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1篇 牛河梁红山文化人群龋齿的统计与分析
摘要:本文通过对牛河梁遗址出土的 31例红山文化时期人类牙齿龋病的统计与分析,获知:1)牛河梁遗址男女两性的患龋率、龋齿率没有明显的性别差异;2)他们的龋齿罹患率有随年龄增长逐步增高的趋势;3)上颌的龋齿罹患率高于下颁;4)龋齿的发生主要集中在臼齿,且以咬合面部位为主;5)他们的患龋率和龋齿率均较低。牛河梁红山文化人群相对偏低的龋齿率可能暗示出他们的经济生活方式还处在以采集狩猎为主体的模式中,农耕经济可能处于较低层次的状态。 X
红山文化是辽西地区最早发现并被确立的一支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该文化以辽宁省西部和内蒙古东南部为主要分布区域,其分布范围大致东越医巫闾山,南界东段达渤海沿岸,南界西段越燕山山脉到达华北平原北部,西界以张家口地区的桑干河上游往北到内蒙古乌兰察布盟的商都县,向北越过西拉木伦河,沿乌尔吉木伦河、新开河等向北分布。其中以老哈河中上游到大凌河中上游地区分布最为集中,文化面貌最为典型,应是红山文化分布的中心区域。据红山文化遗存相关碳十四研究成果可知其年代跨度大致在距今六千至五千年之间。从出土遗物来看,红山文化阶段己经产生农业,但农业在其经济生活中所占比重,学者们历来有不同的见解。迄今为止,经发掘或调查的红山文化遗存很多,其中以红山文化晚期的牛河梁遗址群为代表的庙、冢、坛遗迹特色最为鲜明。
龋齿疾患是人类常见的一种齿科疾病,也是考古遗址出土的古代人类牙齿上常见的一种疾病,其出现率与表现方式在不同时期和不同区域有很大差异。龋齿是在以细菌为主的多种疾病因素影响下,牙体硬组织发生慢性进行性破坏的一种疾病。龋齿通常使牙齿表面产生模糊的斑点或形成较大的腐蚀性孔洞,是一种感染性、遗传性的疾病。关于其病因有多种观点和认识,主要包括食物构成、唾液成分、口腔卫生、遗传因素、釉质缺陷、饮用水中微量元素的含量问题以及口腔中的细菌菌落等均有可能异致龋齿发生。但一般认为饮食问题可能是造成龋齿疾患的主要原因。有材料表明碳水化合物特别是蔗糖对龋齿的发生有强化作用。通常情况下,女性较男性有较高的龋齿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罹患龋齿的风险也不断加大,但 并不必然。近年来,结合生计方式来探讨古代人类群体中龋齿病的流行状况已经成为研究的热点。如在农业过渡期,碳水化合物逐渐成为人们的主要食物来源,这可能导致了龋齿患病率的增加。
本文通过对牛河梁遗址群出土的红山文化人骨罹患龋齿的病理状况进行相关的统计分析和研究,弥补了目前学术界对红山文化人群古病理学研究的空白。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材料
本文研究的材料是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牛河梁遗址群多次发掘所获得的人骨,标本现收藏于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人类学实验室。对人骨性别和年龄的鉴定主要依据吴汝康等和邵象清在相关论著中提出的标准。性别鉴定主要依据骨盆形态以及颅骨的性别特征。年龄鉴定主要依据耻骨联合面形态、骨化点的出现和骨骺的愈合情况、颅骨骨缝的愈合以及牙齿的萌出与磨耗等情况综合判定,为便于研究还将标本进行年龄阶段的分期归纳。初步将用于观察统计的材料划分到三个年龄组中:即青年组(15—23 岁)、壮年组( 24—35 岁)和中年组( 36—55岁)。
用于调查的牙齿材料分别属于 31 例个体,其中男性个体 15例,女性个体 10 例,性别不详个体 6 例:共包括上颌骨24 例,其中男性 12 例,女性 9例,性别不详个体3 例;下颌颂骨共计 21 例,其中男性11 例,女性 8 例,性别不详个体 2例:上下颌配套个体合计有 21 例,其中男性 11 例,女性7 例,性别不详个体 3 例。用于龋齿调查的牙齿总计 425枚,其中上颌204枚,下颌 221 枚,均属恒齿。调查的各齿种样本数见表l。
1.2 观察及统计方法
本文根据生物考古学(Bioarchaeology)研究领域所建立的对人类遗骸观察的相关标准对牛河梁遗址群出土人骨的龋齿疾病进行观察和统计。
统计方法主要依照张漩等的相关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