和同事柳燕谈恋爱,过了一年甜甜蜜蜜、如胶似漆的日子。后来,柳燕嫌他家经济条件太差,很难满足她的享受欲和虚荣心,加上一年后,化工厂破产倒闭,他和全厂职工一样下了岗,于是,柳燕便跟他分了手。

那一年的秋天感觉特别短。路边的杨树、柳树、榆树,几天前还是绿荫中夹着几片黄叶,不经意间已经“满城尽带黄金甲”,金黄的落叶堆满心间了。

秋叶落尽,干枯的树枝在寒风中瑟瑟发抖。张文应聘到广告公司做了业务员。为了排遣内心的伤痛,他拼命地工作,没白天没黑夜地跑市场、拉客户,不怕碰钉子,也不辞辛苦,因此,他的销售业绩直线上升,在公司业务员中名列前茅,月月超额完成任务,深得老板的赏识和同事的敬佩。

说到这,张文已是泪流满面。李媚也唏嘘不已,不住地安慰他。

不久,张文也从旁人的口中了解到了李媚的过去。

原来,她也是从团场出来的。高考落榜后,她便进城来打工,什么活都干过,很能吃苦。后来,她找了个当技术员的丈夫,过了一段舒心的日子。谁想,两年后,丈夫在一次施工中出了事,不幸遇难,丢下她母女二人走了。她便一人带着孩子,孤苦伶仃地煎熬着,就像在黄连水里泡着似的,生活十分无助。

得知了李媚的不幸遭遇,联想到自身的伤痛,张文不由得产生了一种“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觉,心里对她十分同情,同时,又涌起一种说不出来的感情。于是,在以后的日子里,他们互相关心、互相照顾,李媚让张文叫她媚姐,他们相处得就像姐弟一样亲密。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交往的深入,张文对她的那种感情也越来越强烈,越来越清晰,终于有一天,他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向她表白了爱意。李媚听后,先是一愣,继而又直摇头,说:“不行,不行!我带个孩子,又比你大两岁,咱俩不合适。你还是另找一个更好的吧。”张文坚定地说:“带孩子怎么了,我就喜欢孩子!大两岁怕什么,在我心目中,谁也比不上你!我就喜欢你,媚姐!”从那以后,张文便天天陪她上下班,还抢着接送孩子上幼儿园,一有空,就帮她干这干那。

俗话说: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两年后,有一次,张文骑摩托车外出办事时,在一拐弯处,不慎与一辆超速行驶的卡车相撞,翻车摔成了重伤。经过抢救,虽然把命保住了,但他却从此失去了一条腿,安上假肢以后,走路还是一瘸一拐的。

在他受伤的那段日子里,李媚天天到医院来看他,给他送饭送水,还给他读书读报,宽慰他、鼓励他,使他重新有了生活的信心。

张文伤好出院后,觉得不适合继续跑广告了,便从公司辞了职。一时不知干什么好,便整天在家闲待着,感觉十分烦闷、无聊。为了让他开心、解闷,李媚便帮他买了一台液晶电脑,装上宽带,让他学着上网。

在网上,张文发现有很多自由职业者,通过发挥自己的一技之长,坐在家里也能挣钱。而他一直喜欢美术和书法,在广告公司也接触过平面设计、PhotoShop等软件,便琢磨着自己搞工艺美术设计,再将设计成果上网推销,有了客户群以后,就形成了规模和市场,也就开拓了自己的生意和事业。他把这个想法和李媚商量以后,她很赞同和支持,于是,他便开始行动起来。

可是,尝试了几个月,却感到事情不像想像得那么顺利。因为自己没有名气,所以很多用户对他的设计半信半疑,订单很少,市场销路一时很难打开,成效不高,收入也很少。于是,张文有些动摇了,想打退堂鼓。这时,李媚又鼓励他说:“干事业哪有一帆风顺的?既然选择了这条道,就要勇敢地走下去,只要勤奋努力、持之以恒,我相信你一定会成功的!”同时,她还和他一起认真分析,寻找摆脱困境的方法。

有一天,李媚在报纸上看到一条信息,说上海一家著名的工艺美术学院正在举办一年制的工美设计师培训班,学员经过培训,参加全国职业资格考试,取得证书后,可由学校帮助联系就业,自己也可独立开店。她如获至宝,立刻把报纸拿给张文看,并鼓励他去学习深造。张文本来还嫌学费太贵,她却说:“嗨!只要学业有成,将来能有前途,这点钱算什么呢!我借给你!”

于是,在她的鼓励和支持下,张文终于踏上了远行的列车。正是春风拂面、乍暖还寒的时节,在车站分别时,张文一把把她抱在怀里,第一次吻了她,他哭着对李媚说:“媚姐,你放心,我一定好好学习,你一定要等我回来!”那一刻,不由得令人想起了毛泽东的那两句诗:汽笛一声肠已断,从此天涯孤旅。这时,只见李媚也回应着,二人抱得更紧了,怎么也不想松开……

作者简介:陈胜根,笔名“大漠清泉”。男,汉族,祖籍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1969年4月17日生于新疆,现在奎屯市工作。毕业于新疆广播电视大学劳动经济管理专业,大专学历,中共党员,政工师职称。1989年以来在《中国水利报》《文学百花苑》《小小说读者》《兵团文艺》《兵团工运》《新疆经济报》《新疆广播电视报》《生活晚报》、新疆人民广播电台等国家、省、地 (市)级报刊、电台和人民网、新浪网、香港凤凰网等网站上发表小说、故事、散文、诗歌、剧本、报告文学和新闻等作品30余万字。2013年10月28日,由中国文化出版社出版本人情感故事集《情殇-西部男女情感素描》,2018年8月由团结出版社出版小说集《蝴蝶殇》(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共二部专著。小说、诗歌曾获全国性文学奖励。现为“新疆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会员、“新疆秘书公文协会” 理事、“新疆作家协会”会员、“新疆报告文学研究会”会员。


《作家新视野》大型文学季刊

《作家新视野》纸刊由《作家新视野》杂志社、编辑部主办。大16开本,130页码。

《作家新视野》以大容量、大视角、大格局的发展理念,力争打造成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刊物之一。

……………………………………………

一、文学体裁栏目:

【非 虚 构】(5000字内)

【小说前沿】(5000字内)

【散文天地】(3000字内)

【诗歌先锋】(单首20行)

【赏析评论】(5000字内)

【作家方阵】(仅限 诗歌)

………………………………………………

二、投稿方式:

1、微刊作品投稿邮箱

1654335435@qq.com(注:微刊投稿作品必须为原创首发,并在标题前注明。)

2、凡小说、散文、诗歌专辑(5首以上)投稿作者,请在投稿时以附件形式提供相片一张,便于后期微刊推送时备用。

3、纸刊作品投稿邮箱

1027659893@qq.com(注:纸刊投稿必须是其它纸刊未发表过的原创作品,不限首发,严谨抄袭。)

4、以上所有投稿作品,统一在标题前用【】标注所投文体栏目+标题+作者名+省份,文末标注百字内个人简历以及详细通联地址、联系方式、联系人。

……………………………………………

三、纸刊上刊要求

1、微刊作品初选通过稿件先在《作家新视野》公众号推送发布,后期根据读者阅读量和作品质量优选上刊。

2、纸刊作品初期审核通过后,先在作家新视野网站予以发布展示,后期根据作品质量综合评审予以优选上刊。

……………………………………………

……………………………………………

……………………………………………

作家新视野

与你分享文字的乐趣

第183期微刊制作

孟新龙

《作家新视野》关联公众号:

朔州文艺界

朔州双月刊

朔州作家

逸飞文学

↙↙↙点击“阅读原文” 

了解《作家新视野》网站详细资讯….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