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城民谣“老十景”:五家巷
鄂城民谣“老十景”:五家巷
鄂城方言“五”“邬”字音不分,所以,在“十景”民谣中有两个版本。
“五家巷”一说是:当时老城内的大街小巷纵横交错,据说,早年,习惯于把最早形成巷子时的某姓住家或巷子里的一个大姓,作为巷名。老鄂城内南北走向的巷子,名气突出的又是以姓氏为名的五大巷子,因其上口好记被列入鄂城“十景”。
谢家巷。大东门街里,北起东门正街南止于考棚。明、清时代为了适应科举考试的需要,在老城墙东南转弯处设为考选秀才的试院。当时有许多棚屋供四乡八里的学子们在这里应试,于是这一人文现象便成为城内一景,百姓顺口称此地段为考棚街。原来的考棚街,为现在的市粮食机械厂一带。谢家巷是城内东门大街与考棚街的主要通道,巷内东西两侧房屋众多,形成一条小街。
熊家巷。北起东门正街南止于太平桥。这条街原址为古吴王城西的护城河,北边是护城河水的出口处“濠口”。鄂州市建市后,这条巷子的菜场傍上了城外的“蟠龙矶”而得名为“蟠龙菜市场”,现在是老城区主要的农贸市场之一。出熊家巷的北边就是万里长江第一阁“观音阁”。
龙家巷。现“迎花花园”门前一带,有大小龙家巷之分,小龙家巷在东门城外,大龙家巷在东门城内,扩建古城路北段时先后被拆除。
杨家巷。有大小杨家巷之分,大杨家巷东起今南浦路,西至大北门正街。小杨家巷南北走向,一头在大杨家巷,一头抵北门城墙。杨家巷铁匠铺较为集中,其信誉和质量享誉大江南北,民间有“杨家巷的铁器———过硬”的歇后语流传。
辛家巷。在老城中间,与鼓楼街平行,北接大北门街,旧时巷口有杨家文具铺,直到如今,文化人提到他家的文房四宝都会赞不绝口。南抵十字街街口的县酒厂,每每出糟之时,那甜甜的香气要熏醉半城人。古时,谈到与旅游景点的名吃时就有“黄州的豆腐巴河的藕,樊口的鳊鱼鄂城的酒。”这里说的酒指的就是原来几家老字号酒家公私合营而成的县酒厂的白酒。
“邬家巷”一说是指位于小西门城内,北连巡抚街,南抵城墙的那条巷子。巷子里“姜家院子”的名气比巷子的名气还大,旧时院内仅有四周几间平房,一片城内不多见的宽阔平地。上世纪50年代鄂城县人民医院(市中心医院的前身)的住院部和公安机关的派出所就设在院内。医院南迁后,派出所就建在这里直到现在。60年代,巷内东边还曾经住过一名产科女大夫,她为人正直,医德医风口碑极佳。因其姓魏,人们都尊称她“魏家婆”,即自家外祖母之意。老城墙拆除后,这条巷子就成了鼓楼派出所门前一条连通武昌大道和十字街的通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