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考!请把这五个拓展知识点补充进新闻理论笔记!
哎呀,今晚木铎团队组织的全网第一次新闻学线上全真模拟测试就要开战了!还不知道的赶快戳这个链接看一下:免费模拟!木铎考研邀您参加2020新闻学全真模拟测试!(放心,免费的!)
小铎倒是看热闹不嫌事大,美滋滋等着看大家对着试卷抓耳挠腮,交了试卷又哭天喊地呢。嗯……这话说的的确丧良心,我也不是这样的人啊,今天就来雪中送炭一回,为大家补充讲解五个新闻理论相关的拓展知识点(拍胸脯保证,至少有一个会出现在试卷上昂!
)
一、真题展示:
非虚构写作(2019内蒙古大学334真题)
非虚构写作(2019西北大学学硕真题)
传播格局变革的语境下,如何看待“虚构话语集中”和大量的非虚构写作报道(2019暨南大学专硕真题)
非虚构写作的特性和在行业的状态(2019四川大学334真题)
非虚构写作是媒介融合时代体现。回答:什么是非虚构写作,非虚构写作和新闻工作的关系(2019清华大学考研真题)
二、概念:
非虚构写作最开始是文学领域的概念和形式,后来这个概念被引进中国,一部分被中国文学领域的一些现实主义作家继承,形成了纯粹的小说形式,对真实性要求没那么高。另一方面被中国新闻领域引进,成为了“特稿”。因此,新闻领域的非虚构写作又称为特稿、叙事新闻。新闻特稿,指以报道新闻事件为主要内容的特稿。它涉及的范围极其广阔,政治冲突、建设成就、社会矛盾、政府举措、刑事犯罪以及其一切构成人们关注热点新闻事件都是特稿的报道对象。
三、业界观点:
在中国,“非虚构创作”应该特指叙事性现实题材的写作,亦即“非小说类的故事”。(网易《人间》负责人关军)
非虚构写作是“基于事实、拒绝编造”的“事实性写作” 。(腾讯《谷雨》编辑魏传举)
非虚构的定义只有两条:真实和文学。(著名特稿记者李海鹏)
因此,其核心特质是真实性与文学性。真实性是“非虚构”的底线,文学性是其表达与创作的手段。
四、非虚构写作的特点:
较强的故事性:一个优秀的特稿作者首先应该是一个会讲故事的人。按时间发展的叙事结构、细节化描写以及开头设悬念都使其具有很强的故事性。
丰富的人文精神:与一向强调理性、客观、从事"零度写作"的纯新闻相比,特稿把情感渗透提高到前所未有的境界。特稿的记者将笔触伸向社会很少关注的领域或群体,从关注个体生命而延伸到整个群体的关注,深切地体现出人文精神。
个性化的细节描写:语言塑造人物形象,细节还原现场原貌。记者的笔杆子同样需要培养“镜头感”,用文字帮助读者真切感受现场氛围和当事人故事细节。
不可撼动的真实性:写作过程中允许作者借鉴小说的表达技巧,但决不允许出现虚构的成分。真实是新闻的生命,不仅要求构成新闻报道核心要素如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准确无误,更要求所涉及的背景环境、人物心理、细节描写都真实确凿。
五、案例:
《一个寒门状元之死》引发的争议:触碰了“真实”的底线,作者有意图混淆了客观事实和故事,这对非虚构写作来说也是完全不可接受的。
推荐公众号: 人间theLivings 、谷雨计划 、剥洋葱people 、南方人物周刊 、时尚先生、每日人物 、澎湃人物、GQ实验室 (微信公众号已经成为新媒体平台非虚构写作的是主要传播渠道)
推荐文章: 《永不抵达的列车》;《举重冠军之死》;《少年杀母事件》; 《太平洋大逃杀亲历者自述》(其中《太平洋大逃杀亲历者自述》一文更是带动了“新闻IP”的发展)
一、真题展示
反转新闻的原因及监管措施(2019兰州大学440真题)
一个反转新闻,有人说是新闻失实,有人说是探索真相,问怎么看待反转新闻(2019四川大学334真题)
反转新闻(2018南京师范大学334真题)
结合2016的“罗一笑事件”谈你对反转新闻的理解,并分析以微信为代表的社会媒体对中国发展与转型的影响(2018清华大学学硕真题)
二、概念:
也称逆转新闻 ,指的是针对同一新闻 事实的报道 ,由于媒体有意或无意忽略或者突出事 件中的某些要素而显现出较大差异 ,随着报道内容不断深入与完善 ,新闻报道内容向着相反的方向改变 ,受众的立场也随报道内容极速变化的新闻传播现象。
注意:反转新闻中反转的不是新闻,而是新闻记者的报道角度和结果,进而引起受众对事件或当事人的态度逆转,即不同报道内容的呈现所带来的舆论逆转
三、反转新闻特点:
信息源单一且未经证实 (如“重庆公交坠江事件”中女司机事件的反转原因便是因为新京报未能证实消息源而发出错误报道)
多为社会新闻 ,有较大的敏感度、争议性、话题性
部分事件属于人为策划 ,具有商业目的 (如“罗一笑”事件)
四、反转新闻危害(失实类、虚假类新闻通用)
违背新闻真实性原则,侵犯公众知情权
散布失实信息 ,损害媒体公信力
引发群众负面情绪 ,滋生不良舆论
五、解决措施:
新闻工作者应严守职业道德 ,增强政治素养和业务能力
受众增强判断能力 ,提升媒介素养,用科学的知识和理智的头脑武装自己
政府加强对新闻事业的管理 ,极力把控并扼杀反转新闻带来的负面影响
一、真题展示:
媒介接近权(2019苏州大学334真题/2018南京师范大学334真题)
试举例说你对媒介接近权的认识(2019重庆大学334真题)
二、提出:
【出版自由保护的是作为一般社会成员的受众的权利,而不是媒体的私有财产权,现在“必须把第一修正案的权利归还给它的真正拥有者———读者、视听众”,即公众享有“媒介接近权” 】——巴隆《接近媒介—— 一项新的第一修正案权利》
三、概念:
媒介接近权即一般社会成员利用传播媒介阐述主张、发表言论以及开展各种社会和文化活动的权利,同时,这项权利也赋予了传媒应该向受众开放的责任和义务。它由美国学者巴隆在《接近媒介——一项新的第一修正案权利》一文中首次提出。媒介接近权的核心内容是要求传媒必须向受众开放。这一概念反映了资本主义媒介制度下社会成员的表现,或言论自由的权利与媒介的私人占有制之间的巨大矛盾。(内容+提出+核心)
四、传统媒体时代媒介接近权难以实现的原因
传统媒体在时间与版面资源稀缺。决定了传统媒体的价值, 现实情况使公众的意见很难被采纳, 仅有极少意见才能传统传媒采纳与传播。
媒介的高度选择性。只有和传统媒体立场一致的内容才能在传统媒体上传播。媒体本身的阶级立场和所属关系, 决定其在内容选择时的偏向性。
新闻显著性占据重要位置。只有社会名人才最有可能出现在报道版面上,而普通人很难出现。
受制于多方,认可度低。
五、新媒体环境下媒介接近权的变化与突破
信息准入限制被削弱。新媒体时代, 信息的准入限制已经被放宽, 媒体对信息控制的能力被削弱。
传播主体转变。以传者为中心转变为传受相互结合,更加突出和强调受者。
反馈渠道的变化。多种渠道的出现,实时反馈得以实现。
传播障碍的消失。各类“傻瓜化应用”的出现,极大提高受众对信息制作产品的热情。
一、真题展示
机器人写作(2019西北大学334真题)
简述机器人新闻写作的特点和应用范围(2019暨南大学334真题)
“理解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是未来媒体的重要方式之一”和机器人新闻(2019云南大学334真题)
机器人写作新闻的优势和不足(2019南京师范大学334真题)
机器人写作背景下,新闻记者在调查报道中要遵循什么原则(2019湖南大学学硕真题)
二、概念:
机器新闻写作是新闻生产自动化应用,即基于算法的新闻内容生产、编辑、出版。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个层面来理解机器新闻写作。广义上看,机器新闻写作是指人工智能技术在新闻写作、采访、编辑、主持等新闻活动中的具体运用。狭义而言,机器新闻写作则指机器写作的新闻(machine written news)或计算机生成新闻(computergenerated news),它是基于数据统计和机器学习,运用计算机自动算法从可识别的数据中提取具有新闻价值的信息,形成新闻报道角度,自动选择语词样本、新闻报道模版生成的新闻故事。
三、机器人新闻生产特点:
全自动化的新闻生成模式(最大特点) :新闻生产的主体实现了由人向机器的转变。
基于大数据的新闻生产体系 :机器人新闻的产生基于日益庞大的数据库,是数据新闻的延伸和应用。基础庞大数据库形成的从“数据抓取”到“文稿生成”的两步式新闻生产方式,大大缩减了传统的新闻生产流程,优化了整个新闻生产体系。
一触即发式的新闻生产速度:自动化写作的机器人全天 24 小时待命,在突发事件来临之际,可以根据算法在第一时间自动生成稿件并分发给受众。
四、机器人新闻生产的优点:
精准而高产 ,是普通记者难以做到的。
在新闻写作上迅速与便捷
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报道的真实性、客观性和中立性
新闻机器人的采用大大简化了生产流程,解放了新闻从业者的劳动生产力
五、机器人新闻写作的局限性:
报道主题的局限性 。目前仅集中在金融、天气预报和体育等领域。
对个人隐私和数据安全带来威胁。在数据抓取和挖掘过程中,对个人隐私带来极大威胁。
缺乏主观判断能力和人文关怀。这也是其报道主题和领域局限的原因,更是传统新闻工作者不会被替代的原因。
加剧全球新闻传播的“失衡螺旋” 。本质由于技术失衡,会加剧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在数据抓取、新闻生产、信息流动和议题设置上的“被迫依赖”,从而陷入“强者更强、弱者更弱”的失衡螺旋。
区分:两个“四力”很好区分,一个主体是新闻舆论,一个主体是新闻工作者。新闻舆论的四力是指:传播力、引导力、公信力。新闻工作者的四力即指:脑力、脚力、腿力和手力。
新闻舆论四力: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
一、真题展示
相关讲话讲话关于提高媒介公信力、影响力等(2019内蒙古大学440真题)
简述网络评论如何提高传播力和影响力(2019暨南大学学硕真题)
从受众选择性心理与行为理论谈主流媒体如何提高自身影响力传播力(2019复旦大学440真题)
二、具体内涵
原话:“尊重新闻传播规律,创新方法手段,切实提高党的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
传播力:新闻媒体的传播力是其自身具有的一种潜在的素质,这种素质需要在新闻传播实践过程中逐渐地、有意识地锻造、历练和涵化出来。“它包括传播的信息量、传播速度、信息的覆盖面及影响效果等。
引导力:一般是指新闻媒体根据自己设置的议程或议题引导受众进行思考,或者是引导他们朝着什么方向去认识和理解新闻的一种能力。
影响力:新闻媒体通过自己新闻作品的传播在社会舆论界引起关注、产生反响、激起共鸣的一种能力。
公信力:新闻媒体在长期的新闻传播实践过程中所形成并累积的、赢得社会和广大受众普遍信任的程度或能力。
三、如何提升:
推进媒体融合发展,打造新闻舆论整合传播的能力:传统媒体既然在传播力方面感到力有不逮或力不从心,那么就要善于与新媒体携手合作,借助新媒体的传播优势,走整合传播的道路。
增强“政 治 家 办 报”意识,提升新闻舆论引导社会的水平:作为负责任的、有政治意识和大局意识、有思想和品格的新闻媒体,从舆论产生之时起就要对舆情的状态及其变化施加必要的引导,遵循新闻传播规律,让它朝着有利于党、国家和社会的方向发展。
巩固和拓展主流媒体舆论阵地,扩大新闻舆论的影响力:在巩固原有的新闻舆论阵地的基础上,不断拓展新的舆论空间。
转作风改文风,培养受众信任度,重塑新闻舆论的公信力:对于新闻工作者来说,“转作风”的根本任务就是要由“领导本位”向“群众本位”转变;“改文风”的目标就是努力克服“长、空、假”,积极倡导“短、新、实”,切实把握“时、度、效”。
新闻工作者四力:脑力、腿力、眼力和笔力。
再提新闻工作者的“四力”,从新闻工作者的素质谈看法(2019安徽大学440真题)
新闻工作者的“四力”是什么?着重解释“脚力”,如何在新形势下坚守四力做好新闻舆论工作(2019北京师范大学学硕真题)
新闻工作者的四力“眼力、脑力、腿力、笔力”(2019中国传媒大学440真题)
新闻舆论、新闻工作者四力的内容和意义(2019清华大学学硕真题)
增强“四力”,是对宣传思想和新闻舆论工作队伍素质的内在要求和形象表达,是新闻舆论工作者担负起党中央赋予的职责使命的根本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