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元朝再次沦入权臣当道
我们昨天说到,至元元年(1335年)六月,一场事变突然降临大都。这一天,伯颜奉元惠宗之命,诛除唐其势,其弟塔剌海、其叔答里等人,将燕帖木儿家族斩尽杀绝。这是元末一个著名的公案。《元史》是这样记载的:说燕帖木儿的儿子唐其势与弟弟塔剌海、叔叔答里,勾结诸王晃火帖木儿欲图杀害元惠宗,打算另立晃火帖木儿为帝。晃火帖木儿是蒙哥第四子昔里吉的次子,也算是成吉思汗的玄孙。于是伯颜抢先发难,将其一党扑灭,晃火帖木儿自杀,事态遂平息。
从历史资料上对整个事变经过记载,唐其势等人的表现都是仓促、慌乱、毫无章法,先是率勇士攻打皇宫,旋被击败,在两都之战中勇冠三军的唐其势竟然“攀折殿槛不肯出”,而其弟弟塔剌海更是“走匿皇后坐下,后蔽之以衣”,都是可怜兮兮的摸样。他们的另一个叔叔答里在他们的余党逃到自己处后才举兵,也被迅速击败。而与他们勾结的诸王晃火帖木儿,似乎事先也没有什么准备,答里兵败后逃到他处,追兵赶到,他们便被“追袭之”而全军覆没,答里被擒杀,晃火帖木儿自杀。曾经显赫一时,掌握着政权、军权的燕帖木儿家族,蓄谋已久想要造反,却被如此轻而易举的消灭殆尽。我们就依据这个疑问推测一下,那天到底是发生了什么?
首先晃火帖木儿是蒙古帝国第三任大汗贵由汗的后裔,虽然身为皇族血脉,但和忽必烈一系离得太远,他是拖雷的后人,在元朝毫无合法性。所以,唐其势不可能舍掉自己父亲的义子,元文宗正牌皇子燕帖古思而立他为皇帝。唐其势等人应该并没有将矛头指向惠宗,而是指向超越他们而成为朝廷新老大的伯颜。这个图谋,被伯颜事先得到消息。于是,伯颜禀奏元惠宗说这些人意图谋逆,而元惠宗自然乐得做个顺水人情,便下诏让伯颜“讨逆”。以唐其势的武勇,若真是进宫谋逆,就算事败,也会殊死反抗。这些疑问只有一个解释:事发突然,毫无防备。
唐其势兄弟被杀,燕帖木儿家族其他成员和党羽完全处于懵然不知和群龙无首的局面,所以其叔叔答里得知消息仓促起兵,立即陷入伯颜的剿杀而失败,至于晃火帖木儿在见到出逃的答里后才知道大都事变,紧接着追兵便赶到,除了自杀,更是无路可走。
燕帖木儿家族覆灭,伯牙吾皇后自然不能幸免,眼见着两个兄弟在自己面前被杀,以至于“血溅后衣”,燕帖木儿的女儿钦察答纳失里皇后所受的惊吓打击不言而喻。伯颜言道:“岂有兄弟为逆而皇后党之者!”派人强行抓皇后出宫,皇后向着元惠宗大哭:“陛下救我!”这时候只有十六岁的元惠宗毫无儿女情长,冷然道:“汝兄弟为逆,岂能相救邪!”眼看着兵士将发妻抓出皇宫,不久便被鸩杀与上都附近的民舍。元惠宗在燕帖木儿家族覆灭的同时,也不得不考虑下一步如何对付伯颜了。
因为燕帖木儿曾经拥有的,当下的伯颜不仅拥有还有过之而无不及。燕帖木儿曾经所有的官衔加在一起有六十八个字之多,而伯颜竟然是二百四十六个字:元德上辅,广忠宣义正节振武佐运功臣,太师,开府仪同三司,秦王,答剌罕,中书右丞相,上柱国,录军国重事,监修国史,兼徽政院侍正,昭功万户府都总使,虎符威武阿速卫亲军都指挥使司达鲁花赤,忠翊侍卫亲军都指挥使,奎章阁大学士,领学士院知经筵事、太史院、宣政院事,也可千户、哈比陈千户达鲁花赤,宣忠斡罗斯扈卫亲军都指挥使司达鲁花赤,提调回回、汉人司天监、羣牧监、广惠司、内史府、左都威卫使司事,钦察亲军都指挥使司事,宫相都总管府领太禧总礼院,兼都典制神御殿事,中政院事,宣镇侍卫亲军都指挥司达鲁花赤,提调宗人蒙古侍卫亲军都指挥使司事,提调哈剌赤也不干察儿、领隆祥使司事。
可以说,凡是有实权部门的官职,凡是能够体现位极人臣的官衔、称号几乎无所不包,就差“尚父”、“仲父”之类让皇帝叫爸爸的称号了。接着,他做了一件更过分的事情,他竟然唆使党羽,御史大夫帖木儿不花上奏请赐予自己“薛禅”封号。这可是元世祖忽必烈的蒙古语谥号,伯颜要是有了这个封号,元惠宗等于拿他当自己的太爷爷了。幸亏奎章阁大学士沙剌班进言:“万一屈从所请,关系非轻。”元惠宗这才让学士欧阳玄、揭奚斯拟定了“元德上辅”四个字代替,免去皇帝当了臣子重孙子的耻辱。
对比燕帖木儿与伯颜,燕帖木儿是个无政见的权臣,仅满足于对权力的掌握,而伯颜,则是有着自己一整套施政纲领,他所希望的是创建自己心中的太平盛世。首先是有计划,有步骤的废除汉法,摈除汉人。接着在至元元年(1335年)十一月,罢去科举,科举考试自元仁宗恢复后再由此中断,使得天下士子无不扼腕。
至元三年(1337年)正月,广州增城县民硃光卿聚众造反建大金国。二月,汝宁信阳州(今河南省汝南县)的棒胡造反火烧陈州。这两起变乱虽然很快便被镇压下去,但伯颜便以此为借口,奏禁汉人、南人不得执兵器,不许农民使用铁器农具。日后有元代汉人不许使用菜刀的说法,便是由此演变而来。到了四月,伯颜更下令禁止汉人、南人不得习学蒙古、色目文字。也就是把汉人、南人被排除于政府重要机构之外。这还不算,他竟然让惠宗下诏“请杀张、王、刘、李、赵五姓汉人”,这五姓是汉人中人口最多的,这是要在全国至少屠杀上千万人口。幸亏元惠宗有理智才避免了一场浩劫。有这样的权臣执掌国政,大元王朝的国运可想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