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姚老脉诊笔记

公众号搜索:中西医结合学社加关注↑↑↑

站在传统与现代之间,探索中西医结合发展之路

原作者简介:姚梅龄教授,江西中医药大学歧黄国医书院院长、江西中医药大学姚荷生研究室主任、江西中医药大学特聘教授、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专家。从事临床工作近50年,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近二十年来用纯中药治疗了不少公认的“不治之症”和疑难疾病,其中部分已完全治愈,对急性发热性及感染性疾病的疗效尤佳。近期内重点开展支气管哮喘、阻塞性肺气肿、内科疾病所致瘫痪、红斑狼疮、皮肌炎、牛皮癣(银屑病)等重大疾病诊治门诊。除临床、教学之外,还悉心钻研、整理其父亲姚荷生教授(江西中医学院终身名誉院长)的遗稿达15年之久,使理论及临床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姚梅龄本人的代表论著有《临证脉学十六讲》。

导语

本文内容为中西医结合学社14级研学部部长聂远整理,内容来自姚梅龄教授《临证脉学十六讲》一书,《临证脉学十六讲》这本书分为脉诊总论、脉诊各论、临床特殊病脉转变三部分,以经典理论为纽带,以临床实用为指归,融思想性、学术性、可读性于一体,所论扎实具体,法度从容,特色鲜明,气象清新,对中医临床工作者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对促进中医脉诊学术发展亦将起到重要作用。

姚梅龄对脉的分类:

脉率:(数,疾,迟,缓)

脉律:(促,结,代,三五不调,乍数乍疏)

脉位:(浮,沉,伏,附,反关,斜飞)

脉体:(大,细,长,短,曲,双)

脉力:(虚,弱,微,实,弹指,无脉,无根脉)

脉势:(滑,涩,弦,紧,硬,软)

复合脉(浮大中空,革,牢,洪,动,芤,濡,散,不静脉,上盛下虚脉,下盛上虚脉)

姚梅龄对脉学形成的主要的思路

1.以“脉象形成机理”代替“脉象主病”:从脉症反映疾病的本质,探讨病脉形成的病因病机病所。

2.强调“四诊合参”和“本脉鉴别”:用简单脉象概括此复合脉,用相兼的其他脉象鉴别此脉的形成机理。

一、脉率异常

数脉(形成机理与诊断意义)

1.火性和热性数急,可致心脉血俱急。此类数脉皆脉实有力。

2.正邪相争剧烈,气血动荡疾数。(a阳与寒争b阳与湿争)

3.阴阳气血亏虚(代偿作用)。此类常兼不足,如兼虚,弱,芤,微,细,或兼有大脉。

气虚——虚数  阳虚——微数

阴虚——细数  阴枯或血脱——虚大而数

4.正常人(饮食,情致等致阳浮于外)---易阳亢无制,厥阳上行,化风突发。

疾脉

1.火盛热极,必数急有力。

2.阳将亡,阴将竭,气欲脱。常兼不足,甚或时有时无,也可能正气将脱,而见实象。

迟脉

1.寒邪或湿邪阻滞气机。(寒邪产生的迟脉可兼弦紧,湿邪则兼濡涩)

2.邪气内结,气机不畅。(痰饮,淤血,阳明燥热,血热互结,宿食内停等)

饮——兼弦,涩  痰——兼滑  瘀——涩

燥热——兼沉实  宿食——滑

3.阳气暴脱,无力推动血脉运行。(突然由滑数转为沉迟,一般不超过40分钟)

4.正常人。

缓脉

1.同迟脉,多见湿邪。

2.脾气虚,常兼虚脉见弱。

3.正常人。

二、脉律异常类

代脉:脉搏动中一止,且行止有定数。

1.气血虚,多为心气心血虚。(左寸脉沉或两寸脉沉,心血虚兼细脉)

2.心气、心血或心阳为邪气所闭阻,如寒凝,痰阻或淤血。(亦多见左寸脉沉,少数瘀阻可见左寸脉旺或两寸脉旺;寒闭心阳兼左寸脉紧或弦,痰阻心气兼滑,痰阻心血兼脉涩。)

气郁:弦  血瘀:涩  在里:沉

3.心包之气或心气郁而不舒。(寸脉沉,心包气郁属肝气郁结者可兼弦)

4.上述三者兼而有之。

结脉:脉搏迟中一止,行止无定数。

同代脉,以邪气闭阻多见,较代脉为重。

促脉:脉搏数中一止,行止无定数。

1.阳气渐盛,正欲胜邪。(伤寒143条)兼滑

2.脏气与邪气相争,然为邪气所阻。

3.风热虽盛,然阳气难续。

4.脏气虚弱,阴虚血少,故心搏血运难以接续。兼细

乍数乍疏脉:脉律不齐

1.气血不足(或虚),同时兼气郁血滞,可兼现弦脉,兼先不流利(涩)脉。

2.气血不足(或虚),且虚风内动,心气浮动,可兼现细弦脉,心气浮动则左寸虚浮。

三五不调:促结交替(危象)

阴阳,气血虚兼气血阻滞。多见于西医心房纤颤,传导阻滞,心肌病。

三、脉体异常类

细脉

1.血虚或失血。心血虚,脉见左寸独沉;肝血虚兼细弦之象。

2.阴虚。肝肾阴虚偏重,脉可兼尺脉沉弱;若心肺阴虚偏重,兼现寸脉沉。

3.阳气大虚。兼现沉弱脉,兼现微脉。

4.正邪同退,病情向愈。常现细软和缓。

附:有形实邪阻滞(淤血等)

大脉

1.邪盛病进。必大而有力。

2.正气大亏。正气大亏者,脉大兼有虚象。虚阳外越,脉可浮大中空;元气暴脱,脉可虚大而空;精大亏者,可见革脉。

3.正常人

短脉

1.阴枯或精亏(寸尺均短半指,寸前及尺后不应指,且常兼细涩脉。)

2.心,肺,肾气不足。(心肺气不足可见左寸短,或不应指,或寸上不应指,或沉,亦有右寸短者;肾气不足可见左寸短半指,或弱者。)

3.心气阴大虚,兼有心经淤血。(见心情压抑,气郁血瘀,表现左寸短,甚至左寸不应指,寸脉微乎其微。)

4.气郁血滞或痰食积滞。(一部脉弦旺,而他脉相对不足)

长脉

1.气血阴阳充盛,从容和缓,六脉平直。

2.阳热亢盛,兼洪,滑实有力。

3.阳气来复。长则气治。

曲脉

多因风(肝风内动)或风痰(阴虚风痰)鼓动或流窜所致,临床常见曲而弦,曲而滑的脉象。

四、脉位异常类

浮脉

1.邪气犯表,正邪相争。其脉可浮,兼可见弦,脾虚见缓,兼寒见紧,兼湿可以脉浮缓,浮涩(表湿可以浮濡,表里同湿则变),兼风火脉浮数。

2.(内)风邪鼓动,气血运于体表。中取见弦。

3.阳气浮越于表。气血或阳气大虚所致虚浮之脉,或浮大弹指,见革,或浮大中空,见芤。

沉脉

1.邪气侵犯脏腑(主里),以致气或血郁结于内,或阴阳被邪所压抑。(脉沉有力兼弦,紧,弹指)。

2.气血,阴阳的虚亏枯竭。(脉沉兼不足包括虚弱,微芤,细,短等)

3.邪气闭阻厥阴少阴之表,甚至部分阳明,少阳,太阴之表被邪所闭,亦见沉。

伏脉

1.闭证(热闭——有力而数,暑脉沉伏有力而数,甚见疾)

2.风痰内闭。(伏弦而鼓指,甚兼滑,用竹茹加生姜汁

3.中风闭证。

五、脉力异常类

实脉

1.邪气盛实,正气不虚。

2.邪气虽盛,正气大亏。(死证,脱象)

弹指脉

1.阳盛躁动,甚则化生火热。(常为内脏大出血前奏)

2.虚气浮动,甚至欲脱。(气随血脱,当攻补兼施,补气药加三黄泻火之品)

3.风痰鼓动,高血压脑溢血。

虚脉

1.气虚

2.血脱-----芤

3.阳虚

4.阴枯-----涩,硬

5.津虚

6.精亏

弱脉

沉以候弱,浮以候虚。

1.脾胃气虚

2.阳虚

3.脏腑之气虚

4.阴液虚

5.邪退正复

微脉:似有似无

1.阳气衰(维持数十小时或半天)

2.气随血脱,元气暴脱,气阴亡脱(危:无脉 好:虚弱细)

无脉

1.正气虚极或暴脱

2.阴阳将离,濒临死亡

3.阴阳气血不相续(金刃所伤,剧痛,晕厥等所致)

参茸黑锡丹,参附汤,四逆汤,白通汤加猪胆汁人尿。

无根脉

1.脾肾俱败

2.肾大亏

六、脉势异常类

滑脉

1.热犯气分(邪实则滑而有力,兼数或疾多为气分有热)

2.痰(沉,兼迟或弦者为寒痰)(兼浮多为风痰在肺)

3.怀孕(其脉滑柔和从容)及正常妇人月经前3-5天(或淤血将成)

4.食积生热(兼沉)

5.正常人气血充盛(滑而缓和)

涩脉 ——弦紧难分,涩脉难候

(往来难或去速)

1.湿滞气机(风湿相搏,太阴表证)-----多半不流利或欠流利,较轻

2.饮郁气机-----浮弦而涩,单弦为饮,双弦则寒

3.瘀血凝滞(尤其是恶性肿瘤)------多细涩

4.阴血枯竭-----短涩

5.气结于内-----兼弦

弦脉

1.肝胆气郁----多左脉弦,甚至左关独弦旺

2.风势劲急(主要指肝风劲急,包括阴亏肝急风动)-----多六脉皆弦

3.饮阻气机,饮停焦膜(三焦)------多弦涩

4.寒邪或湿浊闭阻气机------寒则弦紧

紧脉

1.寒闭气机

2.邪气阻滞气机

硬脉

1.脾胃已败!死证!--------舌中心剥苔,腹胀,食不知饱,呼吸延长

2.阴枯,下竭上厥------细,还可兼大

七、复合脉

浮大中空

气血阴阳大虚,甚欲亡脱

浮大而弦紧,中取沉取明显无力

血枯津亏

沉弦实,常兼略大而长。重取弦实有力,浮中则不明显。

1.阴寒凝结,或结于气,或结于血。(凝于血分则脉兼涩)

2.血瘀,顽痰阻滞气机

3.阴血大亏 

1.热盛,多以气分热盛。

2.夏季正常脉象

1.邪气于正气搏结

2.气机散乱

1.血脱或血亏

2.气津大亏

3.失精

气分湿邪

软脉

1.正常人血气冲和

2.脾气不足

气血耗散欲脱,元阳散脱

不静脉

略数或数,略弹指或弹指

1.正邪相搏

2.内有火热之邪

上盛下虚

1.邪气犯表,正气趋于表与表邪相争

2.邪气盛实于表,正气不足于里

3.邪气盛实于上,而肾虚于下

4.阳气浮于上而不足于下

下盛上虚

气血薄弱而下焦有邪,下焦则多为风邪

(0)

相关推荐

  • 脉诊笔记(十九)

    沉脉: 水行润下脉来沉,筋骨之间软滑匀: 女子寸兮男子尺,四时如此号为平. 相类诗: 沉帮筋骨自调匀,伏则推筋着骨寻: 沉细如绵真弱脉,弦长实大是牢形. 主病诗: 沉潜水蓄阴经病,数热迟寒滑有痰, 无 ...

  • 【脉法针灸】脉诊笔记精华,切诊之脉诊详解

    【脉法针灸】脉诊笔记精华,切诊之脉诊详解

  • 脉诊笔记(五零)

    促脉,脉来急数而又有不规则的间歇.多见于阳热亢盛而兼有气滞. 血瘀.停痰.食积及风湿性心脏病,冠心病等.促脉须与近似脉数脉相区别.促脉脉来急促有间歇,而数脉频率快无间歇.促脉与结脉为相反的脉象.临床上 ...

  • 脉诊笔记(四九)

    中医脉象里有一个动脉,这里的动脉不是西医说的动脉,这里指的是脉象,动脉的脉象具有复合因素的脉象,总之就是摇动不安,动摇不定,所以,中医称这种脉象为动脉. 动脉的形,独一部脉凸起如豆,无头无尾,滑数躁动 ...

  • 【脉法针灸】脉诊笔记,切诊之脉诊详解

    【脉法针灸】脉诊笔记,切诊之脉诊详解

  • 陈老脉诊心得(下)脉诊入门心法以及常见脉象病理解析

    陈潮祖: 我在初学医时,以脉学请教于族兄崇先.崇先兄云:"辨证须要四诊合参,不能单凭脉象,以免误诊.濒湖脉学以二十八脉辨证,论述虽详,但有许多脉象都颇相似,很难分辨,不仅初学难于掌握,即使从 ...

  • 陈老脉诊心得(上)脉象的本质

    陈潮祖:切脉又称诊脉,是医者用手指按其腕后桡动脉搏动处,借以体察脉象变化,辨别脉象的浮沉.迟数.大小.弛张.滑涩.结代及脏腑功能盛衰.气血津精虚滞的一种方法.正常脉象是寸.关.尺三部都有脉在搏动,不浮 ...

  • 司庆阳老师脉诊笔记节选

    第748篇,医路漫漫 青竹相伴. 来源|青竹医社  导读  我所总结的司庆阳老师脉诊课程的笔记 我整理的脉诊笔记(节选) 在老师脉诊凭脉识病这一章节中,老师首先拿叶天士的遗言告诫我们,不要有自大情绪, ...

  • 脉诊笔记(四八)

    <脉里求真>:伏则匿于筋下,轻取不得,重按涩难,委曲求之,或三部皆伏,一部独伏,附着于骨而始得.凡沉微细短,皆属伏类.不似短脉之尺寸短缩而中部显然,沉脉之三部皆沉而按之即得也. 伏为阻隔闭 ...

  • 脉诊笔记(四七)

    细脉的脉象就是脉体细.至于脉位,脉率.脉力.均无特异限定.细脉的形成,是由于气血不能充盈鼓搏血脉,导致脉细. 血脉不能充盈鼓搏血脉的原因,一是因气血虚衰,无力充盈鼓搏,二是因气机郁滞,气血不能充盈鼓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