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子戊——鄂州市太和镇莲花贺村武昌首义志士

2010年10月初,笔者偶尔路过城区一废旧物品收购站时,见一群学生正从一堆废旧报纸中翻找旧杂志贺子戊(1888—1966)和书籍,孩子们还不时翻出几册笔记本和小儿书。突然间,我看见有几张泛黄的纸张和照片被孩子们抖落出来,我立刻上前仔细翻看,原来是一批民国时期和解放初期的历史档案资料,数数有300多份。这其中就有武昌首义志士——贺子戊回忆录和诗词手稿。其中一份长2800mm,宽20mm,另一份长800 mm,宽300 mm,撰有五言、七言律诗词36首,记述了1952年至1963年11年间贺子戊的思想、农业生产、家庭生活等轶事和当时的国家政策、形势和农村田园生活,还有贺子戊于1955年2月写给原国民党长官程潜 (程潜,时任湖南省省长。)的信件、湖南省政府的回信以及湖北省政府复函等,同时有贺老回顾武昌首义战争和南北议和的情况纪实。只可惜贺老1950年上缴县政府的辛亥首义同志委员会会员证、退役军人会员证、军人手牒和抗战时期委任令等6份了无踪影,这些都是珍贵的历史史料。

武  昌  首  义

1911年10月10日(旧历辛亥年八月十九日)傍晚,地处华中腹地的湖北省城武昌,突然枪声大作,继而炮声隆隆,湖北新军第八镇工程营率先打响了推翻清朝260年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的武昌起义第一枪。
    这次革命的发生地处在与鄂州毗邻的武汉,但鄂州籍志士却为此作出了决定性的卓越贡献。首义前夕,有起义事泄被清廷杀害的“三烈士”之一的彭楚藩;有打响标志着清王朝崩溃第一枪的程正瀛;有发难后临危受命的革命军临时总指挥吴兆麟;有身先士卒、督阵拼死冲杀大败清军的胡廷佐;有壮烈牺牲的敢死队队长马荣;有奋勇杀敌屡建战功的胡廷翼、陈国桢、伍正林、吕丹书、杨润余、徐干城、王正甲、吕中秋、贺子戊、李树声。还有为辛亥革命作出重要贡献的读书人徐达明、万廷献、熊晋槐、刘艺舟、张祝南、刘复、朱峙三、范叔衡、喻毓西等。

据有关史料记载,鄂州籍仁人志士投入这次革命者达千人之多,其中不少还血染沙场,献出了宝贵生命。贺子戊是载入1999年出版发行的鄂州市市志的参加武昌首义的94名志士之一。
    贺子戊,又名贺壁城,生于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鄂州市太和镇莲花贺村人。1903年,贺子戊在金牛高等小学毕业后考入武昌府中学,1907年中学毕业后投入湖北学生军,辛亥年(1911年)八月参加了武昌起义。他参加了从10月18日至11月2日的首义革命军与清廷袁世凯、冯国璋率领的清军进行的汉口战役和11月1日至11月27日的汉阳保卫战。身为正目的贺子戊,带领青年学生军冲锋陷阵,前赴后继,在争夺战略要地刘家庙的战斗中,他身先士卒,冒着敌人的枪林弹雨,奋不顾身,视死如归。在汉阳保卫战中,革命军以不足5000人的兵力与清军15000多人决战了26天,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推翻中国几千年封建统治、建立共和的士气和决心。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革命风潮席卷全国,湖南、陕西、山西、江西、云南、江苏、上海、浙江、贵州、安徽、广西、广东、福建、四川等十四个省市先后起义宣布独立,其他各省区也发生了多起群众的反清斗争。汉阳战役失利的第五天,江浙革命军又攻克了南京,彻底动摇了清王朝260年的根基。

从10月10日武昌首义到11月27日汉阳失守,湖北革命党人和广大军民为了占领和保卫武汉三镇,英勇地奋战了49天,作出了巨大的牺牲。据当时湖北军政府统计,在这次战争中阵亡的将士就有4280余人,死伤不能确定的2370余人,受伤的1735人,这个数字还不包括汉口失守前四天,汉阳失守前两天的战斗和首义战斗中牺牲的烈士。已故辛亥革命老人张难先估计说:“有此万余人之头颅,支持武昌根据地两月,使各省胆气雄壮,次第反正”,全国各地起义独立,从而加速了清王朝的最后崩溃,这是对武昌首义恰如其分的评价。

戎马四十年

武昌首义成功,南北议和建立共和政府。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组成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孙中山任临时大总统。之后不久,贺子戊考入湖北陆军军官学校,1914年3月毕业。1915年春随陈二安将军入川任四川成武将军署上尉、少校副官。1916年秋又跟随陈将军晋京考充北京陆军部少校差遣。1923年冬,贺子戊又投往广东,充任广州大本营中校参谋,担任中央陆军军官学校(黄埔军校)军事教官。其间程潜是贺子戊直接长官,与贺私交甚密。这时,正值孙中山先生“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的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在此期间,贺子戊还见到了共产国际代表鲍罗廷。同年经湖北汉阳人万寿恒介绍加入中国国民党,期间还充任程潜任总司令的湘军总司令部上校参议。1925年夏,孙中山先生在北京逝世,这时贺子戊也因病离开广州,充韶州大本营中校参谋。1926年,调任第十九军军部中校参谋。1931年冬,贺子戊调任河南省罗山县县长。1933年又调任南昌行营参谋;1936年冬任重庆行营中校参谋;1937年调任陕西行营中校参谋。“七七事变”全国抗战爆发,特别是“西安事变”后,国共第二次合作抗战。贺子戊先后调任第三战区长官部上校参谋、上校运输大队长、上校参议、国防部兵站总监部上校参谋、少将处长等职,历时八年。当时,第三战区司令长官顾祝同 顾祝同(1893—1987),抗日战争期间任第三战区司令长官兼江苏省政府主席。与贺子戊既是黄埔同僚,又是直接上级长官,交情相当密切。在此期间,贺子戊工作积极,为抗击日寇献计献策,为中国抗战作出了重要贡献,多次受到第三战区长官部和国民政府国防部表彰。

1945年抗战胜利后,贺子戊看不惯国民党独裁专制,更不想国共两党又发生兄弟残杀,毅然决定请求退役。1946年秋在杭州第十二军官总队退役将领集训班培训时,顾祝同已改任徐州绥靖主任,顾祝同邀请贺子戊赴徐州就职,贺不愿参加内战,拒绝赴任就职而退役回乡。1947年,顾祝同升任国民政府陆军总司令和参谋总长时,又来函催贺子戊赴京就要职,贺决意不再为蒋家王朝卖命,断然拒绝赴任,在家以教书耕田为业。

不平静的田园生活

贺子戊于1946年秋退役回乡后,情况不明,其工作、生活和家庭子女等情况亟待调查和了解。2010年12月中旬的一天,笔者邀约鄂州市辛亥革命研究会会长胡念征和鄂州市史志收藏家张惠星一行三人,踏上了赴贺老家乡——鄂州市梁子湖区太和镇莲花贺村的调查采访行程。村主任很高兴地接待了我们,并带领我们走到了当年贺子戊退役回乡后教书的地方——太和镇莲花贺小学,从前这里是宗族祠堂,也是私塾。据村主任介绍,他的爷爷就是贺子戊的学生,他常听爷爷说贺子戊先生不但字写得好,诗也作得好。当时农村读书人很少,每年春节前夕,贺子戊就一家又一家地替乡亲们撰写春联,哪家如有红白喜事,也常请他书写楹联或帮忙操办。据说现在村里还保留有贺老当年撰写的对联,只是时间关系,这次我们未能一饱眼福。现在村里70岁左右凡有点文化的老人基本上都是贺子戊的学生。这时还有位70多岁的老人向我们念起了贺子戊解放初期写的一首诗:

武昌革命扫胡尘,
我是参加首义人。
数十年来何所有,
只留清白与儿孙。

由此可见贺子戊的心境与宽广胸怀。据当地村民回忆说:“贺老一生刚正不阿,敢说敢干。”1952年春,土改工作队将贺子戊错划为官僚地主,在批斗会上贺老也从不低头,而是昂首高声说:“我是辛亥革命老人,我不是地主”,以示抗议。  
    我们采访组一行进村后,许多村民都不约而同地把我们围了起来,有的介绍贺子戊的家庭情况;有的说起了贺子戊从前的生产、生活杂事;有的说到贺子戊的坟墓在哪里哪里。本来,我们一行计划到贺子戊坟前去祭拜这位传奇的老人,但村民说现在退耕还林政策落实得好,进山的道路已被树木杂草封闭了,很难进去,我们只好作罢。

据调查了解,贺子戊是1946年秋退役回乡的。贺子戊回乡后家中人口众多,有元配、长子、长媳、两孙男、一孙女和从外地带回来的小妾、两幼男、一幼女共11人生活。贺子戊回乡后除与长子贺绍慈一起耕种五斗三升祖田外,又用国民政府发放的将军退役抚恤金购买了三斗五升水田耕种,还在本村私塾教书以弥补家用。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评定阶级成分时将贺子戊家评定为贫农。1952年土改复查时,驻村土改复查工作队因贺子戊原在国民党里做过高官,又将贺家的成分定为官僚地主。从这时起,贺子戊的人生就发生了重大变化,首先是小妾幼女相继病故,居住的房屋和田地被没收,长子贺绍慈只能带着家小搬居贺姓老屋,贺子戊书也教不成了。为了生存,贺子戊带着次子搬居吴姓村庄来耕田种地,敷衍度日。  
    莲花贺村地处梁子湖畔,三年两头发大水,田地房屋时常被洪水淹没,艰难苦境不堪言状。这里有贺老于1953年正月初七夜逢大风雪,次日早床中口占七绝一首:

破墙危屋北风边,
夜雪纷纷堆满间。
非是畏寒卧不起,
也因无处把炊烹。

正月十一夜又风雪,次日感作:

春来两度雪飞尘,
草色枯黄未见青。
东北风寒侵入骨,
衣单不耐破墙人。

  从以上两首七绝就可看到当年贺子戊生活的艰辛与无奈。从1952年土改工作队将他家错划官僚地主之日起,贺子戊曾多次向上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反映他的成分问题,要求政府对他家成分重新评定。1955年2月,贺子戊又将他的家庭近况和个人请求,写信给他的老上级、老朋友程潜以及湖北省政府主席李先念,湖南、湖北两省政府均给贺老以回复。在高层关注下,1956年10月,贺子戊的官僚地主成分才被鄂城县政府下文撤销。同时,鄂城县公安局也通知撤销了对贺子戊的劳动管制。这时,贺子戊又赋五言律诗一首: 

五年地主运,
凄楚事如何。
亲旧往来少,
破墙风雨多。
勤劳本所愿,
冻馁岂能过。
幸有高明察,
朝朝喜放歌。

由此可见贺子戊当时的喜悦心情和万千感慨。
    在采访过程中,有一位老先生自告奋勇地带我们找到了贺子戊长孙家。因贺子戊长孙于2010年8月不幸去世,次孙贺其彬在浠水县政府工作,我们只见到了贺老的长孙媳柯秀珍。在她家我们见到了贺老曾经用过的石磨、条案、立柜等遗物。这时她还特意拿出了家藏的《贺氏宗谱》。我们从第九卷中查到了贺子戊的谱系,贺子戊的父亲叫贺起亮,为前清国学生,生于清咸丰三年(1853年)。贺子戊兄弟四人,他排行第三,谱名贺齐学,又名贺国华,字志武,号子戊,宗谱记载贺子戊出生于清光绪十七年十一月二十七日,我认为可能有误。一是贺老号子戊,清光绪十四年为戊子年,当地农村有将出生年号作为人名的习俗;二是1950年5月17日,贺子戊本人亲自填写登记表时将自己年龄填写为62岁,按时间推算应为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出生。贺子戊生有三子二女,长子贺方保,字绍慈;次子贺方信在黄石市铁山区工作和居住,听说还健在,孙儿贺寒冰硕士毕业后留在北京工作。12月18日上午,我还特意赶到黄石市铁山区见到了贺子戊老人的次子贺方信和儿媳吴秋容,因是头天电话联系好的,所以我到铁山时他们两老早已在街道旁等候了。贺方信向我详细介绍了他父亲贺子戊的戎马生涯和晚年生活情况。采访结束离别时,他还赠送我一张他父亲1956年10月出席鄂城县纪念辛亥革命四十五周年大会时胸佩“武昌首义纪念章”的相片作为纪念。贺子戊晚年常去次子家中过春节,有1961年新年在黄石铁山感作二首。

(一)
每逢佳节往黄石,
今日新年又铁山。
自笑老来徒餔馔,
不辞劳顿不辞寒。

(二)
残躯无恙七旬三,
百里路程不畏难。
因为清闲无一事,
常来儿女家中看。

贺子戊三子年幼时即送江西上饶外婆家顶继。1963年幼儿17岁时来信请老父去上饶过中秋节,贺子戊写有两首诗:
    来上饶一走感作:

幼儿顶继外婆家,
根本不知另姓他。
今日忽然接一信,
认明我是亲爸爸。

往上饶途中口占:

七十三龄未了身,
不辞千里远途程。
为何此际独行往,
欲诉当年别子情。

贺子戊老人晚年生活有各级政府的扶持帮助,又有子女们的精心安排和照料,生活还算稳定。因贺子戊年老体虚,农村的重活累活都不要他干了,但是他还在为生产队捡粪积肥,工作还算清闲,他又不愿增加子孙们的生活负担,还是自食其力,直到1966年8月因病去世,走完了他那光辉传奇的一生。

(0)

相关推荐