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相”“坐相”和“站相”
“吃相”“坐相”和“站相” 作者:杨满良
在昔日的北方人眼里,一个好的孩子或一个好的女人应该是“吃有吃相、坐有坐相和站有站相”,那么究竟什么是“吃相”“坐相”和“站相”呀?这对现代人来说似乎是一个较为生僻的名词。它其实是古人为规范人们的言行而立下的一些规矩,后经人们口口相传和逐步完善,就成了北方人的一个传统说教或是传统礼仪。为历代人所遵守,任何人都不得越雷池一步,否则就要被训斥或遭处罚。
所谓“吃相”,其实就是有关吃饭方面的一些规矩。是古人最为重要的传统礼仪之一,它不但关乎社会生活礼节,也关乎人们的身心健康。
古时,不论是城市还是乡村,人们对吃饭文化那是再讲究不过了。尤其是家族较大的庄户人家,一般都是四世,有的甚至是五世同堂。家大业大,凡是都要有规矩。上百口人家讲究的是“千口之家主事一人”。这里的“大当家”就显得十分尊贵和重要,在家里有呼风唤雨的权威,执掌着家里的全部经济大权。他虽然不一定是家中老人,也不一定是家中的老大,但却一定是个有能力的人。但凡这样的大家庭一般都设有“小灶”,北方人习惯称其为吃“小锅”。并且也只有太爷,太奶和爷爷、奶奶等爷太辈分的人才有权利享受。位高权重的大当家虽享有来人去客陪客吃饭的待遇,却没有吃“小锅”的特权。
为了防止不懂事的孩童打扰老人吃“小锅”,吃饭时总是分炕放桌。一般吃大锅饭的大饭桌子都放在南炕,吃“小锅”的饭桌子则放在北炕。由于家庭中只有爷太们才享有这种特殊待遇,于是民间就有了“多年的媳妇熬成婆”的期盼。过去爷太们吃的“小锅”,饭菜每顿不一定很多,除了四个压桌的小菜外,一般不超过四个炖菜或炒菜。肉、蛋不一定天天和顿顿都有,但最早下来的诸如豆角、茄子和土豆一类的农家蔬菜都要让他(她)们先吃第一口。下酒菜主要以咸鸭蛋和炒鸡蛋为多。爷太们喜欢吃的饭菜做的次数也就要多一些。它体现的是一个家庭的孝义。
但也有一些家庭的爷太们不愿意吃“小锅”,而是喜欢和儿孙们在一起吃大锅饭共享天伦之乐,这里边的规矩就大了。于是教育孩子们应该有怎样的“吃相”,就成了妯娌百行饭前的最主要话题。这样时间一长,一些传统的用餐习俗就在民间逐步延续了下来。它的基本规矩是:有长辈在场时,要等待酒菜上齐,长辈先入座后,晚辈们才可以按次序先后入座,即便是肚子饿得咕咕直叫也没人敢越这雷池一步。小孩上桌子不能用筷子敲桌子和饭碗,尤其是不允许把筷子直立地插在饭碗里。吃饭时要先给爷太们把酒盅里斟满酒,长辈们先动碗筷后,大家才开始用空心手端起碗来用餐。过去人最讨厌的就是孩子们趴在桌子上吃饭,只有端碗吃饭才能保证每个人都不伏在桌子上,防止“吃相”不雅和压迫胃部影响消化引起不适。而夹菜则更有讲究,不论是大人还是小孩,夹菜都必须是在菜盘子面对自己的那一侧夹起,不能去别人那一侧乱扒拉,尤其不能四处夹菜,即便是你看见对着别人的方向有一块肥肉无人问津,也不能越格去夹,更不能在盘子中间乱翻和挑菜吃。尤其是遇到有好吃的菜,不能争抢,更不能把盘子端到自己面前大吃特吃。对于一些喜欢搂席的人,人们都会对他嗤之以鼻或遭到长辈们的训斥。
古人还有一句话叫做“食不言寝不语”,就是告诉人们吃饭和睡觉时不能说话。吃饭不说话和嚼饭不露牙,大约是有利于闭嘴慢嚼,这不但有利于消化,也是餐饮礼仪的主要规矩。不能用狼吞虎咽和“风卷残云”式的方式吃饭,也不能在夹菜时伸长脖子,张开大嘴和伸着舌头去接菜。通常情况下是一只手去夹菜时,另一只手要端起饭碗接着,防止菜汁滴到桌子或衣服上。每次夹菜都不能太多,嘴里也不能塞得太满,否则会给人留下嘴馋、贪婪和自私的形象。咀嚼饭菜时要尽量温柔,不能让嘴发出吧嗒吧嗒一类的声响。口里含着饭菜时一般都不与人交谈,防止把饭菜喷到别人的脸上或饭碗里。当遇到无法忍受的咳嗽和打喷嚏时,必须用手捂住嘴,并把脸扭到背后去解决。吃饭不慎咬到了沙粒时不能把饭吐在桌子上,而是要吐到外边去。吃饭过程中晚辈要主动给长辈夹菜或添饭,有些长辈人疼爱儿孙给晚辈人夹菜,晚辈们都要说谢谢。
古人对人的“站相”也很有讲究。有一首歌唱的是“站似一棵松卧似一张弓”,这是对习武人的要求。北方人从孩提时起就教育孩子要有好的“站相”,认为青少年只有“站相”好才显得老成持重,受人尊重,将来才有出息。对那些手脚不老实的孩子有的老年人就骂他们像是“看马猴子”。哪家淘气的小孩子不慎双脚站在门槛子上,不是挨打就是要挨骂,因为他践踏了门神,是个从小就不懂礼数的孩子,长大也是废物一个白浪费粮食。
过去人不但对站姿,就是对人的走姿也都很有讲究。比如有一句话叫做“仰脸老婆低头汉”,大约是认为女人走路仰脸就难免要左顾右盼,于是就有了对男人暗送秋波的嫌疑。而男子走路低头则认为是一个城府深,心事重而不好交往的人。
在旧中国,对“站相”要求最严的当属婚后女子,当时的女子都是民装小脚,在地面站立不稳,两脚不得不相互交替形似捣蒜,实在太累时就只好靠着墙根稍微休息一下。即便是这样,在公婆面前也还必须要卑躬屈膝,听完公婆的吩咐后必须要倒退两步方能转身,否则就被认为是把屁股给了公婆,此为大不敬。而双手插裤子兜则被认为是举止不当,行为不雅。一天三顿饭,全家人围坐在饭桌前吃饭,当班的媳妇却不许入座,只能两脚捣蒜双手相交下垂于前,两眼不停左顾右盼,双手不断地为一家几十口人盛饭端菜,全家都吃完了,还要忙碌收拾桌子,洗刷餐具。一切工作都做完后,才能在厨房的一个小角落里狼吞虎咽、囫囵半片地吃上几口。
此外,在“站相”中,人们对穿衣和打扮也都相当讲究,在什么场合就要穿什么衣服。比如吊丧就不能穿一身红色衣服,因为那是中国人的所谓“白事”。而“红事”即男女结婚都要披红戴花。虽然有些现代人衣着打扮喜欢追求个性,但这种个性都不应离开社会的常态化,都应该遵循社会的一些准则。要根据时间、地点和场合来选择合理的穿着才显得庄重和得体,而一些追求所谓“奇装异服”的人虽然在人群中很是扎眼,但却往往被多数人所讨厌。
至于“坐相”,在中国古代,特别是魏晋以前,对于“怎么坐”讲究颇多。如“蹲踞”、“箕踞”,或“安坐”、“正坐”、“跪坐”、“经坐”、“恭坐”、“肃坐”、“卑坐”,或席地而坐、正襟危坐、双手垂坐等,可谓数不胜数。
过去还经常可看到这样一些情况,家里有个大男大女的,突然来了媒人;家里有病人请来个看病先生;家里犯邪请来个跳大神的神汉;家里摊上官司请来个写状子的“刀笔吏”等等,对被请来的人都要毕恭毕敬。坐在大炕上的要在炕前铺上羊毛毡或是褥子一类的坐垫。需要坐凳子的要放好八仙桌摆好凳子。被请者在进入状态之前,大都要正襟危坐以示文雅和尊贵。这些坐姿虽然表面好像都是千篇一律,细观察就会发现同一个坐姿,其实也有不同的“坐法”。有关坐姿的理论,古人称之为“坐容”(行以微磬之容,臂不摇掉,肩不下上,身似不则,从容而任),系“容经”的组成部分。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身体挺直了坐下,小腿不要伸得一长一短,脚掌不要着地。两眼平视的,称为“经坐”;头微低,目光注视对面尊者的膝盖,叫“恭坐”;低头,目光不超出身边数尺远,则为“肃坐”;头完全低下来,甚至连手肘都下垂(如被老师批评的小学生)”,则叫“卑坐”。
如果说过去的“坐相”对男人还可稍微宽松的话,对女人的要求就十分苛刻了。比如古时任何女子落座都不能叉开双腿。是有缘由的。那时女性穿的都是开裆裤,且无着内裤的习惯。一旦叉开双腿就难免走光。现代一些穿短裙的女性落座时对双腿的摆放也都十分讲究,也是这一习俗的延续。
那么女性如何坐才不算失礼呢?从“女”字起源上便可知道。“女”是一个象形字,从甲骨文和小篆的字形来看,就是坐姿:两膝着地,臀部落在两脚上,双手相交下垂于前。“双手垂坐”不仅可防止“走光”,且与“女”字类似,“母”、“妾”也是这种坐姿,这是当时女性最优雅的坐姿。
五代时期,新潮的“椅上坐”开始在社交场合流行。南唐画家顾闳中的人物长卷《韩熙载夜宴图》上,便出现了这种坐法。五代以后,人们的坐法已基本上统一为“垂足坐”。
但旧时这种坐姿的“现代化”却很少被女人享用。因为女人的小脚也是女人害怕走光的重要部位,有些女人的小脚不但自己的儿女,就是自己的丈夫也很难看到。为此女人们上炕都不脱鞋,为防止把炕席弄脏,上炕落座后都要盘腿,上身腰板挺直且不能靠墙,为之盘腿打坐。中国女人的这种传统功夫可谓一绝。上个世纪60年代,我曾向一位老太学习盘腿,结果没到20分钟就双腿发麻,两脚也不敢着地了。可那位老太盘腿打坐纳鞋底子竟然整整一个上午没动地方,我从此就对盘腿打坐的爷太们开始佩服得五体投地了。
摘自《黑龙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