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泉

上里古镇,除了古街古塔古桥古墓,除了古宅院古牌坊古戏台,还有一古,那就是位于古镇东北约5公里的白马泉。


   白马泉位于罗纯、莲花二山之间,这里峰峦起伏,林木掩映。


   相传,昔日有两匹白马出没田间吃禾苗,众人追到一巨石旁,白马突然不见,便掘地追寻,在巨石的两侧出现两个洞穴,喷出两股清澈的泉水,洞内发出咕嘟咕嘟的响声,泉水像涨潮一样越来越大,接着又像退潮一样由大变小直至枯竭。过了几个小时,泉水复又涌出,时涨时落,天天如是。人们便在巨石下修建了泉池,称之为“白马灵泉”。



   白马泉泉池,长3.7米,宽3.4米,深2.5米。泉底巨石镌刻龙马浮雕,临水面刻有“龙洞”二字。泉池两边石阶之间的石壁上,有一出水口与池外小溪相通,泉涌时,泉水自巨石下洞口溢出,泉水淹没洞口;泉歇时,洞口露出。

据介绍,白马泉泉涌无定时,雨季一日涌10余次,旱季一日仅一次或数日一次。涌潮后有“咚咚”马蹄声。泉水四季恒温,保持在摄氏14度左右,终年清澈。唐宋之后,白马泉知名度益彰,成为唐宋以来的川西名泉。


   地质专家说,白马泉属恒温间歇泉,它的形成与济南的趵突泉同理。白马泉地处山林之间,山区雨水渗入地下,沿暗缝形成地下承压水,在静水压力作用下,于下部岩石裂口处溢出,形成自流水涌泉。由于承压面积小,加以石灰岩地层的底部渗漏,因而供水不足,不能如趵突泉那样不停涌出,只能时涌时停成间歇泉。由于泉水来自地下,不受地面气温影响,因而泉水能保持恒温。


   至于涌泉后的马蹄声,则是地下承压水构造熔铸不均而成大小不同的地下水潭和管缝。当水潭积满从管缝冒出,如满罐盈水从小口急涌而出,出现“咯咚”之声,类似马蹄击地。而“泉出白马,来往田间”之说,则纯为雾气变化形状的附会,不足为奇。


   泉池旁边,立有许多记载白马泉历史演变的石碑。其中的宋碑,高125厘米,宽103厘米,厚11厘米,碑首二龙相盘,篆书“敕渊泽侯庙述”六字,为南宋乾道元年(1165)所立,将白马泉封为“渊泽侯”,并晓谕百姓倍加保护。


   明代永乐十八年(1420)所立的石碑,则对白马泉作了详实的描述:“唐贞观元年丁亥(627)兴修泉池......白马一泉,特异胜景,一消一涨,一缩一盈,其清可掬,观不忍去,或一日一至,或日三五至,至则无测其来,退则莫知其去,若有神灵而使之然。”


   据了解,白马泉自初唐以来,香火绵延,是附近州县群众的朝拜中心,一千三百多年来,白马泉边先后修建过十多座庙宇,如渊泽侯庙、白马寺、天公寺、塔院、观音庵、玉皇宫、龙王庙等。虽然这些寺庙后来大都毁掉了,但白马泉仍葆其秀丽的景色。


   目前,在白马泉旁有座殿宇,殿内有“十八罗汉拜观音造像”和一口“仙井”。


   十八罗汉拜观音造像为明永乐六年(1408)开凿于坡前岩石之上。该造像坐北朝南,帷幔形龛,高2.8米,宽2米,深0.7米,分布面积为10平方米。上为观音造像,结跏趺坐于莲花台;下为十八罗汉。造像侧面镌刻明永乐六年“白马泉天公寺新刊大阿罗汉”题记和清同治十二年(1873)建南使者黄云鹄(曾任雅州知府)“石新全像”题记。






   “十八罗汉拜观音造像”前方,有一口“仙井”,又称“龙井”,形似石刻观音手中净瓶,井水甘甜,含有多种矿物质。



   白马泉四周,散布着历代高僧墓塔70多座,其中记述文字和石刻浮雕对宗教、文化和当年南方丝绸之路上的经济往来,都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在白马泉左边200米处,还有一眼泉水,叫做喷珠泉。它的形成与白马泉一样,同属地下水承压原理,只是地下管缝出口细小,不能形成涌泉现象,只能点滴上冒,如贯珠然。喷珠泉水量虽小,却终年不枯,随时都可见到气泡不断喷出。“喷珠泉”三字,也是黄云鹄手书。




   在白马泉右边二三里的山上,新建有一座天宫禅院。


   天宫禅院或称天公寺,寺庙虽小,但残留着不少历代高僧灵塔。这是天公寺开山比丘性天然禅师的灵塔,立于明成化八年(1472)。


   在寺庙右边,是一大片竹林,荫翳蔽日,在竹林深处,还有一座豪华大气的清代和尚墓。



   天宫寺四周,群峦叠翠,万树成荫,山花竞艳,鸟语蝉鸣,炎炎夏日来游,定感无限清爽。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