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词 | 欣逢“陕北二才子”
欣逢“陕北二才子”
1989年作者宋词(左二)独自单车旅行,在陕北靖边县城,与米脂青年作家刘毓珠(左一)、杜小铎(右二)及靖边秦腔剧团编剧石永强(右一),摄于秦腔剧团家属院。
“米脂的婆姨绥德的汉”,这句陕北俗语早已传遍了全中国。但到此我才知道它还有后半句:“青羊涧的石板瓦窑堡的炭(煤)。”
米脂和绥德两县相距只有三十公里。相传因为三国时期米脂出了貂婵,绥德出了吕布,以后人们就以此做比,认为米脂多产美女,而绥德则出伟男。
米脂多产美女是事实,不光有个貂婵,历史上出自米脂而小有名气的美人很有几个。即使是现代,国民党高级将领杜聿明的妻子就是米脂人,延安时期革命队伍里也有几位有名的米脂漂亮女儿。今天走在米脂的街上,人们依然得承认这里的姑娘长得漂亮。
米脂姑娘的美,是那种身材丰满匀称,肤色红润健康,方圆脸型、大眼睛,泼辣开朗,大大方方的美,毫无愁容病态,也不造作忸怩,我誉之为“花木兰型”的美。
米脂不光出美女,也同样出伟男,她养育出来的奇伟男儿李自成,莫说一个有勇无谋的吕布,恐怕古今中外也没有多少人敢于比肩。我骑自行车来到这里,就欣逢了两个“米脂的汉”,一个是刘毓珠,一个是杜小铎。由于二人在文学上都小有名气,被周围的朋友戏称为“陕北二才子”。
从黄河岸边到米脂的这条路,连标划仔细的分省汽车司机交通地图上都没有标出,我只好自已拿起笔,在地图上一勾勾到米脂,并沿着它走了来。
夕阳西下时进入米脂县城,完全是一次无意中抬头,发现了那个挂着县文化馆牌子的小楼。一路上我从未进过各地的文化馆,这次大概是因为在缺少文化气息的地方走了这些天的原故,因此对“文化”二字看着亲切,便莫名其妙地想要进去转转。在门口放车子时,一位四十出头,戴着草帽和眼镜的看车女人就盯着我看。我以为是要收钱,心想少不了你的,便没在意走进去。
刚跟馆长谈了几句,想了解一点米脂风物和文化什么的,那个看车女人便跑进来,摘下草帽问我是不是旅行的,从哪来,是绘画还是写作的?原来她是本馆女画家高永慧。我奇怪地问怎么跑出去看自行车,她却笑着让我问馆长。馆长难为情地告诉我,馆里经费少,职工没有奖金和福利。门口靠市场,停放自行车的人多,他们便想出这个“生财之道”,让职工每天轮班在外面看车,收点钱给大家搞福利。我们三个人都笑起来,看来吃文化这碗饭真够清贫的了。
高大姐说她刚才在门口看见我就知道是来了位朋友。她请求馆长让我在馆里住下,以便有时间聊一聊,馆长热情答应,让人上楼开了馆里唯一一间住宿房间。高大姐告诉我,她还有两个相当好的文友“哥们儿”,刚从馆里分出去,创办了一个文学研究所,她要把他们一起找来。
翌日上午,高大姐果然领着两条汉子来了。刘毓珠是位三十岁的黑大个,讲话缓慢而注重细节;笔名杜毛的杜小铎是位三十九岁的长兄人物,清秀干练,神采奕奕。两人都在西北大学作家班毕业,观点活跃,才思敏捷,品位不俗。尤其是刘毓珠,言谈中不断流露出一些幽默和形而上的成份,表达张力很大。
时隔23年后的2012年12月,作家刘毓珠(右二)与宋词(左一)在珠海宋词家喜聚
大家一同出去喝酒,坐在小酒馆里大侃特侃,侃得最多的是“二才子”的尊师贾平凹。侃光了两瓶烧酒后,我们又到城北的李自成行宫去看“东汉墓画像石”。画像石有许多块,都是从东汉墓葬中出土的。上面分别绘有四季农业劳作,家畜驯养品种、君王出行仪式、宫廷乐舞、狩猎、祭祀等东汉时期社会生活概况的图画。绘画手法原始稚拙,历史认识价值很高,但与长沙马王堆出土的帛画相比可知,这些画像石远不能代表当时的绘画艺术水平。
看过画像石回来,天下起了雨,我们便挤在文学研究所一间挂着竹帘的青砖屋子里互相看作品。先看了高永慧大姐的油画《没有遗像的外婆》,此画曾在国内举办的一次“国际杯油画展”中获三等奖。画幅以黑色为底,右上方亮着一点淡远的油灯光晕,照出下面坐在小凳上的年迈外婆的身影。苍白的面部没有五官,但地上却清晰地丢着一把剪刀,周围的黑暗底色上布满了色彩鲜艳的花喜鹊、小鱼、小狗、毛驴等剪纸窗花。这幅画充分体现出儿童记忆的韵味,画家没有记清外婆的面目,仅仅是把中国民间千万个外婆形象复合在画面上,但她却深深记住了那些出自外婆剪刀下的印象鲜明的剪纸,因为它们永远鲜艳地贴在画家的心壁上。整幅作品的构思和表达,虽然还有点文人画的痕迹,但它却将传统的民俗情感用很现代的色彩渲染了出来,那些鲜明的色彩深深击痛了我的心。
刘毓珠和杜小铎在读我的打印诗集,我则拜读刘毓珠刚刚写成的电视剧本《古钟》,和杜小铎创作的一个尚未定名的中篇小说初稿。两人的作品确实不赖,都很有点贾平凹风格,但杜毛传统些,刘毓珠则更多了一份现代气。
米脂虽然是个县城,但却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开明的文化气氛。我在此呆了两天,感到非常慰藉和亲切。第三天要继续出发的时候,有着诗人气质的刘毓珠突然少言寡语,我因为前路是到绥德,仅有三十公里,便决定下午出发。杜小铎则象一位兄长一样,细心叮嘱一路小心,并给我写了他们在靖边的一位朋友的地址,还附了信,让我到后去找他。
我一路上不断告别朋友,却第一次感到象今天这样沉重。但愿能再见到这两位真诚而充满才气的陕北兄弟。
作者简历
宋词,男,1957年生,汉族,原籍山东青岛,长于黑龙江。本姓赵,宋太祖赵匡胤第33世孙,令字辈。上世纪70年代中学毕业后,曾当过农民、森林搬运工、泥瓦工、木匠、广播员等,并开始写诗。1979年考入黑龙江大学中文系,加入77级“大路文学社”。毕业后分配至牡丹江日报任文学副刊编辑,进入中国上世纪80、90年代“校园诗人”和“第三代诗人”群。1989年曾用一年时间,独自骑自行车旅行全国,走遍新疆、西藏等大半个中国。出版有30万字的旅行文化随笔集《走来走去》和《宋词短诗选》。1993年调入广东珠海工作,曾任《珠江晚报》副总编、珠海市记者协会秘书长等。现退休居住中山三乡侨镇,以读书写作,打坐参禅,茶酒会友,旅游写诗为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