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是为了评职称,我才不会去当班主任”
每到六月份,就有不少中小学领导开始头疼了,他们正在为下个学年的班主任遴选工作而焦心。众所周知,班主任是学校最基层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他们既是学科授课教师,负责日常教学工作;也是班级的全权管理者,负责班级所有学生的思想、健康、生活等管理工作,以及班级教师间的协调工作。
由于班主任是与学生接触的最多的教师群体,所以他们一般与学生关系也最为密切,有些学生亲切地称呼自己的班主任为“班头”。如此说来,班主任应该是一个非常有成就感的职位,毕竟他们会成为学生脑海中记忆最深的那个人,也会成为不少学生心中最感恩的那个人。
可现在越来越多的教师对班主任岗位唯恐避之不及,许多中小学出现了“班主任荒”。有些学校临学期开学,各班班主任都还凑不齐;有时候,好不容易凑齐了,开学没几天,就有班主任表态不愿意干,要辞掉班主任职务。于是我们看到一个奇怪的情形:一些刚从大学毕业的年轻教师被“架上”班主任位置,一些资历深、教学经验和管理经验丰富的高级教师死活不愿意当班主任。
去年才考取某公办高中教师的胡老师,就是直接被安排担任班主任职务的。由于刚离开大学校园,对教学工作非常不熟悉,他担心自己会管理不好班级。不过在学校看来,他的担心完全多余,教导处领导告诉他“实践出真知,特别是年轻教师,一定要在一线艰苦岗位上锻炼锻炼”。后来他才知道,自己接手成为班主任,是因为该班原班主任执意不带,学校无奈之下才找他这个“新手”顶替的。
比胡老师早两年带班主任的齐老师,前段时间刚刚送走一批高三学生。三年班主任工作,她感觉特别疲劳,每天早出晚归,心理压力也很大。她所在的学校生源质量一般,但又是寄宿制高中,有些学生不学习就罢了,还经常惹事。隔三差五带,她就要去处理一些学生做的“歪门邪道”的事情。好在与学生关系不错,学生没给她惹什么大麻烦。至于为什么要带三年班主任,齐老师笑着说“要不是为了评职称,我才不会去当班主任”。
如果不是职称评聘上有那么点优势,估计主动担任班主任的教师就更少了。为何很多教师不愿意担任班主任?待遇是其一,责任过大是其二。
中小学的工资构成中,班主任津贴会在绩效收入这部分体现出来。公开数据显示,初级中学班主任的平均津贴约每月三百五十元;小学班主任的平均津贴约每月一百七十元;全国范围类中小学班主任平均津贴不到每月二百五十元,大约占平均基本工资的10%。平均每个月二百多元的班主任津贴,算到每天不足十元。班主任起早贪黑,进行教学以外的班级管理,每天只有不到十元的“补助”,确实显得寒酸。
需要强调的是,以上数据是班主任津贴的平均数,有些地区有些学校班主任津贴会高于这个平均数,也有一些学校班主任津贴会低于这个平均数。据一线教师的反馈,有学校每月班主任津贴不足一百元。
拥有一线授课教师和班级管理人员双重身份的班主任,是学校正常运转的最重要的“螺丝钉”。他们肩负着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行为规范教育和心理疏导的重任,还要抽出时间处理学校交办的行政事务,以及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家长通情达理还好,倘若遇上几个不通情理的家长,班主任可就要遭殃了。
比如某班主任遇到的奇葩家长:有一天,班上有位学生上午没来上课,这位班主任没有接到家长给孩子请假的电话或信息,于是她急忙打电话跟这位学生的家长沟通,结果电话打了几个都没有人接,发了信息也没人回。无奈之下,她与几位同事在学校周边到处寻找,但毫无线索。到了中午,这位班主任又试着联系学生家长,终于联系上,此时那位上午没去上课的学生正在家里吃饭。班主任把情况告知家长,谁知家长不仅没有教育孩子的意思,还埋怨老师应该早点告知他,不应该让孩子缺一上午的课。这位班主任只得强调“上午电话联系了好几次都没有人接,发了信息也没有人回”,这时家长才支支吾吾地说会对孩子好好教育。
如果一个班级有几位这样的家长,和几位这样的学生,那班主任估计连正常教学任务都很难保证,整天就跟着这些人打转了。
“调皮”的学生和不讲理的家长让班主任疲于应付,学校安排的临时性行政事务也会让班主任掉几层皮,有班主任戏称自己是“填表专家,造材料能手”。
让班主任百口莫辩的是,如果工作有做不好的地方,其他做得比较好的工作都有可能被否定。正所谓“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倘若班级发生了一些突发性事故,班主任又是第一责任人,成为学校的“背锅侠”。
年轻教师担任班主任,是因为他们必须要有这份经历才有资格参与职称评审。而一旦他们评上了职称,达到了某种预期,他们就会想尽办法辞掉班主任职务。
其实以职称评审这种功利化的机制约束年轻教师或低职称教师担任班主任,是一件非常可悲的事情。因为这样会让教师变得功利,让教育变得功利,让所有跟教育有关的东西都会变得功利。倘如此,我们的教育岂不成为了功利的“奴隶”?
不管怎么说,班主任岗位不再有吸引力,很多教师不愿意担任班主任,教育就一定会陷入危险的境地。因为在现行教育体制下,班主任对学校的稳定和发展实在太重要。
要让一线教师愿意从事班主任工作,不仅仅要提升他们的待遇,让班主任津贴达到一个合理水平,更要给他们以尊严,不能动不动把学校的问题归结到这些“班头”身上。如果学校都不重视班主任,家长和学生又怎会看得起班主任?
给班主任一些空间、一些尊严、一些合理的待遇。我想终会有越来越多的教师愿意成为一名班主任。唯有这样,教育才能逐渐向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